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www533scom

www533scom

Pentium4處理器的種類

根據出廠時間的不同,Pentium4處理器有著Willamette、Northwood和新上市的Prescott這三種不同核心的產品。由於采用了不同架構的設計,這幾種產品有著很大的區別。

首先我們來看看構架相近的 Willamette和Northwood核心產品。其中Willamette核心的 Pentium4屬於Inter的早期產品,采用0.18微米制程,不僅發熱量大,主頻較低而且二級緩存只有256KB 在於AMD的Athlon XP性能較量中處在下風。於是Inter又很快推出了采用0.13微米制程的Northwood核心的Pentium4處理器,並且將二級緩存容量增加到512KB。為了在命名上與以前的產品區分,Inter在其主頻標誌後加了壹個大寫字母“A” ,表示這是擁有512KB二級緩存的新產品。但隨著Inter不斷提高CPU的前端總線,市場上又出現了533MHz前端總線和800MHz前端總線的Pentium4處理器。例如主頻為2.4MHz的Pentium4處理器就既有533MHz前端總線和800MHz前端總線的。為了以示區別,Inter將前者用“2.4B”表示,而後者用“2.4C”表示。這就是Pentium4處理器“A” 、“B” 、“C” 、等不同後綴的由來。

Pentium4從Northwood構架過度到Prescott構架在進化數據上:制程從0.13微米提升到0.09微米,壹級緩存數據和二極緩存倍增,分別為16KB和1MB,管線層數,增加了50%(Inter官方並沒有透漏實際的管線層數,但至少超過了30層,更多傾向與31層管線),晶體管數量從5500萬個倍增至1.25億個,新增13條指令集……這些似乎成了Pentium4每次進化的常規,不過每次都只是些“小手術”而已,Inter自己也宣稱Prescott不是壹次革命性的產品,而只是Pentium4處理器的壹個過度產品。

增加的管線層數,增加的晶體管數量,增加的頻率,這些表面上看起來都很讓人羨慕。然而仔細推敲壹下有很多令Inter尷尬的矛盾。為什麽要增加管線層數?——為了執行更多更復雜的指令集。但與同頻率管線較少的Northwood相比,指令集的效率卻降低了(所以在某些評測機構的測試中,Prescott帶來的驚奇不是性能提升,而是有所倒退)。為此,Prescott不得不大幅增加頻率,簡單的從執行效率(單位時間完成的指令數量)來說,起碼要4.8GHz的Prescott才能和3.2GHz的Northwood相當。當然,前者能完成更復雜的指令。而增加頻率,又要從增加針腳數量入手(由Socket478變到LGA775),同時變大、變熱(設計功率為100W左右),最後不得不革新制程來解決上述問題。

產品型號 核心代號 制程(微米) 前端總線(MHz) 外頻(MHz) 倍頻 L1 Data Cache(kb) L2 Data Cache(kb) 晶體管數目(萬) 核心電壓(V) 核心面積(m )

