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9年10月,合肥市***有九個區,市轄四個區和五個經濟管理區。
市轄四個區是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五個經濟管理區分別是: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濱湖新區、合肥政務文化新區。
擴展資料:
合肥壹個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全省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合肥的歷史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而聞名。
地處長江中下遊江淮丘陵地區中部,江淮分水嶺南側,巢湖之濱,淝水穿流而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之稱。合肥市於2010年正式進入長江三角洲經濟圈。
合肥市設立以下經濟管理區,並賦予縣級管理權限: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濱湖新區、合肥政務文化新區。
自然氣候
合肥位於江淮之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7℃,降雨量900~1100毫米,日照2100多個小時。
合肥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常導致天氣時晴時雨,乍暖乍寒,復雜多變。
夏季:季節最長,天氣炎熱,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節。秋季:季節最短,氣溫下降快,晴好天氣多。冬季:天氣較寒冷,雨雪天氣少,晴朗天氣多。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安徽省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