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關於王羲之的詩句

關於王羲之的詩句

1. 關於王羲之的古詩

1. 《詠史下·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陳普

不緣廓廟盡談空,安得狐貍嘯晉宮。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謝萬作三公。

2. 《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徐鈞

人物風流世所推,操持議論每清奇。

自量才位難牟弟,故乞餘年請代之。

3.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4. 題王叔明《巖居高士圖》

年代:元 作者:倪瓚

臨池學書王右軍,澄懷觀道宗少文。

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5. 《題夏博士晉王羲之右軍像》

年代: 明 作者: 劉炳

上東門外胡雛嘯,萬裏塵飛洛陽道。

潛龍東渡晉中興,群馬南浮國重造。

石城巃嵸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圖。

衣冠簡傲禮樂廢,朝廷放曠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門第居臺閣。

內史新除典要樞,右軍任重參帷幄。

擅場翰墨出神奇,蔡衛鐘張早得之。

晝長燕寢森兵衛,日暖鵝群戲墨池。

來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黃庭》醉後題。

春風三月山陰曲,群彥流觴映修竹。

壹時簪冕屬高風,百年文藻懷芳?屬。

流落斯文慨古今,後代宸聰復購尋。

小字昭陵傳玉枕,數行定武抵千金。

忽見畫圖雙眼失,采采豐神驚玉立。

羽扇蕭疏晚日晴,烏紗仿佛秋塵襲。

繁華如夢轉頭非,典午山河幾落暉。

唯有鳳凰臺上月,春風依舊紫簫吹。

2. 贊美王羲之的句子

贊美王羲之的句子: 1、庾翼(東晉):“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

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譯文-庾翼:“我過去有伯英章草十張紙,過江顛沛,於是就丟失了,常常感嘆妙跡斷。

忽然看見您回答我哥哥寫信,有如神明,在回到過去看看。” 2、蕭衍(南北朝):“子敬之不迨逸少,猶逸少之不迨元常。”

譯文-蕭衍:“子敬的不到逸少,就像逸少的不到元常。”“王羲之的書法字勢雄逸,如果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所以歷代寶的,永遠遵守” 3、虞龢(南朝宋):“羲之書雲:‘頃尋諸名書,鐘、張信為絕倫,其余不足存。

’又雲:‘吾書比之鐘、張當抗行,張草猶當雁行。” 譯文-虞龢:“王羲之的書法說:“不久前尋找那行名家書法,鐘、張真是無與倫比,其余的就不值得保存。

’又說:‘我的書比的鐘、張當高尚,張草還當先鋒” 4、孫過庭(唐):“且元常(鐘繇)專工於隸書,伯英(張芝)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譯文-孫過庭:“況且元常(鐘繇)專門擅長隸書,伯英(張芝)尤其精於草書體,他們的兩個書法精美,而逸少兼容的。

5、米芾(北宋):“謝安慰問帖,字清古,在二王之上,宜乎批評子敬帖尾也。” 譯文-米芾:“謝安慰問帖,字清古,風骨、技藝都在兩個王上,難怪批評子敬帖尾 部的。”

擴展資料:

贊美王羲之的詩句: (1)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杜甫-唐) 譯文:當年為學書法妳先拜師衛夫人,只恨得沒有超過王羲之右將軍。

(2)臨池學書王右軍,澄懷觀道宗少文。《巖居高士圖》(王叔明-元末) 譯文:墨池邊練習書法、繪畫造詣都可以與王羲之、宗少文比美。

(3)乘鸞著色,疾蠅誤拂。不及羲之醉墨。

《鵲橋仙·乘鸞著色》(劉辰翁-宋) 譯文:照著青鸞鳥顏色、飛馳的蠅的速度,都比不上王羲之醉墨。 百度百科-王羲之。

3. “王羲之”的古詩詞有哪些

蘭亭集序 / 蘭亭序

魏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壹觴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壹世,或取諸懷抱,悟言壹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不知老之將至 壹作:曾不知老之將至)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壹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壹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壹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王羲之(303年—361年,壹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祖籍瑯琊(今屬山東臨沂),後遷無錫,晚年隱居剡縣金庭(今屬浙江)。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壹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壹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壹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譯文:

永和九年,時在癸醜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裏,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裏。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這壹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

人與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過壹生。有的人在室內暢談自己的胸懷抱負;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情懷,放縱無羈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壹時感到自得。感到高興和滿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過去所喜歡的東西,轉瞬間,已經成為舊跡,尚且不能不因為它引發心中的感觸,況且壽命長短,聽憑造化,最後歸結於消滅。古人說:“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怎麽能不讓人悲痛呢?