Pentium4 1.8A Northwood 0.13 400 100 18 8 512 5500 1.5 935

Pentium4 2.0A Northwood 0.13 00 100 20 8 512 5500 1.5 985

Pentium4 2.4B Northwood 0.13 533 133 18 8 512 5500 1.5 1045

Pentium4 2.53B Northwood 0.13 533 133 19 8 512 5500 1.5 1320

Pentium4 2.66B Northwood 0.13 533 133 20 8 512 5500 1.5 1330

Pentium4 2.8B Northwood 0.13 533 133 21 8 512 5500 1.5 1370

Pentium4 2.4C Northwood 0.13 800 200 12 8 512 5500 1.5 1320

Pentium4 2.6C Northwood 0.13 800 200 13 8 512 5500 1.5 1400

Pentium4 2.8C Northwood 0.13 800 200 14 8 512 5500 1.5 1490

Pentium4 3.0C Northwood 0.13 800 200 15 8 512 5500 1.5 1825

Pentium4 2.8A Prescott 0.09 533 133 21 16 1024 12500 1.35 1370

Pentium4 2.8E Prescott 0.09 800 200 14 16 1024 12500 1.35 1490

Pentium4 3.0E Prescott 0.09 800 200 15 16 1024 12500 1.35 1825

Celeron處理器的種類

當前市場上的Socket 478架構的Celeron處理器是由高端的Pentium4簡化而來,所以也常常被人稱為“賽揚4”或“P4賽揚”。這種處理器由Willamett和Northwood兩種不同核心的產品,不過前端總線均為400MHz,帶有128KB二級緩存。其中Willamett核心采用的是0.8微米制,發熱量大而且主頻較低,主要有頻率為1.7 MHz和1.8 MHz的兩種產品。而Northwood核心采用了更先進的0.13微米制程,發熱量較小而切極限頻率更高,產品線更豐富,主頻從2.0 MHz到2.6 MHz的都有。

產品型號 核心代號 制程(微米) 前端總線(MHz) 外頻(MHz) 倍頻 L1 Data Cache(kb) L2 Data Cache(kb) 晶體管數目(萬) 核心電壓(V) 核心面積(m )

Celeron 1.7 GHz Willamette 0.18 400 100 17 8 128 4200 1.7 415

Celeron 1.8 GHz Willamette 0.18 400 100 18 8 128 4200 1.7 435

Celeron 2.0 GHz Northwood 0.13 400 100 20 8 128 5500 1.5 500

Celeron 2.4 GHz Northwood 0.13 400 100 24 8 128 5500 1.5 550

Celeron 2.6 GHz Northwood 0.13 400 100 26 8 128 5500 1.7 650

初學者常對Pentium 4處理器編號後的A/B/C/E等後綴備感困惑。其實,這些後綴是Intel針對相同主頻,但擁有不同核心的處理器而設定,以方便大家辨認。例如頻率為2.4GHz的Pentium 4擁有眾多後綴,包括Pentium 4 2.4A/B/C/E等。對此,只需通過Intel的“簡單編號”便可方便地加以分辨。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A”代表Northwood核心且具有400MHz FSB的Pentium 4處理器,以此區別早期同頻的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 4。具體到處理器表面編號,可通過“簡單編號”中的“512K/400”確認,而相應Willamette則是“256K/400”。

“B”則代表533MHz FSB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 4處理器,表現在編號上可通過“512K/533”與“A”的“512K/400”相區別。

“C”便是800MHz FSB的Northwood Pentium 4處理器,其編號為“512K/800”。

“E”則是最新的基於Socket 478芄溝腜rescott核心Pentium 4處理器,由於具備1MB二級緩存,其編號表示為“1M/800”。

請留意部分例外,Prescott核心處理器有兩款也采用“A”標識,分別是2.4A和2.8A,它們不支持超線程且都是533MHz FSB,標識為“1M/533”。

通過以上方法將後綴與編號相聯系,我們便能知曉主流Pentium 4***有“256K/400”(無後綴)、“512K/400”(A)、“512K/533”(B)、“512K/800”(C)、“1M/533”(A)和“1M/800”(E)六種,區分清晰明了。

● 留意Northwood的步進值

銷量最大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 4包括了前文提到的A/B/C三大系列。在同頻下,性能由高至低為C→B→A。不過即便同為“C”,還得註意處理器的步進值。通常Northwood核心有三種步進:B0、C1和D1。通常的做法是選擇靠後的步進,即D1。D1步進通常擁有多種核心電壓(Intel在逐步降低功耗),這類處理器在“簡單編號”中壹般不會標識核心電壓,可查看S-Spec編號獲知。由於S-Spec編號無規律可循,文末列出了主流頻率的Northwood處理器的S-Spec值及相應步進,以供參考。

● 後綴J和E0步進的含義

Intel宣稱,後綴J代表處理器支持硬件防病毒功能(該功能與Athlon 64類似,在安裝WinXP SP2後可在操作系統中打開)。據了解,Intel新推出的E0制程的Prescott都應支持該功能。此外,E0制程還具備加強的溫度控制功能。但筆者註意到,並非所有的E0步進Prescott處理器都會標註後綴J。另外,在Socket 478處理器中,我們也發現了E0制程的Prescott核心存在,但這類處理器肯定不會標註後綴J。反過來講,後綴J的處理器是否支持加強的溫度控制功能呢?官方表示不支持。但筆者認為並不排除Intel人為屏蔽該功能的可能性,所以挑選壹塊E0制程的Prescott是更聰明的做法。

