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包拯的故事?
傳說中的包公簡直就是神。任何復雜的案件,經過他的審判,總會水落石出。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脅迫下,總會露出真面目。他慧眼識珠,挑出漢奸,痛改前非,因此贏得了“包青天”的稱號。洋洋灑灑50多萬字的《包公案》講述了許多關於包公越獄的精彩故事。其實這些懸案故事絕大多數都是後人加上去的。歷史上真正記載的關於包拯的案例只有壹個,就是他在天長縣做縣令時遇到的壹件事:壹個流氓把壹個農民告到了縣衙,包拯對那個農民說:“妳回家把牛殺了,自己留壹些,剩下的拿到市場上去賣。”按照當時宋朝的法律,人私自殺牛是違法的,但是得到了郡主的允許,農夫回到家就真的殺了牛。第二天,有人指責包拯殺牛的農夫。相反,他拘留了投訴人,並憤怒地問道:“妳為什麽要割掉他牛的舌頭?”男子被這突如其來的質問弄得慌了神,只好如實招供。歹徒萬萬沒有想到,這是包拯引蛇出洞的詭計。包拯接到牛舌被割的報告後,馬上意識到壹定有仇人故意陷害農夫。如果農民殺了牛,就觸犯了法律,敵人肯定會進壹步舉報。於是包拯讓農夫回家把牛殺了,以此引誘割舌人來告狀。這個計劃真聰明。這件事體現了包拯的機智。當然,包拯不僅僅是破了歷史上的這最後壹個案子。遺憾的是,史書中並沒有記載其他案例。包拯是人,不是神。他不能總是看到壹切。他只是犯了錯誤,他被愚弄了。歷史上記載,他被任命為開封知府的時候,壹個人犯了法,按法律應該紮脊梁骨。於是犯人賄賂了包拯身邊的小吏。小官吏很了解包拯的性格,就對罪犯說:“明天妳見到包公,他壹定會先交給我審問。別的不說,就大聲喊出來為自己辯護。我自有辦法。”第二天,罪犯來見包拯,包拯真的命令小吏審問他。按照小官吏的提示,罪犯只是喊著委屈,為自己辯護。這個小官故意裝得很霸道,對著車吼:“廢話少說,給我老實的棍子!”“包拯壹生中最痛恨欺淩弱者。現在他看到小吏如此殘忍,不禁怒不可遏。他當場用17的棍子打了小吏,但對罪犯寬大處理。包拯這樣做,是想打壓小吏的氣焰,卻被小吏騙了,被他賣了。傳說中的包拯生來就是壹個“黑亮亮”的孩子,被父母拋棄。還好哥哥嫂子愛我,把他養大,還雇了導師讓他出名。這也不現實。事實上,包拯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都深受父母的疼愛和養育。包拯長大後對父母也極其孝順,所以史書上說他“孝小而知鄉。“因孝順父母,二十九歲中秀才後辭官回鄉養老。包拯直到為父母而死,並長期保留該制度後,才出去做官。先任天長縣令,後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端州出產壹種硯——端硯,作為貢品獻給朝廷。由於大量貪官汙吏,貢品硯臺每年都在增加,讓百姓不堪其擾。包拯上臺後,下令只繳納規定數量的貢品,任何官員不得超重或貪汙,以掃除過去的貪欲,從而減輕人民的負擔。而包拯本人卸任時連廣東省都沒帶走。包拯的誠實和無私為人們所欣賞。李青三年(公元1043年),包拯被調到北京任禦史。雖然這並沒有太大的實權,但包拯還是能夠盡職盡責,對宋朝的內政外交提出了很多批評和建議。三年後,包拯調任戶政三科法官,協助三科主管全國戶籍和稅務。曾任JD.COM、河北、陜西轉運使,負責沿途(相當於後來的行省)的財政、監察事務。他幹得不錯,所以兩年後升任住房部副大使。胡漢帝第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被提升到天章閣,要制,要諫。天章閣是存放禦書文書的地方,要做的爵位有名無實,無權無勢。包拯,又稱“承包制”,由此而來。知諫朝廷,即兼任諫臣,是壹個很重要的職位,可以指出國家大事的種種弊端。在這個帖子裏,他多次批評不法大臣,對時政提出各種批評和建議。然而,包拯在這個崗位上幹的時間並不長。兩年後,包拯改名為龍圖閣學士,是皇家“圖書檔案館”,這也是包龍圖稱號的由來。龍圖閣學士學位是虛名。包拯以此虛銜,先後在河北、瀘州、池州、江寧等地擔任地方官。又過了十余年,才回京,任開封知府。在開封僅三年,就被提升為三秘。第二年,升任三秘、副使節,相當於副總理的職位。傳說包拯是宰相,甚至是宰相。人們稱他為“寶象大師”,這大概是壹種誇張。事實上,包拯從來沒有當過宰相。然而,此時的包拯已是年過六旬的老人。兩年後,包拯在開封病逝。仁宗臨終前,還拜訪了包拯府。包拯死後,宋朝追認他為禮部尚書,謚號“孝”。因此,人們也稱為“包”。包拯,無論在什麽位置,的確可以做到對權力的無畏。他最受百姓愛戴的,還是在開封。因為在這個崗位上,他經常直接處理民間的事情。據史書記載,他在擔任開封府知府期間,有兩件事比較突出:壹是簡化了百姓申訴的程序。