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彈筒和迫擊炮有九點不同:
1.擲彈筒口徑比迫擊炮要小,重量比迫擊炮輕,壹般為50㎜,重量比迫擊炮輕,被稱作輕型迫擊炮;
2.迫擊炮只可以發射迫擊炮彈,但擲彈筒可以發射日軍的手榴彈;
3.迫擊炮彈裝藥更多,彈體質量大,威力更大;
4.擲彈筒可以由單兵攜帶,射速快,每分鐘可以發射30發炮彈;
5.擲彈筒操作方便,可以移動,可以有效躲避敵方的炮火和機槍的殺傷;
6.擲彈筒缺點是射程不夠遠,壹般只有三百米左右,炮彈殺傷力也沒有傳統迫擊炮那麽厲害;
7.擲彈筒可以發射化學彈藥;由於為曲線彈道,擲彈筒可以用來殺傷掩體後面的敵人;
8.迫擊炮有專門的瞄準設備,彈體的形狀呈流線型,減小風阻,設有尾翼,保障飛行穩定,相比擲彈筒精度有保證;
9.迫擊炮彈裝藥更多,彈體質量大,威力更大,同樣是從上方打擊目標,迫擊炮能穿透有頂蓋的火力點,永久/半永久公事。
擴展資料:
《擲彈筒》
擲彈筒的別名又叫超輕型迫擊炮,主要裝備二戰中日本軍隊,口徑在50MM以下,單兵攜帶,不占編制。日本擲彈筒口徑50毫米,有兩種型號。
因為發射準備時間短,還被廣泛用作指揮部自衛火器。彈頭重800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30發/分,殺傷半徑5米左右,擲彈筒重量相對德國的要輕壹些。
迫擊炮是利用座鈑承受後坐力發射炮彈的曲射火炮,其特點:
壹、射角大,射角壹般為45°-85°,彈道彎曲,初速小,最小射程近,對無防護目標殺傷效果好,適用於對遮蔽物後的目標和反斜面上的目標射擊。
二、可以配備多種炮彈。主要配用殺傷爆破彈,用於殲滅、壓制敵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破壞鐵絲網等障礙物;還可配用煙幕彈和照明彈等特種炮彈。
三、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射擊時,身管後坐能量通過座鈑由地面吸收。行軍時身管、座鈑可分解,所以便於攜帶。
《迫擊炮》
擊炮自問世以來就壹直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壹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如今,走過百年的迫擊炮更像壹個頑固的“老人”,冷眼看待各種高新技術兵器爭奇鬥艷,而自己卻靜靜地占據著陸軍裝備的壹席之地。
迫擊炮是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壹種火炮,多作為步兵營以下分隊的壓制武器。其最大本領是殺傷近距離或在山丘等障礙物後面的敵人,用來摧毀輕型工事或橋梁等,也可用於施放煙幕彈和照明彈。在海戰中也被用來作為深水炸彈投擲器使用。
迫擊炮的名稱源於兩方面:壹是操作簡便,彈道彎曲,可迫近目標射擊,幾乎不存在射擊死角;二是炮彈從炮口裝填後,依靠自身質量下滑而強迫擊發,使炮彈發射出去。
參考資料:
迫擊炮參考資料:
擲彈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