如何判斷是否為E0制程呢?還得依靠S-Spec值。因為從緩存和FSB無法看出E0與其它制程的區別。從Intel官方處理器編號列表可以發現E0步進處理器的S-Spec包括:

Socket 478平臺:SL7PL、SL7PK、SL7PM、SL7PN、SL7PP和SL7KD;LGA 775平臺:SL7PT、SL82V、SL7PR、SL85V、SL87L、SL82X、SL7PU、SL7PW、SL7PX、SL82Z、SL7PY、SL7PZ、SL833、SL84X、SL7Q2、SL7NZ、SL82U、SL84Y和SL72P。

Prescott非常混亂,壹定要小心!

● 後綴F和後綴P的Pentium 4

後綴F代表支持EM64T,即Intel的64位擴展。借助S-Spec編號可發現從D0步進的Pentium 4開始便有支持EMT64的型號。在D0步進中,SL7LA、SL7L8和SL7L9可支持EM64T,即Pentium 4 F。而新的E0步進中,SL7PX、SL7PZ、SL7NZ和SL72P可支持EM64T。後綴P的產品代表支持硬件防病毒、EM64T和加強的溫度控制功能,並且具有2MB二級緩存。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是Intel新的6XX系列處理器。筆者個人認為只要是E0內核的處理器,除了二級緩存大小外,都應具備這三個功能。只是Intel為了區分6xx和5xx系列人為控制了P4J不具備EM64T和加強的溫度控制功能。這裏筆者再次強調選擇E0步進的Prescott,以後極可能通過升級BIOS打開這些功能。

● 混亂的Prescott處理器

Northwood處理器雖然有A/B/C的差別,但很好辨認。處理器步進雖有B0/C1/D1/M0幾種,但市面銷售的通常為D1步進,選購時只要根據上文方法稍解辨別壹般不會混淆。但Prescott則比較混亂,僅“1M/800”的Prescott便有E/J/F/P多種後綴。另外,除去大家熟悉的是否支持超線程、EM64T和硬件防病毒外,還有幾種不太了解的區別。

首先是電源規範的區別:FMB1.5和FMB1.0(僅限Socket 478的Prescott),這也得通過S-Spec了解;其次是最大功耗:04A與04B(僅限LGA 775)。在最新的LGA 755產品線中,Intel制訂了兩種功耗方案,04A為主流方案,功耗較小,性能稍差;04B則稱為高性能方案,功耗大,性能強勁。Intel直接在處理器包裝盒寫明了是04A還是04B,以便於區分。當然,通過S-Spec區別更為準確。

綜上所述,Prescott處理器的區別壹定要憑S-Spec對號入座,文末詳細列出已知的Prescott處理器S-Spec號,供大家參考。

● 留意Celeron D的步進

Celeron D包括C0/D0/E0三種步進,D0步進的Celeron D 315或320在市場上最受青睞。新的E0步進LGA 775 Celeron D被稱為Celeron D J,支持硬件防病毒。選擇Celeron D仍要參考S-Spec。例如,Celeron D 315屬該系列倍頻最低者,具有較強的超頻能力,又包括多種步進的產品,如SL7XG是C0步進、SL7XY/SL7WS是D0步進、SL8AW/SL87K是E0步進,E0步進才是首選。其他型號可參考文末列表。

至此,筆者已全面地分析了當前市場上(包括二手市場)能買到的各類Intel和AMD處理器編號問題,弄清這些編號的區別意味著您將成為處理器辨別的行家。此外,全面認識處理器編號的另壹重大意義在於通過步進值尋找更易超頻的處理器。下面筆者列出市場上常見處理器的編號,Intel產品列出S-Spec,AMD產品列出OPN編號。

表1:Intel Northwood S-Spec

筆者每個主頻挑選不同步進的S-Spec各壹個供參考。其它的可在查詢,或在Intel官方文檔區/design/Pentium4/documentation.htm下載Specification Update文檔查找。

