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監測結果:1982年中國酸雨分布圖,1987年中國酸雨分布圖和1993年中國酸雨分布圖較準確勾劃出中國大陸有相對穩定的壹大塊酸雨區域棗長江以南,包括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四川,重慶,雲南等省市大部分地區;及兩小塊酸雨區域棗膠東半島和圖門江地區,後兩者“酸雨”孤島的形成,壹方面是由於附近有較大城市(青島、長春、吉林),有酸性物質強排放源,另壹方面它們瀕臨海洋,海洋性潮濕氣候提供了產生酸雨的溫床。
壹個省, 東頭是酸雨區, 西頭是堿雨區
甘肅省是壹個東西窄長的省份。有趣地是, 其東南部隴南地區受四川盆地吹來的酸性雨雲的影響, 年降水平均pH值為5.44, 屬於酸雨區。而幹旱的西部張掖, 酒泉, 嘉峪關, 年降水平均pH值達到7.57, 屬於堿雨區, 其堿性來自於附近沙漠吹來的堿性顆粒。而中部的定西, 臨夏, 白銀和武威, 年降水平均pH值為7.19--7.58, 屬於偏堿性降水區域。
壹個省, 南部是酸雨區, 北部是堿雨區
陜西省是壹個南北窄長的省份。其南部商州, 略陽等地, 氣候濕潤, 雖然地方工不發達, 但來自四川盆地高空吹來的業已酸化了的雨雲, 造成當地酸雨率近年來達到40% , 年均降水pH值為5.38, 為酸雨區。它們臨近的漢中和安康等地, 酸雨率在15% 左右, 達到酸雨區的邊緣。過了秦嶺, 關中地區渭南, 銅川和西安等地, 酸雨率10% 左右, 其中西安市降水pH值為6.4 左右; 而鹹陽, 三原, 寶雞等地酸雨率近於零, 因此關中地區可視為非酸雨區。陜北榆林, 延安等地酸雨率為零, 特別是歷史名城榆林地處沙漠邊緣, 年降水pH值超過7.0 , 為堿雨區。
壹個省, 江南是酸雨區, 江北是非酸雨區
安徽省南北為長江所截斷, 有趣的是, 江南大致為酸雨區, 江北大致為非酸雨區。例如, 1992-1993 年年均降水pH平均值, 江南地區: 貴池, 6.59; 蕪湖, 4.84; 馬鞍山, 5.44; 宣城, 4.90; 黃山, 4.75; 銅陵, 4.70; 而江北地區: 合肥, 5.35; 淮北, 6.10;淮南, 6.05; 安慶, 5.85; 巢湖, 4.84; 滁州, 4.10; 蚌埠, 6.13。
江蘇省也有類似的分布。江南地區: 南京, 4.85; 無錫, 5.77; 宜興, 5.04; 鎮江, 5.10; 蘇州, 5.08; 江北地區: 徐州, 6.91; 連雲港, 4.95; 淮陰, 5.78; 泗洪, 6.03; 鹽城, 4.92; 揚州, 4.95; 南通, 6.44; 新沂, 5.05; 濟河, 6.12。江南, 江北, 在經濟發展, 氣候條件, 土壤類型都有壹些差別, 因此長江成了目前我國酸雨與非酸雨區的大致的, 模糊的分界線。
山東半島的酸雨區
山東半島是我國長江以北的, 壹個獨立的酸雨區, 主要是在膠東半島的青島和濰坊市附近。例如, 1999年山東省降水酸度 (年均降水pH值) 分布為: 聊城, 7.22; 萊蕪, 7.11; 臨沂, 7.09, 荷澤, 6.96; 泰安, 6.92; 棗莊, 6.76; 德州, 6.69; 濱州, 6.66; 淄博, 6.63; 濟寧, 6.62; 威海, 6.48; 濟南, 6.44; 日照, 6.30; 東營, 6.14; 煙臺, 6.11; 濰坊, 5.48和青島, 5.05。這種分布與當地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有關, 也於沿海地區的暖濕氣候有關。
圖們江畔的酸雨區
在吉林省最東部有壹小塊濱海地區, 夾在俄羅斯和朝鮮之間。我國長江以北的另壹小塊酸雨區就在圖們江三角州那裏。例如, 琿春市, 1994年的年降水平均pH值為4.87; 圖門市為亦為4.87。其排放酸性汙染物源, 除了延邊自治區本身外, 尚可能來自其周邊地區, 加之氣候屬海洋性氣候, 溫暖濕潤,形成了壹小塊酸雨區。
臺灣省也有酸雨
臺灣酸雨區主要在其西北部沿海地區; 特別是北端的基隆地區, 年降水平均pH值有時低於5.00。起因於該地區有強汙染源。其中部和南部為非酸雨區, 說明與大陸酸雨區並無關聯。如果有大的影響, 臺灣島的酸雨分布應該是大面積的和趨向均勻的。
南方某些面向大陸的島嶼也有酸雨
浙江省舟山群島有酸雨, 1995年舟山市年降水平均pH值為4.91。香港地區有酸雨, 年降水平均pH值與廣州接近,為5.0左右。西沙群島, 1995年年降水平均pH值為4.50。西沙和舟山群島本身工業不發達, 其酸雨來自大陸酸性汙染物的長程運輸。北方島嶼尚未有酸雨報導。
我國最強酸雨區在哪裏?