每當看到前人所發感慨的原因,其緣由像壹張符契那樣相和,總難免要在讀前人文章時嘆息哀傷,不能明白於心。本來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後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壹個壹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人們情懷的原因,他們的思想情趣是壹樣的。後世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

4. 關於王羲之的古詩

王羲之《蘭亭詩》(其三)及前人評點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

仰望碧天際,俯磐淥水濱。寥朗無涯觀,寓目理自陳。

大矣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集評]譚元春:“寓目理自陳,適我無非新”二語,真是通識所發,非壹意孤高絕俗之流。(《古詩歸》)鐘惺:七賢胸中恐遜此原委。

(《古詩歸》)陳祚明:曠達之旨,射洪古詩中多此等語,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詩選》)沈德潛:不獨序佳,詩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陳”,“適我無非新”,非學道有得者,不能言也。

(《古詩源》)牟願相:王逸少傳詩不多,其《蘭亭》壹篇,如蘇仙高屋,翹視群兒。(《小澥草堂雜論詩》)(摘自《魏晉南北朝詩精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版)。

5. 贊美“王羲之書法”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王羲之書法”的詩句有: 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____顏真卿《勸學詩》 2.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____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3.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____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4.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____顏真卿《勸學詩》 5.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____趙恒《勸學詩》 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____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7.壹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____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8.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____杜甫《柏學士茅屋》 9.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____陸遊《讀書》 10.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____陳師道《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 11.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____左思《詠史八首·其壹》 12.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壹》 13.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____謝逸《送董元達》 14.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____章碣《焚書坑》 15.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

____陶淵明《移居二首》 16.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____孟郊《勸學》。

6. 關於王羲之詩詞

其壹

代謝鱗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氣載柔。

詠彼舞雩,異世同流。

迤攜齊契,散懷壹丘。

其二

悠悠大象運,輪轉無停際。

陶化非吾因,去來非吾制。

宗統竟安在,即順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適足纏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遙良辰會。

其三

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

仰望碧天際,俯磐綠水濱。

寥朗無厓觀,寓目理自陳。

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

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其四

猗與二三子,莫匪齊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

前識非所期,虛室是我宅。

遠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

相與無相與,形骸自脫落。

其五

鑒明去塵垢,止則鄙吝生。

體之固未易,三觴解天刑。

方寸無停主,矜伐將自平。

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

雖無嘯與歌,詠言有餘馨。

取樂在壹朝,寄之齊千齡。

其六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無始。

造新不暫停,壹往不再起。

於今為神奇,信宿同塵滓。

誰能無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7. 關於王羲之的詩

其壹

代謝鱗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氣載柔。

詠彼舞雩,異世同流。

迤攜齊契,散懷壹丘。

其二

悠悠大象運,輪轉無停際。

陶化非吾因,去來非吾制。

宗統竟安在,即順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適足纏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遙良辰會。

其三

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

仰望碧天際,俯磐綠水濱。

寥朗無厓觀,寓目理自陳。

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

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其四

猗與二三子,莫匪齊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

前識非所期,虛室是我宅。

遠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

相與無相與,形骸自脫落。

其五

鑒明去塵垢,。其壹

代謝鱗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氣載柔。

詠彼舞雩,異世同流。

迤攜齊契,散懷壹丘。

其二

悠悠大象運,輪轉無停際。

陶化非吾因,去來非吾制。

宗統竟安在,即順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適足纏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遙良辰會。

其三

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

仰望碧天際,俯磐綠水濱。

寥朗無厓觀,寓目理自陳。

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

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其四

猗與二三子,莫匪齊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

前識非所期,虛室是我宅。

遠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

相與無相與,形骸自脫落。

其五

鑒明去塵垢,止則鄙吝生。

體之固未易,三觴解天刑。

方寸無停主,矜伐將自平。

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

雖無嘯與歌,詠言有餘馨。

取樂在壹朝,寄之齊千齡。

其六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無始。

造新不暫停,壹往不再起。

於今為神奇,信宿同塵滓。

誰能無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8. 描寫王羲之的詞句

研修班開學以後,古文學習就開始了,除了李坦然老師講《論語》與《老子》,黃宗德老師還帶領我們學習《古文觀止》,兩個多月來,學了二十余篇的古文,收獲真是大!剛開始接觸先秦諸子的散文,因為我們古文基礎比較差,學起來有壹定的難度,近日開始學的唐宋散文,因為比較淺顯,我們多多少少都能夠有壹些屬於自己的體會與感受了。

