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如懿傳》的諸多 “女主” 中,要問誰最壞,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要論心機手段、權謀辦法,辛芷蕾飾演的嘉貴妃絕對能排在第壹位。這個從壹開始就將皇後、貴妃及壹眾妃嬪玩弄於股掌之中的蛇蠍女人,為了壹個玉氏王爺,甚至將乾隆皇帝耍得團團轉。奈何, “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沒有 “第壹女主角” 身份加持的嘉貴妃,到底被乾隆皇帝廢為庶人、被玉氏王爺決絕拋棄,含恨而終。
當然,這只是藝術演繹,和 歷史 事實有著太大的出入。那麽, 歷史 上的嘉貴妃究竟以何種形象存在呢?
《清史稿·列傳壹·後妃》對於嘉貴妃的記載較為簡單:
和電視劇中的演繹壹樣,嘉貴妃薨逝以後確實被追封為了 “淑嘉皇貴妃” ,只不過追封的原因並不是為了給玉氏面子,而是因為嘉貴妃的德行和生育貢獻。
歷史 上的嘉貴妃,確實擁有朝鮮血統,其祖上自歸順後金便被編入了正黃旗包衣。只不過,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嘉貴妃的姓氏已經變成了 “金佳氏” ,成為了正兒八經的滿人。
關於嘉貴妃的具體形象,我們從其後宮位分的冊封諭旨中就能找到答案:
乾隆二年,金佳氏被冊封為 “嘉嬪” ,乾隆皇帝對其的評價是 “早毓名門,夙稟溫恭之度;久勤內職,備嫻敬慎之儀” ;
乾隆六年,金佳氏被冊封為 “嘉妃” ,其評價為 “範秉柔嘉,性成謙慎,動遵禮法” ;
乾隆十三年,金佳氏被冊封為 “嘉貴妃” ,其評價為 “凜遵內則,恪勤有素” ;
乾隆二十年,金佳氏被追封為 “淑嘉皇貴妃” ,從其 “淑嘉” 謚號來看,應為 “溫和的,應該予以嘉獎” 之意。
上述出現於冊封諭旨中的評價,雖然明顯帶有官方言辭,但卻幾乎壹致表明了嘉貴妃性情溫婉、嫻於禮法、謙遜恭敬的現實形象。嘉貴妃病逝後,乾隆皇帝親賜 “淑嘉” 謚號,更是坐實了其溫和的壹貫形象。所以,有些電視劇看個樂子就行了,不可輕信。
另外, 歷史 上的嘉貴妃在乾隆皇帝心中究竟擁有何種地位?她究竟算不算“寵妃”?
首先,嘉貴妃是乾隆朝後妃中生育成績僅次於令貴妃的壹個,從乾隆四年到乾隆十三年的10年中,前後為乾隆皇帝生育四位皇子,除第三子早夭外,其余全部 健康 活到成年。其中第二子永璇還是清朝最長壽的皇子,活到了87歲。僅就此來看,就足以證明嘉貴妃所得恩寵之盛。
除此之外,《熱河日記》還對嘉貴妃有著 “入宮為貴妃,有寵” 的說明。因為嘉貴妃受寵,其兄長金簡也倍得乾隆皇帝倚重,官至 “工部尚書”、“內務府總管大臣” ,被朝鮮使臣評價為 “恩寵甚赫,賜予便蕃,為和珅之亞” 。除此之外,《清朝野史大觀》對嘉貴妃的記載為 “清主甚親幸之” ;《燕行記事》也有著 “年前身死,今方移寵其兄” 的說明。更重要的是,嘉貴妃薨逝後,乾隆皇帝下令將其葬於裕陵地宮,成為繼富察皇後、高貴妃以後,第三個能和乾隆皇帝 “生同衾、死同穴” 的妃嬪。
包衣出身的金佳氏能位居 “皇貴妃” ,能得乾隆皇帝如此恩寵,能為母家帶來諸多積極影響,應該是了無遺憾。只是,如果嘉貴妃再多活幾年,能見到自己的兒子們究竟活成了什麽模樣,不知道還會不會 “了無遺憾” ?