八十年代, 年降水平均pH值最低的地區在重慶, 貴陽和柳州地區。九十年代, 最強酸雨區東移,到了長沙, 南昌和杭州。1995年長沙市年降水平均pH值為3.53; 南昌市, 4.68; 杭州市, 3.91。東移的原因尚在研究之中, 可能與這些地區的經濟近期快速發展有關。
我國最強堿雨區在哪裏?
我國年降水平均pH值最高的堿雨區都在臨近沙漠的城市, 例如1995年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年降水平均pH值為7.94; 甘肅古城敦煌市為8.29。1986年青海省格爾木市年降水平均pH值為8.20; 而1986年新疆石河子市年降水平均pH值達到7.53。首先, 這些城市幹旱少雨; 其次它們臨近沙漠, 堿性的沙粒是形成堿雨的天然源。
山上, 山下, 塔上, 塔下, 樓上, 樓下, 酸雨有區別嗎?
地面有酸雨, 高山上如何呢? 峨眉山主峰金頂, 海拔3078米, 可謂高矣! 峨眉山又是我國著名佛教勝地, 地處四川盆地邊緣, 遠離城市, 可謂 "六塵不染" 。然而, 金頂處, 酸雨頻率達到70-90%; 降水pH值在3.50--4.00之間; 酸霧酸度又比酸雨大十倍, 是典型的強酸雨區。有趣的是, 與山腳下的城市相比, 其降水電導率要小得多, 降水中所含陰陽離子總數也要少得多。這種現象可解釋為四川盆地中大量排放的酸性物質, 經高空大氣傳輸到金頂, 與濕空氣相遇, 形成酸霧, 酸雪, 酸雨。但堿性物質, 如降塵, 只飄浮在城市低空, 到不了高山地區, 故山上降水陰陽離子含量低; 但山下地面降水, 系高空酸性雨雲沖刷低空酸堿顆粒而成, 所含陰陽離子總量則高於高山降水。從垂直高度來看酸雨, 這種現象有普遍性。電視塔了望臺離地面約百米左右, 同壹場雨, 廣州電視臺塔上雨水pH值3.84, 地面為4.09; 浙江建德市電視塔上雨水pH值是5.55, 地面是6.26。塔下地面雨水pH值明顯高於塔上了望臺雨水之值。這點起因於顆粒物較重, 從垂直分布來說, 地面層大氣顆粒物驟增, 且顆粒物偏堿性。雨水在塔上洗脫顆粒物作用小, 中和作用也小; 地面雨水洗脫顆粒物作用大, 中和作用也大。上海市有數十層高樓數座, 樓頂與地面距離也在百米左右。科學家測定同壹場雨樓頂和地面pH值, 發現也有同電視塔類似現象。如上海大廈, 樓頂雨水pH值為5.08, 地面為5.40; 上海賓館樓頂雨水pH值為4.79, 地面為5.13。道理亦與塔相似。當然, 對於僅有六層高的居民樓, 這種差別當不明顯。
地面SO2 濃度大, 就壹定是酸雨區嗎?
在上面講的制約酸雨的因素中, 只有SO2 和NOx 的排放量而沒有計入SO2 和NOx 的地面濃度。有人認為: SO2 排放量越大, 地面SO2 濃度就越大, 就會形成酸雨, 成為酸雨區。其實, 並非如此。
我國遼寧省城市地面SO2 濃度較大, 例如地面SO2 年均日濃度 (單位毫克/ 立方米) , 沈陽--0.120, 大連--0.040 , 鞍山--0.080,撫順--0.060, 本溪--0.046, 丹東--0.060, 錦州--0.040, 朝陽--0.080, 阜新--0.070, 遼陽--0.090, 鐵嶺--0.030, 平均為0.065 但是未測到酸雨; 而江西省城市地面SO2 濃度相對較小, 如南昌--0.040, 景德鎮--0.050, 萍鄉--0.065, 九江--0.082, 新余--0.018, 鷹潭--0.033, 贛州--0.044, 宜春--0.052, 上饒--0.017, 吉安--0.047, 撫州--0.025, 平均為0.043, 則是典型酸雨區。實際上, 酸雨的形成系在高空, 是各種酸堿物質相互作用中和的結果; 如果酸堿物質同時排放量大, 可能在高空雨雲中, 或在降雨的洗脫過程中, 彼此中和, 並未形成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