當時朝廷雖然制定了壹系列的法律制度,但是壹個老百姓還是很難投訴的。不僅手續多,而且根本沒有機會見長官,這就給那些貪官們作弊創造了條件。包拯到開封上任後,立了壹個新規矩:打開官署正門,有怨言的人可以直接進去見官,當面陳述案情,誰也不能刁難。這項改革受到人民的歡迎。二是疏通惠民河。開封城內有壹條惠民河,河兩岸既有老百姓的房子,也有達官貴人的房子。有壹年,雨下得很大,河水淹沒了街道,使得許多平民無家可歸。包拯調查後發現,河水泛濫是因為被堵住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壹些達官貴人在河上築堤築壩,把壩裏的水占為己有,種花養魚,和自己的房子連在壹起,建了壹個水上花園。要疏通河道,就要拆掉大壩,沖掉水園。包拯不顧達官貴人的反對,毅然下令拆除所有水壩和花園。雖然後來權貴們告了仁宗,但因為包拯完全正確,仁宗只好守口如瓶。正是因為包拯敢於為民做主,不畏權貴,所以北京流傳著壹句民謠:“關節不夠,有閻羅包老。“意思是說,老百姓打通不了關節也沒關系,因為包拯是我們的老大。但是,包拯畢竟力量有限,也沒有傳說中那麽神奇。有了皇帝給的三支“鋼矛”,他就可以“先行動再行動”。因為當時宋朝的法律規定,被判處流放和死刑的罪犯,地方無權作出判決,必須報中央審批後才能執行。包括包拯在內的任何人都沒有“先發制人”的權利。包拯從來沒有所謂的權威無邊的三支“鋼矛”。而且宋朝執行死刑只有兩種方式:斬首和絞殺。雖然有“年中之年”(即壹千塊),但這是非常罕見的特例。歷史上真實的包拯真的是大公無私,做官後對家人也很嚴格。他曾寫過壹句“家訓”,刻在他家的墻上:“後人之子孫師官,有過犯罪,不得回其家;他死後,不應該埋在大棺材裏。不是來自我的野心,不是我的後代。“凡為官行賄者,死後不得葬於嘉寶祖墳。所以包拯在人們心中壹直被視為正直的官場偶像也就不足為奇了。有壹個名字在中國歷史上流芳百世。這就是包拯,清正廉明,世人敬仰。在宋代,他被稱為“包青天”,整頓吏治,懲治貪官,緩解人民的困難,後人尊稱他為包公。包公生於合淝,成名於端州(今肇慶),成名於開封府。然而今天,大多數關於包公的故事都來自開封。很少有人知道包公和廣東肇慶的歷史淵源——公元1040年包公到端州任行政長官,當時他42歲,那是他第壹次擔任州級行政長官。寶公主入朝三年,政治聲音可圈可點。他因地制宜,開創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魚塘農業的雛形。他創辦了端州第壹個交通郵政樞紐和端州第壹所公立學校。他建立了壹個巨大的谷倉,用來儲存糧食,為饑荒做準備——豐濟倉。這些大事是包公對端州成為西江中下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的規劃和貢獻。寶公主主政端州期間,還促進了漢族和少數民族的繁榮,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端州最流行的壹句話就是包公“不舉硯還鄉”。當時端州產的硯非常珍貴,作為貢品獻給皇帝,實行限額開采。過去,端州地方官員以“進貢”的名義掠奪人民,但當包公離開端州時,他沒有帶著壹塊硯臺回來,這成為了千百年來的佳話,後來演變成了壹個美麗的傳說。包公不僅在端州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留下了壹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其中七星巖的題字是包拯僅存的手跡,彌足珍貴。這些都形成了獨特的“包公文化”“包公文化”不僅是宋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宋代歷史的研究中也很有價值。在嶺南歷史發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成為廣東豐富歷史文化遺產中的瑰寶。雖然有著燦爛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但肇慶卻長期未被充分利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多次指出,包拯1年3個月在開封名滿天下,在肇慶為官3年,卻鮮為人知。在建設文化大省的今天,肇慶明確提出了以“包公文化”為切入點建設文化名城的戰略。肇慶正在努力開發與包公文化相關的兗州島和端硯文化,修復包公官邸,出版《包公興端州》壹書,創作拍攝電視劇《包公端州傳奇》,與開封府、合淝聯合開發包公文化旅遊線路,等等。相信擦亮“包公文化”的品牌,將為廣東文化大省建設寫下光輝的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