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對陶鑄夫人曾誌的再了解多了什麽?

對陶鑄夫人曾誌的再了解多了什麽?

上周有機會去了壹趟井岡山,感受很多,收獲很大。不僅僅是住在省部級幹部學習的幹部管理學院裏面,而是有些東西過去多年後,還是無法釋懷,那就是愛國愛黨,特別是對革命家的崇尚。這也算對自己的再了解吧。在參觀的過程中,服務人員無意間介紹說給我們開車的駕駛員(請原諒我的習慣,覺得叫司機不尊敬開車的人)是陶鑄夫人曾誌的孫子,這讓我們很驚訝,因為我們清楚曾誌沒有兒子,怎麽會有孫子,按照我們這些俗人的習慣理解,她有孫子也不應該在這裏開車呀。經解釋後才知道,曾誌***有三次婚姻,這個孫子是與她第二個丈夫所生的後代。當時因為實在戰爭年代,生下來就給了老鄉,當她隨紅軍下了井岡山後,就失去了聯系,直到解放後經多次尋找才找到,這個男孩就此人該駕駛員的父親。最感動人的就是,找到後也沒有利用權力把自己的兒子安排工作,還壹直在家務農,可見老壹代革命家的胸襟和無私是多麽感人。這件事情對我們隨行人員觸動不大, 相視壹笑而過,但我覺得這是壹次難得的機會,會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不斷教育自己,主動提出與他合影留念。為什麽?人永遠不要把自己太當個東西。感觸還在繼續。隨行中有壹位老人,已經進八十歲了,革命的後代,在延安時與李敏在同壹個幼兒園,當得知是是曾誌的後代時,非常激動,老淚縱橫。提及到井岡山有曾誌的事後,她提出壹定要到目前去看看,給曾誌鞠躬。車行少許,落轎徐行,斜暉小徑引路,越過小溪拱橋,攀土路上山,來至幕前,雖不是很大,也沒有恢宏的墓誌銘,但透出莊嚴肅穆,我等眾人集體三鞠躬,表達對老人的敬意,也是對革命前輩的尊敬。曾誌的孫子說,是老在生前有遺言,希望死後把她分別葬在廣東和井岡山,因為這是她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如果妳沒有去過,我建議妳去走走,景色很美,如果讓妳失望的話,也算是對老區人民的贊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