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什麽是世界音樂,新世紀音樂,跨界音樂,他們相互間的差別與聯系是什麽?

什麽是世界音樂,新世紀音樂,跨界音樂,他們相互間的差別與聯系是什麽?

世界音樂(World music)有時又稱民族流行音樂(Ethno pop)。廣義的世界音樂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樂

新世紀音樂也有譯作新紀元音樂的。關於她的起源眾說紛紜,不過有壹點是肯定的,這種音樂形式的出現不會早於70年代。那時候出版的牛津音樂詞典也沒有New Age這個條目。60年代末期,德國壹些音樂家將電子合成器音響的概念融入原音演奏或即興表演方式,啟迪了許多新進音樂家運用更多元的手法開拓新的領域。該時期的音樂己具備了New Age的發展雛形。到了1973年,在舊金山壹群素昧平生的音樂家在某個音樂節上相會,這些人忽然發現雖然他們以前沒交流過,可是互相之間的音樂卻有很多***通之處。他們的音樂都是從冥思和心靈作為出發點而創作的,這種類型不同於以前的任何壹種音樂,他們把這種非流行、非古典、具實驗性質的樂風取名為New Age,它指的是壹種“劃時代、新世紀的音樂”。90年代的今天,New Age音樂呈現出了更多樣化的風貌。樂界已形成壹股百家爭鳴、各擁其妙的新勢力。正因如此,New Age不只是壹個單純界定樂風區別的名詞,而是象征著時代的演進、形而上精神內涵改良的世紀新風貌。

新世紀音樂(英語:New Age music)又譯作新紀元音樂,是壹種在1970年代後期出現的壹種音樂形式,原本的用途在於幫助冥思及作心靈的潔浄,但後期的創作者不少已不再抱有這種出發點。有壹種說法講,由於其豐富多彩、富於變換,不同於以前任何壹種音樂:它並非單指壹個類別,而是壹個範疇,壹切不同以往,象征時代更替詮釋精神內涵的改良音樂都可歸於此內,所以被命名為New Age,即新世紀音樂。但其實,正確的原因,在於提倡這種利用音樂心靈潔浄的人,源自壹個叫作新紀元運動的異端宗教派別。

New Age 音樂時常在我們的周圍響起,現在越來越多的廣告開始用New Age 作為背景音樂;很多電視片也傾向於用新世紀作為自己的結尾曲;各大商場也發現,用新世紀代替原先的流行音效果更好。如果再仔細尋找的話,就會發現原來這種音樂壹直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小時候喜歡看趙忠祥解說的《動物世界》,而對這片子的開始曲總是念念不忘,直到長大了才發現原來這就是正宗的新世紀,曲子名叫《Westay》,可以在《The Future Sound Of World》這張專輯中找到。

粗聽上去,新世紀音樂介於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但新世紀更富於變幻,因為她並不是單指壹個類別而是指壹個範疇,她包括了幾乎所有不同以往,象征著時代更替,詮釋精神內涵之改良的音樂。因此,妳會發現能被稱為新世紀的音樂是如此豐富,壹切自然界的聲音都可能出現在音樂中,所有種類的樂器在此壹視同仁,其中的人聲更是豐富,從歌唱家到土著樂手,壹切都是那麽自然。就壹般而言,新世紀還是有其特點的:

其壹,新世紀音樂很少有強烈的節奏,這點同饒舌和搖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兩者幾乎通篇就是各種打擊樂,除了節奏還是節奏。但是,壹些新世紀音樂主要的組成樂器就是打擊樂,但是音樂的表現形式當然與饒舌和搖滾不同,這是壹個例外。

其二,新世紀音樂的旋律感常常較少,但內容豐富,耐聽度高。這點不同於流行樂,流行樂需要優美易記的旋律,以便於讓每個人都能唱。有時候聽了好幾遍某首新世紀樂曲,還是記不住她的旋律,這便是新世紀賦予大家極大想像空間的原因了。

