鄲城縣是中華人民***和國建立後新設置的縣。
位於河南省東部,北依鹿邑縣,西連淮陽縣,南接沈丘縣,東南和東部與安徽省界首市、太和縣,亳州市為鄰。
郵編:477150 代碼:411625 區號:0394 車牌號:豫P3.拼音:Dān chéng Xiàn 鄲城縣地圖
鄲城,地處黃淮平原腹地,隸屬周口市,是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
全縣轄8鎮11鄉3個辦事處和1個工業區,面積1471平方公裏,131萬人。
鄲城縣位於河南省東部,茨河上遊,與安徽省為鄰縣境總面積1471平方公裏。
8鎮11鄉3個辦事處和1個工業區(汲冢鎮、寧平鎮、宜路鎮、南豐鎮、吳臺鎮、錢店鎮、石槽鎮、白馬鎮、城郊鄉、雙樓鄉、胡集鄉、汲水鄉、虎崗鄉、巴集鄉、東風鄉、張完鄉、丁村鄉、李樓鄉、秋渠鄉、新城辦事處、洺南辦事處、洺北辦事處、東工業區),518個行政村。
總人口131萬人,耕地面積1637235畝。
地理區位
鄲城是豫東重鎮,交通便利。
鄲城位於豫皖兩省三縣交界處,西臨人文始祖羲皇故都陳州(淮陽),北接道家鼻祖老子故裏鹿邑,東連曹操故居安徽亳州,是河南東大門,被稱為“兩省三縣通衢”。
三條省道(S210、S329、S207)交匯於鄲城,其中兩條即將升級改造,縣鄉交通發達。
縣城東距京九鐵路亳州站40公裏,南距漯阜鐵路沈丘站20公裏,距三條高速(南洛、大廣、永登)各20公裏。
縣城面積30平方公裏,人口20萬,城區基礎設施完善,金融、水電、通訊、商貿、物流、醫療、教育及產業配套齊全。
編輯本段歷史文化
千年古縣
鄲城是千年古縣,底蘊深厚。
鄲城歷史悠久,戰國後期屬楚,漢置“鄲”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時,老子執爐煉丹於洺水之濱,丹成後著《道德經》,便有“丹成”稱謂,今洺河北岸尚存老君廟、煉丹爐遺址;戰國時,縱橫家鬼谷子王讒(音讀chan,人稱王子),到洺河橋下避風,遇二老者弈棋煉丹,丹成後王子服丹升仙,由此鄲城又名“仙城”,現洺河上有“王子橋”。
縣城南5公裏有段寨遺址,早期屬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為龍山文化,出土大量陶器;城東10公裏有寧平國古跡,公元26年漢光武帝劉秀封妹劉伯姬為寧平長公主,封地故城即寧平,今寧平鎮南有公主陵;縣城西10公裏有西漢廉吏汲黯墓冢,現保存完好,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抗日戰爭時期,鄲城是革命聖地,抗日將領彭雪楓、張愛萍、魏鳳樓、李子木等都曾在鄲城開展革命工作,現存有彭雪楓新四軍遊擊支隊整訓紀念館、紅軍碑、張又銘紀念亭。
“中國書法之鄉”
鄲城人尤愛書法藝術,書家名人輩出,墨寶璀璨閃爍,歷史上董其昌、王鐸曾客居鄲城,在這裏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藝術作品。
近代有王祖同、朱炎昭、劉澄之等壹批有影響的書法家。
鄲城現有國家級書畫會員15人,省級會員59人,壹批中青年書法人才成績斐然、矚目書壇,被評為“中國書法之鄉”。
“中國戲劇之鄉”
戲曲藝術蓬勃發展,首次將河南墜子搬上戲劇舞臺,繼而形成大型墜子劇種。
鄲城縣藝術團排演的《五世請纓》、《杜鵑山》、《朝陽溝》等獲得省、市戲曲大獎數十項,業已申報“中國戲劇之鄉”。
鄲城海納百川,文化多元發展,位於縣城東15公裏的中原民俗園,集農、工、商文化為壹園,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