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主要分布有:漢族、彜族、藏族、羌族、苗族、土家族、傈僳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民族。四川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6個民族。
四川是全國唯壹的羌族聚居區、最大的彜族聚居區和全國第二大藏區。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涼山彜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裏藏族自治縣、馬邊彜族自治縣、峨邊彜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被譽為“中國第二藏區”、“中國唯壹羌族聚集區”、“中國第壹彜族聚集區”。
彜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彜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歷法。農歷六月二十四是彜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
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語和嘉戎語,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漢語。彜族人口中95%使用彜語,其中約60%的人兼通漢語。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語,其中70%兼通漢語。
少數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語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民系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保留了客家語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話。
洛帶古鎮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湧入的粵、贛、閩客家人後裔,他們仍完整地沿襲著客家風俗,說著有“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客家方言。
擴展資料:
土家族習俗: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
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壹“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在眾多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現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壹習俗。過趕年,也稱過蓑衣年,即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因比漢族提前壹天過年,故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