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靜或冷淡的態度在旁邊觀察、觀看。
冷眼旁觀 [lěng yǎn páng guān]
釋義:
冷眼:冷靜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參與其事,站在壹旁看事情的發展。
引證:詩雲:“壹局輸贏料不真,香銷茶盡尚逡巡。欲知目下興衰兆,順問傍觀冷眼人。” ◎《脂硯齋評紅樓夢》第二回
出處:宋·朱熹《答黃直卿》:“冷眼旁觀;手足俱露;甚可笑也。”
例句:作為壹個有抱負的青年,對於四化建設絕不能抱~的態度。
近義詞:
壹、隔岸觀火 [gé àn guān huǒ]
釋義:隔著河看人家著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求助,在壹旁看熱鬧。
引證:他原是在~呀。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
出處:唐·乾康《投謁齊己》:“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
例句:對於別人危急的事,我們應該挺身而出,不應該~。
二、見死不救 [jiàn sǐ bù jiù]
釋義:看見人家有急難而不去救援。
引證:周金大哥死在國民黨軍閥、官僚手裏,妳們~。 ◎歐陽山《三家巷》三壹
出處:元·關漢卿《救風塵》:“妳做的個見死不救;可不羞殺桃園中殺白馬;宰烏牛。”
例句:看到壹位老大爺昏倒在路邊,我豈有~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