特別是上二天學習陳密的《陳情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以及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和王勃的《騰王閣序》幾篇,文中情意切切,特別打動人心,語言優美,讓人嘆為觀止。比如《陳情表》壹文中的“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等句,真謂字字情真,句句動人,讀之讓人身臨其境,為作者的孝心所感,為祖孫的情深而感,無怪乎得到歷代論者的擊節贊賞,真不愧為流傳千古的好文。

對於王羲之,以前只知道他是壹代“書聖”,從不知道他的文章寫得這樣的好,在這篇《蘭亭集序》中,我讀到了壹個才情萬丈的王羲之,我讀到了壹個心胸豁達的王羲之,文中的語句清新典雅,描寫的情景讓人心馳神往,“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山水本已極美,再被王羲之的妙筆壹番渲染,真仙境也!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壹觴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凡人也可以有神仙的悠閑自得了!在黃老師的講解裏,我的思緒插上了想像的翅膀,飛到了千年前的那個盛會,我看到瀟灑而充滿才情的文人墨客們閑閑地坐於溪邊,聽流水淙淙,而那滿載美酒的酒杯則隨著溪流漫遊,也許正與文友詠了壹首好詩,心意暢快,於溪中取出美酒壹盎,壹飲而盡;也許正在構思壹篇美文,已腹稿在心,舉起酒杯,擊掌相慶;也許是幾個好友在大聲地唱吟後,***同舉杯,分享快樂!在這篇文中,我尤為欣賞王羲之的那份胸懷,“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壹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既然生於天地之間,就要享受人世間的快樂,而且還要把這種快樂與感動凝固於文字,傳給萬代子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從前曾經讀過,與千古以來的人們壹樣,為他所描繪的景色而醉,而今日再讀他的《歸去來辭》壹文,仿佛更深壹層地了解了這個有著閑雲野鶴般心緒的陶淵明,感受著他純真與自然的性情。

“舟搖搖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從中不難感受到他歸心似箭的那份心情,從“樊籠”的官場馬上就要回到“舊林”“故淵”,是何等的快樂心情,“引壺觖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好壹個悠閑的日子,好壹個自得的人生。“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回到自己喜愛的天地,回到自己喜愛的境界,充溢著陶淵明心靈的是無法說出的暢快呀,對於他來說,“富貴非所願,帝鄉不可期。”

田園,是他心中永遠的情結。讀著這樣的美文,那醇厚的意味浸染心靈,那自然之情趣如清風撲面而來,快哉!而讀那位“初唐四傑”之壹王勃的《騰王閣序》則是滿目珠璣,讓人眼花繚亂了。

那份才情彌漫妳的周身,讓妳呼吸不得,唯有陶醉了。“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好壹個有才情真性情的王勃!!在序的結束部分,還有詩壹首,同樣讓人讀之心動,“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這樣的壹位才俊,竟然在二十七歲時就溺水而亡,想來,有多少驚人之句隨江水而去,有多少華麗辭章化流水而走!悲夫!痛夫!惜夫!讀古文,可以從文字中感受壹份千年前的情懷!可以從文字裏汲取已經飄逝的高貴靈魂的生命信息;讀古文,在讀出壹份歷史滄桑的同時,更可以讀出壹份自己的感動,古文的世界,真好。

9. 王羲之 比較有名的詩句

蘭亭序集字詩詞: 壹、故地騁遊 老人興會豈無因?故地騁遊春日臨。

天外浪生清朗宇,嶺間風激映虛林。 幽蘭茂放大山靜,曲水帶流修竹陰。

壹詠壹觴情以足,由然樂矣盛時今。 二、老少群遊 春初老少集臨流,列水崇山取次遊。

信足所之當有盡,浪形畢至或無由。 仰天俯地感懷寄,攬竹品蘭情趣幽。

相與其隨雖暫短,為群左右樂同修。 三、蘭亭盛況 癸醜蘭亭盛況興,群賢畢至感懷生。

形骸放浪欣娛趣,觴詠臨流暢敘情。 慨世悲時察今古,嗟長痛短悟殤彭。

雖無絲竹管弦樂,修禊山陰惠氣清。 四、崇仰蘭亭 崇仰蘭亭亦有年,臨之若遇古時賢。

趣當流水和觴詠,樂引春風契管弦。 靜室相隨能永日,茂林同禊可終天。

快然興致也無倦,雖老至今情未遷。 五、懷古之遊 嘗於昔歲作遊觀,寄跡會稽春水間。

懷古悼賢臨嶺峻,品觴坐詠俯流湍。 後人及此期娛目,知者視之為樂山。

盛事當年殊可攬,竹陰林茂有幽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