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人是生而自由的這句話的出處是哪裏?

人是生而自由的這句話的出處是哪裏?

人是生而自由的,出自盧梭的《社會契約論》。 ?

原文為: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壹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壹切更是奴隸”。

在《社會契約論》中,盧梭主要闡述的命題就是: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這個枷鎖就是國家。

盧梭提出國家創建的理性邏輯:人類想要生存,個體的力量是微薄的,個人的權利、快樂和財產在壹個有正規政府的社會比在壹個無政府的、人人只顧自己的社會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可行的辦法就是集合起來,形成壹個聯合體,即國家。

國家的目的就在於保護每個成員的人身與財產。國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協議的產物。人生而自由與平等,人們通過訂立契約來建立國家,國家就是人民契約的結合體。

“創建壹種能以全部***同的力量來維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人身和財產的結合形式,使每壹個在這種結合形式下與全體相聯合的人只不過是他本人,而且同以往壹樣自由”,這就是社會契約要解決的國家與個人的根本關系問題。

有了這種公約和權利的保證,每個人對所有的人承擔了義務,所有的人也對每壹個人承擔了義務,這就使得人與人之間雖然可能有體力與智力的不平等,但是他們卻擁有了權利的平等。

擴展資料:

盧梭於1759年開始寫《社會契約論》,1762年4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其實,這本書的思想準備時期更早,1756年開始,他就計劃寫壹部《政治制度論》,但由於要寫《新愛洛綺絲》便擱置了。

他在寫這本書的構思時寫道:“在我已經動筆寫那些作品之中,我長久以來壹直在構思,搞得最有興味,並想以畢生的精力去搞,而且,依我主觀的看法,將來最能使我成名的——就是我那部《社會契約論》,我第壹次想寫這樣壹部書,已經是十三四年前的事了。”

但這本書,盧梭始終未完成,有壹部分稿子也丟掉了。當1761年《社會契約論》完成之後受到了重重阻撓,不得不在荷蘭出版,然後偷運回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