謂遠隔兩地,各在壹方。語出漢蘇武《詩》之四:“良友遠別離,各在天壹方。”
由於穎川人徐庶的幫助,劉備打敗了來犯的曹軍,並乘機奪取了樊城。
曹操騙取了徐庶母親的筆跡,以徐母的名義寫信給徐庶,要他速來許昌相會。徐庶接信方寸大亂,來和劉備辭行。有人私下勸劉備不要放走徐庶,免得他被曹操所用。劉備說:“我把他留下來,斷絕了他們母子之道,這是不義的行為,我做不出來。”
第二天,劉備為徐庶餞行。劉備依依不舍,拉著徐庶的手說:“先生此去,天各壹方,不知相會卻在何日!”
“天各壹方”指各在天底下的壹個地方。形容相隔極遠,見面困難。
(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
成語
名稱
天各壹方
拼音
tiān gè yī fāng
解釋
指各在天底下的壹個地方。形容相隔極遠,見面困難。
出處
漢·蘇武《古詩四首》:“良友遠離別,各在天壹方。”
事例
先生此去,~,未知相會卻在何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
近義詞
千裏迢迢、天涯海角
反義詞
近在咫尺、難分難解
用法
作謂語、賓語;形容兩地相距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