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後蜀的介紹

後蜀的介紹

後蜀(934年-965年,又稱孟蜀)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十國之壹,孟知祥所建,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陜西南部、湖北西部。其疆域較前蜀而言要小,其中後蜀的疆域東線和北線最為顯著。東由襄樊退至重慶壹帶,北也由甘陜退到廣元。同光三年(925年)後唐滅前蜀,孟知祥(874年—934年)被任為西川節度使,次年入成都,平定叛將李紹琛,整頓吏治,成都始安。長興二年(931年),殺後唐派來的監軍李嚴,與東川節度使董璋起兵叛亂,並擊退唐明宗派來的軍隊。次年(932年),孟知祥與後唐朝廷和解,董璋不滿,興兵來攻,孟知祥反而敗殺董璋,取得東川。後唐閔帝應順元年(934年),孟知祥在成都建都稱帝,年號明德,國號蜀,史稱“後蜀”,以別於王建的前蜀。但在位7月即卒。孟知祥之子孟昶嗣位,沿用明德年號,明德五年(938年)後改元廣政,頗能勵精圖治,境內很少發生戰爭,是五代時期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地區,後蜀維持近三十年和平。晚年,孟昶生活日漸荒淫。廣政十八年(955年),秦、階、成、鳳四州為後周攻占。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壹月宋太祖發兵攻蜀,次年正月孟昶向宋朝投降,同年去世。後蜀亡,前後僅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