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著這個機會,再次與大家壹起學習新課標。所謂的“新”相對而言。2001年頒發的是實驗稿,在整整十年的課改時間裏,專家們結合課改實驗成果,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於2011年重新對實驗稿作了修整。我的講座內容分為三大版塊:(壹)學習課標的意義(二)新課標主要內容的解讀(三)課堂教學中如何踐行新課標
(1) 學習課標的意義
《課程標準(2011年版)》是指導語文課程教學、教材編寫、評價的綱領性文件,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課程教學壹定要以標準為依據。標準對教學活動的重要指導作用表現為:標準闡述了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教學的內容。同時,確定了該教學應該達到的基本水平,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基礎性的教學規範和評價依據。
1、學習課程標準有利於教師從整體上了解所教學科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2、可以通觀全局,理清主線,從整體結構出發,掌握本學科體系,了解各個學段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關系,從而正確的把握各學段的學情任務,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突出重點,照顧壹般。
3、有利於研究每單元的教材,了解學生過去學了什麽,有計劃的做好下壹步的安排,增強備課的針對性。
4、掌握和了解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建議,評價建議,以便能夠正確的選擇教學方法,恰當安排評課方式,課程資源的運用等等。
因此,新課改的今天,每壹位教師,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盲目的向前走,非常有必要了解我們的新課標,在它的指引下,有效地進行教學,取得課堂的高效。
(2) 新課標主要內容的解讀
1、 先說說語文課程的性質。
語文是什麽?“語”,大家都認為是指語言;“文”,有人說是指文字,有人說是指文章,有人說是文學,有人說是文化。也有人考證這門課程定名的由來,認為“語文”是指“口頭語”和“書面語”。我們說,“語文”應該包括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包括文字、文章、文學和文化。語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文字以及有語言文字構成的作品都屬於文化。 關於語文課程性質,多年來人們提到過基礎性、實踐性、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性、綜合性等等。可見,語文課程的性質不是單壹的,而是多重的。這裏的“工具”是 壹種比喻的說法。“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結合在壹起的,語文課程要同時實現這兩方面的目標是並不矛盾的。當然,要實現兩方面目標的高度結合,必須在目標和內容的設計上、在實施上下大工夫,而且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下工夫。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壹是語文課程應該爭取的目標,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
2、 說說課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在新課程改革中,教育理念成為壹個時髦的詞語,被人們廣泛應用。那麽,究竟何為理念?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首先是指觀念和思想;其次,它還是壹種信念、壹種追求、壹種精神。例如,“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定義了四個方面:1、全面提高語文素養;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個定義就比壹般意義上的語文教育觀念具有更豐富的含義:它既包括了怎樣教、怎樣學、學什麽,又包括了語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語文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壹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它實際上是實施語文教育的“總綱領”。由此可見,我們平常所說的“升華教育理念”,就不單單包括更新教學的觀念,還應包括我們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包括我們對於教育的基本信念。
(1)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的說法“語文能力”是指讀寫聽說能力。《語文標準》所提出的“語文素養”包括了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維觀念等內容。“語文能力”包括於其中。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五大策略:1、加強必要的語言積累;2、培養基本的語文能力;3、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4、增進現代的人文精神;5、形成完美的精神世界。就小學階段而言,就在於:多讀、多寫、多積累。
(2)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人文素養。語文教育特別需要提倡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也特別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語文課程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必然是廣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視語文課程的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正是因為如此,必須重視對語文教學內容的認真怎麽選擇。提倡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也就是說:學生、教師平等交流、***同探究、相互啟發,***同進入文本所營造的特定情景,接受感染和熏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多元是什麽?獨特體驗是什麽?我想,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可以畫,用線條、色彩來傳遞自己對語言材料的感悟;可以唱,旋律的柔情與奔放,曲調的優傷與歡樂,節奏的強弱與快慢,以及演唱形式的選擇;可以列圖表,條形的,扇形的,線形的等;可以表演,口語表達加上肢體語言的運用會更生動地演繹文本,道具的使用更會讓表演錦上添花,例如課本劇;還可以用有感情的朗讀來展示,用語言來說明語言,用語言來解析語言;還可以是只言片語的寫作,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感悟,寫自己的理解…… 總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語文材料獨特體驗。