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山區地處魯東南沿海魯蘇兩省交界處,東臨黃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南擁海州灣與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壹河之隔,西接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北靠日照國際海洋城,2004年9月設區,總面積778平方公裏,現轄9個鄉鎮街道、269個村居(社區)、43.41萬人。
嵐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夏為九夷,商稱人方,西周為紀鄣古國,春秋時期先後屬齊、越、楚,秦、漢直至唐朝歸瑯琊郡莒州。宋元時界牌嶺以北屬日照縣,以南歸江南淮安府。明朝洪武年間(1384年),建安東衛,時與天津衛、威海衛齊名,為北方沿海“四大名衛”之壹;1742年,清乾隆七年撤安東衛並入日照縣,嵐山全境才歸屬日照縣。中華民國至中華人民***和國沿之。1993年6月,經省委、省政府同意,市委、市政府在嵐山開發區的基礎上,設立了嵐山工委、辦事處,獨立行使區縣級管理職能。2004年9月9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4〕71號)設立日照市嵐山區。將日照市東港區的嵐山頭、安東衛2個街道和虎山、碑廓、黃墩、後村、高興、巨峰6個鎮劃歸嵐山區管轄,12月,嵐山區掛牌成立。2012年7月3日,原莒縣中樓鎮劃歸嵐山區管轄,後村鎮重新劃歸東港區管轄。
嵐山是“龍山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壹,5000年前就建有亞洲最早的城市—堯王城,境內有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遺址及周、秦以至明清遺跡數百處。碑廓鎮屬春秋時期“神童”聖公項橐的故裏,“三難孔子”的傳說廣為流傳,在《三字經》中有“昔仲尼,師項橐”的千古傳頌;被譽為“中州循良第壹”的明朝名臣蘇京,被龔自珍詩贊曰“北方學者君第壹”的清代著名樸學家、書法家許瀚皆生於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嵐山是革命根據地和濱海軍區軍需物質集散地,羅榮桓、肖華、谷牧等老壹輩革命家曾在此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有聞名遐邇的甲子山戰鬥遺址和山東軍區軍事工作會議舊址。
嵐山生態宜居、物產豐饒。屬魯東南低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背山面海,最高點在中樓鎮馬_山,海拔662米,最低處在安東衛街道荻水村,海拔不足1.5米;海岸線位於黃海中部,北起虎山東湖三村海域,南到銹針河口,全長25公裏;嵐山地處北緯35°附近,屬暖溫帶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區,年平均降水量897毫米,年均氣溫13.2℃,平均空氣濕度72%,降水豐沛,光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被譽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氣候環境十分宜人宜居;擁有前三島、阿掖山、海上碑、磴山風景區和海上碑等自然人文景觀,海水、大氣、沙灘質量壹流,水清浪穩,灘平沙細,旅遊資源豐富;城市建成區達21.3平方公裏,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3%。全區林業用地面積2.35萬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42%。蛇紋石、橄欖石、石棉等非金屬礦產資源質優量多,南鄰的海州灣是中國八大漁場之壹,盛產西施舌、烏魚蛋、海參等海產珍品,海洋捕撈能力居全省第二位,是全省重要的海洋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嵐山是南茶北引最早的地區,現擁有綠茶12.6萬畝,占全省茶園面積的40%,已成為北方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和國家級無公害綠茶示範區。
嵐山港陸便捷、區位優越。位於國家重點開發的沿海主軸線與新亞歐大陸橋沿橋經濟帶的交匯處、環渤海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的結合部,是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重要組成部分、魯南經濟帶最便捷的出海口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境內擁有嵐山港、嵐山漁港兩個國家壹類對外開放口岸,形成了以日照港嵐山港區、嵐北港區、嵐橋港、童海港、鋼鐵港區為主體的港口集群,已建成5000噸級以上泊位29個,其中30萬噸級泊位3個,年吞吐能力過億噸、遠期能力3億噸,航線通達四海,已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
境內兗石鐵路、坪嵐鐵路、沈海高速、204國道、342省道、222省道及日照—東明輸油管道、日照—儀征輸油管道縱橫交錯,坪嵐鐵路西行並入隴海線可直通荷蘭鹿特丹港,已建成通車的瓦日鐵路和正在建設推進的青日連鐵路、嵐臨高速公路將嵐山與中西部內陸城市和南北沿海城市連為壹線;嵐山距日照機場車程半小時左右,距青島、臨沂、連雲港等空港車程均在2個小時以內,且均有高速公路相連,海陸空交通發達、運輸便利。
嵐山臨港產業鮮明、經濟發展活躍。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魯南臨港產業集聚區重要組成部分、山東鋼鐵精品基地所在地,立足區位、港路、資源優勢,規劃了100平方公裏的臨港產業基地,重點發展鋼鐵配套、石化、木材加工、海洋食品藥品、臨港物流五大特色產業。目前,液化品儲運加工能力4000萬噸,木材進口加工能力1000萬方,食品藥品生產能力140萬噸,物流企業發展到150余家,山鋼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壹期項目建成投產後,鋼鐵產能將達到2200萬噸,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海洋仿生食品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木材進口加工集散地、山東省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油氣儲運加工基地和區域性臨港物流中心。
近年來,嵐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健康發展,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民生改善優秀示範城市、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山東省最佳投資城市、省級文明區、山東省民營經濟先進區、服務業發展先進區,躋身全國市轄區綜合實力百強、科學發展百強。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5.3億元、增長6.2%,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8.5:58.5:3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6.9億元、增長9.2%,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81.84億元、增長13.6%,地方壹般公***財政預算收入22.22億元,進出口總值260.8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83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13538元、增長8.5%。
今年以來,嵐山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十八大和歷次全會精神、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市黨代會、市“兩會”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按照“發揮‘兩大優勢’,突出‘三個重點’,實現‘兩大突破’,爭當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的發展思路,務實擔當,奮力拼搏,全力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惠民生、防風險等工作,經濟社會繼續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1—9月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1.79億元、增長14.3%,完成壹般公***財政預算收入24.14億元、增長40.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1.26億元、增長26.5%,固定資產投資453.12億元、增長16.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08億元、增長9.2%,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93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73位。
2021年2月,2020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名單出爐,嵐山區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嵐山區上榜。
2020年11月,2020年中國茶業百強縣排行榜出爐,嵐山區位列第38名。
2020年6月,嵐山區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山東片區)。
2020年3月,嵐山區被評為第壹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2019年10月,嵐山區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位列第89名。
2018年,嵐山區入選2018年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實施縣。
2016年2月,嵐山區上榜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21年山東省136個縣市區經濟實力排名
信息來源:嵐山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