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嗟來之食”的意思是不吃別人施舍的食物。
《不食嗟(jiē)來之食》,選自《禮記.檀弓》。《禮記》是儒家經典之壹。該書編定是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49篇。
不食嗟(jiē)來之食全文:
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與,可去,其謝也,可食。"
譯文:
齊國有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路過饑餓的人來吃。有個饑餓的人用衣袖蒙著臉,腳步拖拉,兩眼昏昏無神地走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道:"餵!來吃吧!"那個饑民擡起頭看著他,說:"我正因為不吃別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終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恐怕不用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就可以去吃。"
辯論題:吃不吃嗟來之食
正方觀點
這個故事是說為了表示做人的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舍,哪怕是讓自己餓死。那饑餓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為黔敖壹副傲氣,視窮人為豬狗,他的施舍帶有侮辱性。中國的傳統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氣,比如人窮誌不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都表示了對氣節的看重,對人的尊嚴的強調,對人的精神的重視。 即使是在今天,這壹傳統觀念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合理性。在人的精神和肉體之間,在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之間,在人的尊嚴和卑躬屈膝之間,不使自己成為行屍走肉。
反方觀點
骨氣固然重要,但若失去生命,又何談骨氣呢?在現實生活中,生命是很寶貴的財富,壹旦自己的生命都不能保全了,那麽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業又如何去完成呢?所以應該視情況而定,靈活應變決定取舍。 當年韓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麽有後來名振天下的淮陰候呢?司馬遷如果受不了宮刑之辱,怎麽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doc/5421921-566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