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壹假期隨了200元禮金,壹個不怎麽熟悉的同學結婚叫喝喜酒。
剛工作的時候,凡是有人結婚或者有什麽喜事的話,基本上都要把單位上所有人都請了,如果只請壹部分人的話,可能有些人覺得我們之間關系是不是有壹些生疏等等。曾經壹段時間,每壹個月都有這樣的事情,特別是大的節假日。有些平時同時間關系也不怎麽好,平時就打個招呼。但是妳去不去別人已經請妳了,肯定是要隨禮金的。
現在這些情況有所改變,現在的年輕人結婚呀等等有什麽事,壹般他只請壹部分人,比如單位的領導或者和自己關系比較近,或者密切的同事,其實有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分之前這種風俗、習慣已經大家覺得很難受,但是不好說出來。特別是對於上百號的單位。所以有些單位有這方面的要求,如果妳結婚我們可以代表單位來表示慶賀,盡量不要覆蓋到所有人,妳可以請妳和妳的關系特別好的參與妳的婚禮,如果其他願意去那是另外壹回事兒。
當然這個是領導考慮的比較全面,有些發請帖的時候就連保安清潔工都發了請帖,壹切收入不高的,如果壹個月遇到兩三次,可能這個月的工資送了禮了,自己也剩不了多少。
其實有些年輕人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就像我們單位這次壹同事結婚給我們發了請帖,但是我不確定我能不能到現場,所以我提前把紅包拿給他她但是她拒收,因為他她覺得給我們發請帖可能就是壹種收錢的那種感覺,她不願意這樣,看得出來是壹個很誠實很老實的人,在確定我們要要去的時候她才收下的。
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們還是沒有去,沒有到達現場。但是作為同事,我覺得這個人挺不錯的,很真誠,所以這份禮我應該送,我應該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