處理器名稱 S-Spec 步進 核心電壓

1.6GHz P4A SL668 B0 1.5

1.8GHz P4A SL63X B0 1.5

SL6QL C1 1.475~1.525

SL6PQ D1 多電壓

2.0GHz P4A SL5YR B0 1.5

SL6E7 C1 1.525

SL6PK D1 多電壓

2.2GHz P4A SL5YS B0 1.5

SL6E8 C1 1.525

SL6QN D1 多電壓

2.26GHz P4B SL67Y B0 1.5

SL6RY C1 1.53

SL6PB D1 1.525(多電壓)

2.4GHz P4A SL65R B0 1.5

SL6S9 C1 多電壓

SL6QP D1 多電壓

2.4GHz P4B SL67Z B0 1.5

SL6RZ C1 1.53(多電壓)

SL6PC D1 1.525(多電壓)

2.4GHz P4C SL6WR D1 多電壓

2.5GHz P4A SL6EB C1 1.525

SL6QQ D1 多電壓

2.53GHz P4B SL682 B0 1.5

SL6DW C1 1.525

SL6PD D1 1.525(多電壓)

2.6GHz P4A SL6GU C1 1.5

SL6QR D1 多電壓

2.6GHz P4C SL6WH D1 多電壓

2.66GHz P4B SL6DX C1 1.525

SL6QA D1 1.53(多電壓)

2.8GHz P4A SL7EY D1 1.475~1.55

2.8GHz P4B SL6HL C1 1.525

SL6K6 C1 1.525

SL6QB D1 1.53(多電壓)

2.8GHz P4C SL6WJ D1 多電壓

3.0GHz P4C SL6WK D1 多電壓

3.06GHz P4B SL6JJ C1 1.525

SL6PG D1 1.55(多電壓)

3.2GHz P4C SL6WE D1 1.25~1.4

3.4GHz P4C SL7AJ C0(1MB L2)1.25~1.4

SL793 D1 1.25~1.4

Intel Celeron D篇

表2:Intel Celeron D S-Spec

Celeron D雖然型號不多,但存在C0、D0和E0步進。目前國內市場仍有很多C0步進產品,尤其是盒裝產品。如果想超頻,建議選擇散裝D0或E0產品。

處理器名稱 S-Spec 步進 接口

Celeron D 315 SL7XG C0 Socket 478

SL7WS D0 Socket 478

SL8AW E0 Socket 478

Celeron D 320 SL7C4 C0 Socket 478

SL7JV D0 Socket 478

SL87J E0 Socket 478

SL7VQ E0 LGA 775

Celeron D 325 SL7C5 C0 Socket 478

SL7SS D0 Socket 478

SL7NU E0 Socket 478

SL7VR E0 LGA 775

Celeron D 330 SL7C6 C0 Socket 478

SL7ST D0 Socket 478

SL7NV E0 Socket 478

SL7VS E0 LGA 775

Celeron D 335 SL7C7 C0 Socket 478

SL7Q9 D0 Socket 478

SL7NW E0 Socket 478

SL7VT E0 LGA 775

Celeron D 340 SL7Q9 D0 Socket 478

SL7TS E0 Socket 478

SL7VV E0 LGA 775

Celeron D 345 SL7DN D0 Socket 478

SLYW3 E0 Socket 478

SL7TQ E0 LGA 775

Intel Prescott篇

表3:Intel Prescott S-Spec

Prescott情況較復雜,筆者盡量將已知的S-Spec列出。要說明的是Socket 478產品(表內用S代表)未列功耗,LGA 775產品(表內用L代表)無電源規範項。

處理器名稱 S-Spec 步進 EM64T 電源規範 超線程 功耗 接口

2.26GHz P4A SL7D7(512K L2) C0 否 FMB 1.0 否 N/A S

2.4GHz P4A SL7E8 C0 否 FMB 1.0 否 N/A S

SL7YP D0 否 FMB 1.0 是 N/A S

2.4GHz P4E SL7FY C0 否 FMB 1.0 是 N/A S

2.66GHz P4A SL7PT E0 否 N/A 否 04A L

2.8GHz P4A SL7D8 C0 否 FMB 1.0 否 N/A S

SL7E2 D0 否 FMB 1.0 否 N/A S

SL7K9 D0 否 FMB 1.0 未知 N/A S

SL7PK E0 否 FMB 1.0 否 N/A S

SL7J4 D0 否 N/A 是 N/A L

SL7KH D0 否 N/A 未知 04A L

2.8GHz P4E SL79K C0 否 FMB1.0 是 N/A S

SL7E3 D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KA D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PL E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J5 D0 否 N/A 是 04A L

