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能組詞:豕亥,章亥,豎亥等等。
亥能組詞:豕亥,章亥,豎亥,朱亥,建亥,吉亥,亥豕,亥步,亥正,豕亥魚魯,魯魚亥豕,己亥雜詩,亥豕相望。
亥解釋:亥字最早可見於甲骨文,經過多次演變,變成如今的書寫形式。主要用於幹支紀年。亥,象形字。在字形上,商代甲骨文中的亥字像被刮掉了毛並被切割了頭和蹄子的豬,是刻字的本字;到西周時期,早期金文中的亥字承續其甲骨文字形而變化不大,晚期金文中的亥字在此基礎上在上方多了壹道。
春秋時期金文中的亥字和小篆中的亥字與此基本相同,說文解字中的古文字形則是省去多出的壹道後演變的結果,隸變後寫作?,到楷書時則寫作亥等。在字義上,亥字的本義是切割,後借以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二位,與天幹搭配來紀年、月、日、時”,又表示十二生肖中的豬、亥姓等。
十二地支解釋
1、十二地支,又稱十二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太歲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
2、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中國古代的傳統歷法紀年。中國古代拿它和天幹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時的次序。遠古的天皇時代,已有幹支歷法及歲時的雛形。幹支古名歲。明代著名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代文獻文記載確定天皇氏時代已發明幹支歷,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
3、天幹地支的這壹發明影響深遠,後世用於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鑒就以這套幹支術語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