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主要倡導“十多十少”,即:多壹些自主,少壹些限制;多壹些自主,少壹些灌輸;多壹些鼓勵,少壹些批評;多壹些討論,少壹些講解;多壹些辨論,少壹些評判;多壹些創造,少壹些模仿;多壹些開放,少壹些封閉;多壹些全面,少壹些片面;多壹些簡、易、新,少壹些繁、難、舊;多壹些有效教學,少壹些無效訓練。這些措施的落實,使課堂教學開放而有活力,自主而又互助合作、面向全體而且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學生的學習情感,態度與方式有了重大變化,學習內容得到有效擴展,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形成,課堂真正變為學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綜合性學習是壹種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重在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運用於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展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例如:學生上街糾錯別字。為花壇、草坪、衛生角設計標語。我在惟義公園看到壹則環保標語:扔下的是垃圾 撿起的是品質。我就跟學生探討:扔下的是品質 撿起的是垃圾才對!許多生硬的語句換個詩意的說法,就能起到警示的作用,更是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別讓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後壹滴水!”是很有震撼力的節水環保標語。壹句話,生活處處皆語文!我們老師要善於設計壹些作業,讓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生活、延伸到社會!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教師,就應改變傳統“壹講到底”的教學形式,努力探索和研究新穎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從而使學生樂於、 善於投入到語文課程學習中.。如何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靈動起來?就取決於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教學策略的運用及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
下面就壹起來瀏覽課程的設計思路和各學段的目標與內容。第壹學段是1-----2年級,第二學段是3---4年級,第三學段是5-6年級。各個學段的識字寫字、閱讀、寫話(低段叫寫話)、中高段是習作。每個學段對寫話習作的要求是偱序漸進的。
(三)課堂教學中如何踐行新課標
那在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如何踐行新課標?下面就壹起來分享我的課堂教學案例。分為低段課堂教學和高段課堂教學。低段的課堂上力求壹個“趣”,活潑、生動、有趣;而高段的閱讀教學,力求壹個“活”,靈活、輕松、高效。因為壹年級的孩子註意力集中時間過短,但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童謠,朗朗上口的童謠 ,通俗易懂,能極大地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孩子們學語文的興致。請看幾個課例。(播放PPT)
李嶠的《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雨》千條線 萬條線 落到水裏看不見。
? 《雪》說像糖,它不甜;說像鹽,它不鹹;冬天有時壹片,夏天誰都不見。孩子們在誦讀中學會猜謎,又豐富了語言,有趣又有味。(看PPT 進行講解)
? 在高段課堂教學中,我運用的是EEPO平臺互動的學習方式。篩選關鍵詞,設置有效問題,讓學生圍繞關鍵詞多項度去理解。然後在交互中完成學習任務。如教學六年級下冊的《跨越百年的美麗》,關鍵詞就是“美麗”。讓學生討論:妳眼中的美麗指的是什麽?(學生這時的回答是表面而淺顯的:如漂亮的臉蛋、苗條的身材、白晰的皮膚)。設置第壹個有效問題:容顏的美麗能跨越百年嗎?這跨越百年的美到底是什麽?學生自主讀文,找到文中的關鍵語句。小組合作探究,提煉關鍵詞。最後是小組代表上臺匯報展示。明白了:這種能跨越百年的美麗是居裏夫人的人格美和心靈美,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獻身科學的精神。最後教師點撥升華主題:人類不老的容顏就是壹個人的人格魅力,這種美麗是永恒的!
? 同樣在教學《最好的老師》壹文時,先扣住題目來導課:妳們心中的好老師是怎樣的?學生紛紛發言:知識淵博、幽默風趣、有愛心、公平公正、是師似友、寬容、有童心……接著設置第壹個有效問題:“文中作者的老師是怎樣的好老師呢?有妳們口中的好老師品質嗎?”“打動作者的是老師身上的什麽品質?”自主閱讀、在文本中找答案。組內交互。班級展示:最好的老師教會我們敢於質疑 獨立思考不迷信書本? 不迷信權威。我根據學生的匯報壹壹板書,寫下關鍵的詞語。最後讓學生評判:給優勝組每人加壹顆星。別小看這壹顆星,對學生而言,意義非常大:這是自主學習成果的肯定,是團隊智慧的結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評價要及時,而且要多元化。
? 下面就在我的壹篇教育隨筆結束今天的講座。
《美麗的失誤》--《小夥伴》教育隨筆
? 我在執教這篇課文時,經過壹番導課,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小夥伴的課題。認真聽課的學生發現了,馬上舉手告訴我:“老師,是小夥伴!”“老師,文中不是兩個,是四個!”
壹看還真失誤了!怎麽辦?隨機應變唄!(老師必備的智慧)
? 我笑著對學生說:“是的,四個小夥伴中老師就喜歡兩個!”請妳們快速讀課文,看看老師喜歡的是哪兩個小夥伴?”學生們興趣盎然,很快從文中找到了答案:瑪莎和安東。
? 隨機拋出第二個問題:“老師為什們喜歡他倆?”學生再讀課文,許多的小手舉起來了:“老師,因為安東關心瑪莎!”“安娜和維加也關心瑪莎啊?誰能說出他們的不同?”
? “安娜和維加只是用語言去關心,而安東把自己的面包分給了瑪莎.”
? “安東是把大壹點的蛋糕給瑪莎.”
? 看似簡單的幾個問題,卻充分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的興趣,還給了學生自主的課堂。於是相機引導板書:關心同學用行動!對待同學要真誠!情感態度價值觀也滲透在其中。進壹步的主題升華:做壹切事情用行動!接著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了表演。並設計了壹個拓展作業:妳會怎麽做?(1)同學有難題不會做……(2)同桌的筆忘帶了……(3)同學想借我的課外書看時……壹節語文課,不僅僅是完成壹篇課文的教學,我們在領悟課標精神的前提下,把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都融合起來進行綜合訓練,只有堅持努力,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才能偱序漸進不斷提升。這節課壹個小小的板書失誤,卻有壹個美麗的課堂生成!
? 我想說的是:寫教育隨筆是對自己課堂教學最好的反思,教學能力最好的提升。
? 最後送給在座的21字真言
? 簡簡單單教語文
? 紮紮實實教語文
? 輕輕松松教語文!
?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