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百年來中國人飲食方面的改變

百年來中國人飲食方面的改變

飲食的起源

壹.食物的來源

人類早期的歷史,是壹部以開發食物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壹定的社會結構,促進了社會向前發展,創造了悠久的史前文化。

中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及其文化遺跡相當豐富,最著名的有屬於早期直立人的元謀人、晚期直立人藍田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山頂洞人的化石等。這些古人類生活的時代在100多萬年至1萬年前,即舊石器時代,他們是壹群群、壹代代饑餓的獵民。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人類要與形體和力量上遠遠超出自己之上的許多動物搏鬥,龐大的犀牛、兇猛的劍齒虎、殘暴的鬣狗,都曾經是人類的腹中之物。其他溫順柔弱的禽獸,還有江河湖沼的遊魚蝦蚌,就更是逃脫不了這些原始的獵人和漁人的搜尋了。

除動物而外,古人類更可靠的食物來源是植物,是長在枝頭、結在藤蔓、埋在土中的各類果實和野蔬。在連這些果蔬壹時也尋覓不到的時候,人類不由自主地把註意力轉向植物莖桿花葉,選擇品嘗那些適合自己胃口的東西。不知通過多少世代的嘗試,也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價,才篩選出壹批批可食植物及其果實。

, 在距今1萬年前後,隨著農業的發明和制陶術的出現,人類社會進入到考古學家所說的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大地上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數以千計,如星羅棋布,其中尤以黃河兩岸分布最為密集。黃土地帶和黃土沖積地帶,在距今1萬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已經有了壹些原始的農耕部落,創造了粟作農業文明。這些農耕部落賴以生存的就是黃土與黃河,他們創造的文化被考古學家們分別命名為白家村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和北辛文化。人們熟知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正是在這些早期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仍然是以粟類種植作為獲得食物來源的主要生產手段。長江流域的開發史也與黃河流域壹樣古老,在距今近1萬年前,也有了原始農耕文化,不同的是它不是北方那樣的旱作,主要農作物是水稻。

中國古代將栽培谷物統稱為五谷或百谷,主要包括稷(粟)、黍、麥、椒(豆)、麻、稻等,除麥和麻以外,都有了7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原始農業的發生和發展,使人類獲取食物的方式有了根本改變,變索取為創造,變山林湖海養育為黃土大河養育,飲食生活有了全新的內容。原始農耕的發展,同時還使得另壹個輔助性的食物生產部門——家畜飼養業產生了。家畜中較早馴育成功的是狗,由狼馴化而來。中國多數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有狗的遺骸出土,年代可早到距今近8000年。農耕部落最重要的家畜是豬,馴化成功的年代與家狗基本同時。中國傳統家畜的“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在新石器時代均已馴育成功,我們當今享用的肉食品種的格局,早在史前時代便已經形成了。

二.火的利用

人類最初的飲食方式,自然同壹般動物並無多大區別,還不知烹飪為何物,獲得食物時,生吞活剝而已,古人謂之“茹毛飲血”。《禮記·禮運》說:“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又見《淮南子·修務訓》說:“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贏蛖之內,時多疾病毒傷之害。”

人類也並不甘願長久生食,當他們認識了火以後,就跨入了壹個新的飲食文化飲食時代,這便是火食時代。掌握了用火技能的人類,接著又發明了取火和保存火種的方法,這樣就有了光明,有了溫暖,也有了熟食。人類最早使用的是天然火,包括火山熔巖火、枯木自然火、閃電雷擊和隕石落地所燃之火等。"

中國史前時代最早用火的確鑿證據還沒有找到,所以開始用火的年代尚不能知曉。周口店北京人洞穴遺址發現過用火遺跡,考古發掘見到厚達4——6米的灰燼層,中間夾雜著壹些燒裂的石塊和燒焦的獸骨,還有燒過的樸樹籽,這是確定不移的皰廚垃圾,也是明確的用火證據,年代在距今50萬年以上。

在火成了必不可少的生產生活資料以後,人類又發明了壹些人工取火的方法,可以創造出火種來。在中國文化傳說中,流傳最廣的人工取火故事便是“鉆木取火”了:上古之間人們因生食而傷胃生疾,於是便“有聖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有了火以後,熟食的比重逐漸增加,火熟的方式也由簡單向復雜演進,烹飪技藝逐漸發展和完善起來。這時的烹飪方式主要還是燒烤,將食物在火中直接烤熟,這方法流傳使用到現代,仍可制出美味佳肴。當初還進壹步發明了“炮”法,是用粘泥包住食物後隔火烤熟,這方法現代也還在使用。

火的使用,首先使腥臊難咽的魚、肉類變成了可食之物,擴大了食物來源。如從考古發現看,距今約壹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人就經常獵獲鹿類、野豬、野牛、羚羊、狗獾、狐貍、刺猥、野兔、鼠類和鴕鳥等,同時還可在水中捕獲壹公尺長的青魚,並常常撈取厚殼河蚌和撿取蝸牛及鴕鳥蛋。火的使用,也改變了食物的內部結構,使其更有利於人體吸收,而火又有消毒殺菌的作用,這就使熟食比生食更衛生,從而減少了腸胃疾病,從而增強了人類的體質。