其三,新世紀音樂的基礎是是合音與和諧音,她摒棄了爵士和搖滾的發聲方式,因為這會帶來不和諧與不悅耳的感覺。

在80年代中期新世紀已經逐漸成熟,雜誌開始設立新世紀榜單。1986年舉辦的第29屆葛萊美獎的獎項中,也增設了[年度最佳新世紀唱片]的獎項,第壹個獲得這個獎項的是演奏豎琴的奧地利籍音樂家:佛倫懷德。這算是New Age首度明確地成為音樂類別之壹的標誌。

特點

雖然新紀元音樂的內容廣泛變幻多端,但仍可以找到壹些特點:

* 大多很少具有強烈的節奏

* 相對流行音樂而言旋律感低,但內容豐富,耐聽度高

* 經常在音樂裏利用人聲合音與諧音

跨界音樂”譯自英文的“Crossover”。 在歐美樂壇,使用“Crossover”的說法比“Crossover Music”多壹些,正式壹些;在我們的媒體語境裏,則“跨界”與“跨界音樂”會有動詞與名詞的差別。這倒也巧妙:先得“跨界”,才有“跨界音樂”。

Crossover大約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了。它總是以壹種音樂“風格”的身份出現,人們也接受了這個概念。實際上Crossover是唱片工業的壹個“門牌”,不同類型的唱片都可以打上這個牌子。正如莎拉·布萊曼在接受采訪時所說,“跨界音樂其實是出於商業目的而被制造出來的叫法”。這個叫法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意義。

Crossover在美國是跟排行榜密不可分的。而排行榜不僅是唱片業的銷量指針,也是文化生態的壹種體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Crossover指某些在不同類別的排行榜上登榜的唱片。例如壹張唱片既上了迪斯科榜,又上了節奏布魯斯榜。而流行榜(pop chart)本身就是壹個大的Crossover排行榜,因為那上面根本就是壹個大雜燴,不管是爵士、古典、還是搖滾,只要熱門起來,就都擠上了這個榜單。而那時候的排行榜類別,還體現出黑與白的種族劃分。當壹位黑人歌手的唱片打入白人唱片排行榜時,即便音樂風格差不多,也被認為是“Crossover”。

到了70年代,Fusion Jazz(融合爵士)的商業成功啟發了很多唱片制作者,他們紛紛把爵士樂與其他各類音樂進行“融合”,開發出很多新種類。而唱片公司則精明地把它們統壹標稱為“Crossover Jazz”。這類唱片聽覺上非常討好普通聽眾,後來事實證明,Crossover Jazz是爵士唱片市場復興的壹劑良方。

再後來又出現了“Classical Crossover”(古典跨界)之說,而且成為排行榜中的壹類,非常熱門。格蘭美也在1998年設立了Best Classical Crossover Album的專屬獎項。

及至今天,古典跨界已經成了最受矚目的Crossover,有時候人們說到跨界,就是指古典跨界。而眾多音樂家和表演家的參與也使這個領域變得精彩紛呈,並不能簡單的評價為商業噱頭了。

有些古典跨界音樂精致討好,無涉現實生活,讓人們在壹定距離內欣賞其形式美感。像莎拉·布萊曼,她代表了廣為大眾接受的壹種古典跨界模式:曼妙的美聲,加流行的編曲。這個模式幾乎成了速成手法,以致很多歌手競相套用,大大降低了創造性。不過話又說話來,這類古典跨界並無太多創造訴求,它們看重的是某種手法對人們是否還有吸引力。

還有,我們常會“音樂”上面打轉,而疏略了其他。實際上莎拉·布萊曼代表的跨界音樂很多時候還是壹種表演方式:音樂跨界,視覺也跨界。例如古典辣妹,她們只需持琴並以性感狂野形象示人,不聞其樂,即已“跨界”。

而馬友友則代表了另壹類古典跨界,壹種文化旅行式的音樂。正像那張< Appalachian Journey >的名字壹樣,它用聲音描繪阿巴拉契亞山地的美國風情,講述移民故事,我們聽著,正像是做了壹次文化根源的尋訪。這種音樂不會太讓人註意到“模式”,“模式”已經在音樂深度面前隱匿了。

這種跨界還讓我們領略到古典音樂家多面的魅力, 正如在<Soul of the Tango>中,含蓄優雅的馬友友壹下子釋放出了拉丁的狂放與市井的欣喜。假如皮亞佐拉聽到的話,應該會喜歡這樣的馬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