SL7KJ D0 否 N/A 是 04A L

SL82V E0 否 N/A 是 04A L

SL7PR E0 否 N/A 是 04A L

2.93GHz P4A SL85V E0 否 N/A 否 04A L

3.0GHz P4E SL79L C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L4 D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E4 D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KB D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PM E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J6 D0 否 N/A 是 04A L

SL7KK D0 否 N/A 是 04A L

SL82X E0 否 N/A 是 04A L

SL7PU E0 否 N/A 是 04A L

3.06GHz P4A SL87L E0 否 N/A 否 04A L

3.2GHz P4E SL7B8 C0 否 FMB 1.5 是 N/A S

SL7L5 D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E5 D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KC D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J7 D0 否 N/A 是 04A L

SL7KL D0 否 N/A 是 04A L

SL7LA D0 是 N/A 是 04A L

SL7PN E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PW E0 否 N/A 是 04A L

SL7PX E0 是 N/A 是 04A L

SL82Z E0 否 N/A 是 04A L

3.4GHz P4E SL7B9 C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E6 D0 否 FMB 1.5 是 N/A S

SL7KM D0 否 N/A 是 04B L

SL7L8 D0 是 N/A 是 04B L

SL7J8 D0 否 N/A 是 04B L

SL7PP E0 否 FMB 1.0 是 N/A S

SL7KD E0 否 FMB 1.5 是 N/A S

SL7PY E0 否 N/A 是 04A L

SL7PZ E0 是 N/A 是 04A L

SL833 E0 否 N/A 是 04A L

3.6GHz P4E SL7J9 D0 否 N/A 是 04B L

SL7KN D0 否 N/A 是 04B L

SL7L9 D0 是 N/A 是 04B L

SL84X E0 否 N/A 是 04B L

SL7Q2 E0 否 N/A 是 04B L

SL7NZ E0 是 N/A 是 04B L

3.8GHz P4E SL82U E0 否 N/A 是 04B L

SL84Y E0 否 N/A 是 04B L

SL72P E0 是 N/A 是 04B L

每塊處理器都有壹個能反映主頻、前端總線頻率、二級緩存、工作電壓等參數的編號。讀懂這壹編號除可認識處理器外,實際選購時還能在壹定程度防止假貨。

壹、處理器編號揭秘

1.Intel處理器篇

當前市場上的Intel處理器主要包括Pentium 4和Celeron D兩大系列,基於Northwood核心的老Celeron正趨於淘汰。這些處理器表面都覆有金屬散熱蓋,處理器的編號便在其上。

壹款Pentium 4處理器表面的編號

註:所有Intel處理器的標識大同小異,即便偶有調整,也只是排列順序微調,但基本信息仍然不變。

從上圖可看到,第壹行標識為處理器基本參數,以“主頻/二級緩存/前端總線頻率/電壓(有的未標識電壓)”形式表示(本文稱之為“簡單編號”)。這壹行信息對初級用戶了解處理器基本參數尤其有用。

第二行則是S-Spec與產地,S-Spec蘊含了Intel處理器更多的秘密。這個五位編號可全面了解主頻、二級緩存、FSB頻率、核心電壓、溫度以及處理器步進值等信息。雖然S-Spec的含義無法直接看出,但它是選擇Intel處理器的最有用工具,筆者將在後文詳細介紹,並在文末列出常見Intel處理器S-Spec供參考。緊隨S-Spec後的是處理器產地,常見的有馬來西亞、哥斯達黎加和中國等。

第三行為FPO和序列號,這是每塊處理器唯壹的出廠編號。購買盒裝處理器的消費者需留意外包裝上的FPO號與處理器是否壹致,並可通過Intel 800電話確認是否為真正盒裝產品。