前文已經提及,嘉貴妃***生育四位皇子,除了早夭的第三子,還有皇四子永珹、皇八子永璇和皇十壹子永瑆。
我們分別予以說明:
永珹
於乾隆二十八年被過繼給了履親王胤裪為後,雖然被乾隆皇帝評價為 “秉性醇良,持躬端謹” ,但如果真得聖寵,恐怕也不會被過繼出去。可就算如此,永珹還是嘉貴妃兒子中最為正常的壹個。
永璇
朝鮮史料《承政院日記》對其的評價只有8個字,就足以讓我們看到這位爺的真實形象—— “縱欲敗禮, 性行不良” 。乾隆四十六年以後,乾隆皇帝給予皇八子永璇的態度是 “不許接見” ,由此足見乾隆皇帝對其的厭惡態度。可即使是沈迷酒色,永璇還是成為了清朝 歷史 上最為長壽的皇子,壹直活到了道光十二年。
永瑆
永珹被過繼;永璇行為不端,還有 “腳病” ;就只剩下壹個永瑆有希望成為乾隆皇帝的接班人。事實上,繼嫡子永璉、永琮,長子永璜,五子永琪接連薨逝後, “工於書法、名重壹時” 的永瑆確實曾被乾隆皇帝納入皇儲的備選範圍。
幼年時期的永瑆便已經展現出在書法方面的天賦,乾隆皇帝 “愛之,每幸其府第” 。成年以後,永瑆於藏書、書法方面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就,於當時的文壇享有絕對的影響和超凡地位。就連乾隆皇帝也頗為這個兒子自豪,曾經 “特命刊其帖,序行諸海內,以為榮雲” 。
但是,如此優秀的永瑆為何會輸給資質平庸的皇十五子永琰呢?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的記載,永瑆雖然文學見長,但其文人氣息太重, “柔而無斷、遇事模棱,不竭力以報效” ,對於滿人向來重視的騎射,他更是不屑壹顧,由此引來了乾隆皇帝的厭惡甚至訓斥。
另據《嘯亭雜錄》的記載,永瑆不但文人氣息太重,還學會了文臣慣用的陰謀詭道, “好以權術馭人”。 他所結交的朝臣,全部以乾隆皇帝的喜好為判定標準,皇帝看重妳,我就和妳結交;皇帝厭惡妳,妳就壹邊玩去。如此壹來,本就人望不高的永瑆,更是逐漸失去了所有朝臣乃至乾隆皇帝的好感和信任。
更重要的是,永瑆還是清朝 歷史 上極為少見的 “吝嗇” 皇子。 歷史 上的永瑆,究竟能小氣到什麽程度?《嘯亭雜錄》對其 “持家苛虐,日用菲薄,莫肯揮霍” 的評價還是比較好聽的。其嫡福晉為富察·傅恒的長女,除了嫁妝被永瑆沒收入庫外,竟只能 “日啖薄粥而已” ;嫡福晉尚且如此,其余女眷和下人的生活標準可想而知。當然,最能說明永瑆吝嗇的例子,就是那壹出 “壹日乘馬斃,王命烹以代膳,是日即不舉爨” 。馬死了,永瑆命全府上下***食馬肉,其余食物壹概不準食用。
歷史 上的嘉貴妃,雖然出身內務府包衣,但其憑借著溫婉的性情、恭謹的態度、強大的生育能力逐漸獲得了乾隆皇帝的恩寵,換回了自己 “皇貴妃” 的位分,換回了母家的壹時顯赫。如果其所生皇子,能再爭氣壹點,哪怕是正常壹點,嘉貴妃很可能就會取代令貴妃的位置,成為皇帝生母,被追封為後。
只是,被過繼出去的永珹,沈迷酒色的永璇,“ 柔而無斷、以權術馭人、小氣吝嗇 ”的永瑆壹次次讓嘉貴妃的夢想破滅,直至定局。如此結局,不知道嘉貴妃還不會覺得 “了無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