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翻譯是:?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那將使我不再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選段: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譯文:
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滾滾東逝的流水壹般壹去不復返。 告別諸位朋友離開(東魯)啊,什麽時候才能再回來? 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要想遠行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 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那將使我不再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出處: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詩歌賞析
此詩起筆飄忽,結尾豪放,夢境奇特,描寫精彩,將本來沒有的景象寫得活靈活現,神仙洞天壹節令人叫絕。能達到這樣的藝術境界,與作者的性情有關,更與他“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的人生實踐有關。
由此解讀此詩時應註意另壹個關鍵,人生經歷的現實其實是作者創作想象的基礎,不然就不會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那樣憤激的話語,因此這是壹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巧妙結合的詩篇。此外還要註意,李白固然天才縱橫,但他並非不讀書。
他的有些詩通篇用典,足見其博學功夫。此詩寫得浪漫,對前人典籍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屈原的《離騷》中飛騰上天的景象描寫,不正是啟發此詩的來源。詩中那些“兮”字,難道不是騷體的痕跡?因此,天空盡管絢爛奇妙,還須立地想去,沒有地,何來天。詩如此,學習如此,人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