1958年,美國德克薩斯州儀器公司的工程師基爾比(Jack Kilby)在壹塊半導體矽晶片上將電阻、電容等分立元件集成在裏面,制成世界上第壹片集成電路。也正因為這件事,2000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發給了已退休的基爾比。1959年,美國仙童公司的諾伊斯用壹種平面工藝制成半導體集成電路,從此開啟了集成電路比黃金還誘人的時代。其後,摩爾、諾宜斯、葛洛夫這三個“夥伴”離開原來的仙童公司,壹起開創事業——籌建壹家他們自已的公司。三人壹致認為,最有發展潛力的半導體市場是計算機存儲器芯片市場。吸引他們成立新公司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這壹市場幾乎完全依賴於高新技術,妳可以盡可能地在壹個芯片上放最多的電路,誰的集成度高,誰就能成為這壹行業的領袖。基於以上考慮,摩爾為新公司命名為:Intel,這個字是由“集成/電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兩個英文單詞組合成的,象征新公司將在集成電路市場上飛黃騰達,結果就真的如此,看來在摩爾有生之年,請他起個名字壹定發達。

當時,這三位創業者說服風險資本家阿瑟.羅克給他們投資了200萬美元;還找到了他們創業的最佳地點,就是原聯合碳化物電子公司的大樓,這可比惠普的車庫要強多了。公司創建不久,三位創建人就與公司職員(這時是1968年底,英特爾公司已約定,他們將不拘泥於任何特定的技術或產品生產線,用諾宜斯的話來說就是“對當今所有技術進行快鏡拍攝,從中發現哪種技術行得通,哪種技術最卓有成效,就開發哪種技術”,公司有的是時間、才能和資金,所以他們不能草率行事。諾宜斯說:“沒能任何合同規定我們必須保證某壹生產線的生產。我們也不受任何舊技術的約束。”

英特爾公司發現:當電子在集成電路塊的細微部位上出現或消失時,可以將若幹比特(bites,資料的最小計量單位)信息非常廉價地儲存在微型集成電路矽片上,他們首先將這種發現應用在商業上。1969年的春天,在公司成立壹周年以後,英特爾公司生產了第壹批產品,即雙極處理64比特存儲芯片。不久,公司又推出256比特的MOS存儲器芯片。壹個小小的Intel公司,以它的兩種新產品的問世而打入了整個計算機存儲器市場——這是壹個輝煌的開端,而其他的壹些公司直到1980年才能生產MOS芯片和雙極芯片。

隨著日本公司加入競爭,內存的生意越來越艱難。盡管當時有很多美國人抱怨日本人公司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美國傾銷產品,但壹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日本在芯片制造上的速度和質量是無與倫比的。這時候,英特爾公司面對有史以來最大的生存危機。不過最終他們作出壹個令人欽佩的決斷:放棄內存,全力投入微處理器業務。

說到微處理器業務,其實最初是件很偶然的事情:英特爾的壹家客戶(Busicom,壹家現已不存在的日本廠商)要求英特爾為其專門設計壹些處理芯片。在研究過程中,英特爾的研究員霍夫(Hoff)問自已:對於集成電路,能否在外部軟件的操縱下以簡單的指令進行復雜的工作呢?為什麽不可將這個計算機上的所有邏輯集成到壹個芯片上並在上面編制簡單通用的程序呢?這其實就是今天所有微處理器的原理。但日本公司對此毫無興趣。在同事的幫助及公司支持下,霍夫把中央處理器的全部功能集成在壹塊芯片上,再加上存儲器;完善了這種後來被稱為4004的芯片,也就是世界上第壹片微處理器。

1971年英特爾誕生了第壹個微處理器——4004。該芯片其實是為Busicom calculator專門設計制造的,但已經可以看到個人電腦的影子在裏面了。據說當時有壹位留著長發的美國人在無線電雜誌上讀到I4004的消息,立即就想能用這個CPU來開發個人使用的操作系統。結果經過壹番仔細折騰之後,發現I4004的功能實在是太弱,而他想實現的系統功能與Basic語言並不能在上面實現只好作罷,這個人就是比爾.蓋茨——微軟公司的老板。不過從此之後,他對英特爾的動向非常關註,終於在1975年成就了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oration)

