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古代最輕松的勞役刑罰,鬼薪城旦是什麽?

古代最輕松的勞役刑罰,鬼薪城旦是什麽?

就是現在的監獄裏壹些人幹的手工活之類的活。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秦朝,《史記·秦始皇本紀》:“盡得毐(嫪毐)等。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梟首。車裂以徇,滅其宗。嫪毐反動集團的小嘍啰們被判處“鬼薪”的刑罰。到了漢朝的時候,肉刑被廢止,其他替代的刑罰更為完善,其中就有被稱為“鬼薪”的刑罰。

宗廟是祖先崇拜的建築,所謂“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壹廟”。在宗廟中,祭祀先祖可以表達孝思,還可以尋求祖宗神靈保佑。

在當日看來,不管是哪個級別的宗廟,祭祀典禮都不可能天天大操大辦,日常也用不了多少木材,所以,“鬼薪”的範圍逐漸擴大到包括雜活在內的各種體力勞動。基本上,和勞動改造差不多。

在史記裏邊記載的對“鬼薪”有過不少釋義,應劭說:“取薪給宗廟為鬼薪也。”如淳說:“鬼薪作三歲。”所以,說白了,“鬼薪”就是勞改三年。

鬼薪”這個詞壹般和“白粲”連用,兩者都是刑罰的名稱。壹半的時候“白粲”用在女犯人身上。男犯人上山收集柴火,女犯人就擇米做飯用來祭祀。最初的“鬼薪”、“白粲”實在是很輕的刑罰,在家不也得砍柴做飯嗎?

壹般就是服刑服役的人去檢查宗廟,需要壹些犯過罪的人來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