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為而不爭什麽意思

為而不爭什麽意思

意思是壹個得道之人,不存占有之心,盡力照顧他人,自己就更為充足;盡力給予他人,自己反而更豐富。出自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第八十壹章》。

原文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譯文

有德行的智者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麽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擴展資料:

解讀

不積聚不積藏,盡己所能幫助別人,反而更覺充實,盡己所有給予別人,反而更加富足。這便是老子樸實無華的辯證法,也是貫穿《道德經》全篇之中上善之人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準則。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

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壹系列主張。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