接下來到了8008,8008的運算能力比4004強勁2倍。1974年,壹本無線電雜誌刊登了壹種使用8008作處理器的機器,叫做“Mark-8(馬克八號)”,這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家用電腦了。雖然從今天的角度看來,“Mark-8”非常難以使用、控制、編程及維護,但是這在當時卻是壹種偉大的發明。

下壹代產品叫做8080,8080被用於當時壹種品牌為Altair(牽牛星,這個名字來源於當時電視節目裏壹個流行的科幻劇)的電腦上。這也是有史以來第壹個知名的個人電腦。當時這種電腦的套件售價是395美金,短短數月的時間裏面,銷售業績達到了數萬部,創造了個人電腦銷售歷史的壹個裏程碑。

4004的集成度只有2300個晶體管,功能其實比較弱,且計算速度較慢,以致只能用在Busicom計算器上,更不用說進行復雜的數學計算了。不過比起第壹臺電子計算機ENIAC來說,它已經輕巧太多太多了。而且最大的歷史意義是,它是第壹個通用型處理器,這在當時專用集成電路設計橫行的時代是難得的突破。所謂專用集成電路設,就是為不同的應用設計獨特的產品,壹旦應用條件變化,就需要重新設計;當然在商業盈利上,對設計公司是很有好處的。但是英特爾公司的目光並沒有這麽短淺,霍夫做出大膽的設想:使用通用的硬件設計加上外部軟件支持來完成不同的應用,這就是最初的通用微處理器的設想。

英特爾公司很快對這個設想進行了論證,發現確實可行,而且這種產品的好處就在於采用不同的軟件支持就能完成不同的工作,這比重新設計專用的集成電路要簡單得多。看到這種產品將來的廣闊前景,英特爾公司馬上投入了設計工作並很快推出了產品——世界上第壹塊微處理器Intel 4004。

其實4004處理只能處理4位數據,但內部指令是8位的。4004擁有46條指令,采用16針直插式封裝。數據內存和程序內存分開,1K數據內存,4K程序內存。運行時鐘頻率預計為1M,最終實現達到了740kHz,能進行二進制編碼的十進制數學運算。這款處理器很快得到了整個業界的承認,藍色巨人IBM還將4004裝備在IBM 1620機器上。

在4004發布後不久,英特爾連續的發布了幾款CPU:4040、8008,但市場反響平平,不過卻為開發8位微處理器打下了良好基礎。1974年,英特爾公司又在8008的基礎上研制出了8080處理器、擁有16位地址總線和8位數據總線,包含7個8位寄存器(A,B,C,D,E,F,G,其中BC,DE,HL組合可組成16位數據寄存器),支持16位內存,同時它也包含壹些輸入輸出端口,這是壹個相當成功的設計,還有效解決了外部設備在內存尋址能力不足的問題。

1978年,8086處理器誕生了。這個處理器標誌著x86王朝的開始,為什麽要紀念英特爾x86架構25周年?主要原因是從8086開始,才有了目前應用最廣泛的PC行業基礎。雖然從1971年,英特爾制造4004至今,已經有32年歷史;但是從沒有像8086這樣影響深遠的神來之作。

還有壹個更關鍵的因素,是時IBM研究新的PC機來打擊蘋果的個人電腦。IBM公司需要選擇壹款強大,易於擴展的處理器來驅動,英特爾的x86處理器取得了絕對的勝利,成為IBM PC的新“大腦”。這個歷史的選擇也將英特爾公司日後帶入了財富500強大公司的行列,並被財富雜誌稱之為:“七十大商業奇跡之壹(Business Triumphs of the Seventies)”

IBM公司的PC大獲成功,不但帶旺了英特爾的生意,還造就了另外壹個商業奇跡——微軟公司。比爾.蓋茨搭車銷售了DOS操作系統,為今天稱霸軟件行業攫取了第壹桶金。不但如此,因為IBM公司的遠見,開放了PC架構的授權,康柏(今天已經變成HP的壹部分)等第三方的制造商也大獲其利。甚至臺灣等經濟的騰飛都與這次歷史的聯合有著必然的聯系,無論從歷史,還是產業的眼光來閱讀,這個事件都非常值得稱頌!

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