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說:“欲學識淵博就要專心壹誌,在學問、道德上要與人相互切磋、詢問並且要知曉獨立思考,有德行的人就會在這裏面的人群中產生。”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