三.陶器的使用

陶器在很大程度上是為谷物烹飪發明的,是原始農耕部落的創造。農耕部落有比較穩固的生活來源,不再頻繁遷徙,開始有了定居生活,陶器正是在這個時候來到人類世界的。最初的陶器多炊器,也有食器,證實它確實是飲食生活發展到高壹級階段的產物。制炊器的陶土羼和有砂粒或谷殼、蚌殼末等,具有耐火、不易燒裂和傳熱快等優點。制食器的陶土經過淘洗,由於不直接接觸火源,所以壹般不羼砂粒,表面較為光滑。

中國陶器大約創始於距今1萬年前,南方和北方都發現了將近有壹萬年歷史的破碎陶器,而且多是所謂夾砂陶器。早期的夾砂陶器多為敞口圜底的樣式,都可以稱為釜。陶釜的發明在烹飪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後來的釜不論質料和造型產生過多少次的變化,它們煮食的原理卻沒有改變。更重要的是,許多其它類型的炊器幾乎都是在釜的基礎上發展改進而成的。例如陶甑,是有了釜才會有的蒸器。

長江下遊三角洲地區,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居民都用甑蒸食,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則發現了迄今所知的年代最早的陶甑,其年代為公元前4000年上下。從目前的發現看,新石器時代的陶甑出土地點多集中在黃河中遊和長江中遊地區,這似乎表明華中地區史前居民的飯食對粥食的比重,可能要大大超過其他地區。值得提到的是,蒸法是東方烹飪術所特有的技法,它的創立已有不下6000年的歷史。西方古時烹飪無蒸法,直到當今,歐洲人也極少使用蒸法。

在史前時代火食普及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的陶器,不只是釜甑之類,還有陶鼎,又是壹種兼作食器的重要炊具。黃河中下遊地區7000年前,原始陶鼎使用已相當普遍,幾個最早的農耕文化***同體都以鼎類器為飲食器,鼎的造型和制法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鼎是壹種三足器,使用比較方便,比起圜底的釜更為實用。

新石器時代的炊具,還有爐與竈。爐以陶土塑成,與陶器壹樣入窯燒成。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居民比較喜愛用陶爐烹飪。陶爐是活動的竈,機動性較大。火竈為固定建築,其重要性遠在陶爐之上。生活在關中地區的仰韶文化居民,已經有了穩固的定居傳統,壹座座簡陋的房屋聚合成村落,人們按壹定的社會和家族規範生活其間。這些或大或小的住所,既是臥室兼餐廳,同時又是廚房,沒有更多的設備,但幾乎無壹例外的都有壹座竈坑,再就是不多的幾件陶器。

新石器時代的火竈多為凹下地面的竈坑,或者稱為火塘。火塘在中原地區沿用了青銅時代,不過那時高臺火竈已經出現,烹飪設備又有了改進。高臺火竈的使用至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盡管燃料有柴草、煤塊、天燃氣這些品種的改變,竈臺變化卻並不很大,而且至今使用最廣的仍然還是柴竈。

飲食的發展食物的發展

隨著原始時代飲食的產生和初步發展,中國飲食到了先秦兩漢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表現在食物原料方面,便是豐富多樣,五彩繽紛。首先表現為糧食作物已作為日常食源,三代時作為糧食作物的五谷已備,除了此前已得到廣泛種植的黍、稷、粟外,麥、梁、稻、菽、菇已在人們日常食物中占有較大比重。在最早的農書《夏小正》中,已記載種植有麥、黍(黃米)、菽(大豆)糜。

其次是蔬菜和水果的豐富。《詩經》和《爾雅》、《山海經》中記載最多的陸生蔬菜有瓜、韭菜、苦瓜、蔓青、蘿蔔、苦菜、薺菜、豌豆苗、竹筍、枸杞等,水生蔬菜有蒲、蓮藕、水匠、水藻、蒓菜、蘋(涼菜)、水葵、荸薺、菱角,調味蔬菜有韭、蔥、蕎頭、蒜頭、紫蘇及秦椒、姜(姜)等,此外還有采集的各種野生菌類、木耳、石耳等。關於水果的豐富,《山海經》記有海棠、沙果、梨(棠)、桃、李、杏、梅、棗、柤(山楂)、板栗、橘、柚,《詩經》中除以上水果外,還有桑葚、木瓜、枳。西漢時張騫通使西域,從西方傳入了蒲桃(葡萄)、胡桃(核桃)、無花果、石榴、西瓜、哈蜜瓜等。而江南還有甘蔗、荔枝、龍眼、檳榔、橄欖、香蕉、椰子等。可見後代壹些常見的水果,此時已初具種類。

第三是動物性食物在飲食中的地位日漸重要,這些食物主要靠畜牧和狩獵獲得。在甲骨文記載中,就有馬廄,而殷代對畜養的馬、牛、犬等分類很細,並有役使、祭祀和食用的各種區別。商代後期的婦好墓出土的玉雕動物中有馬、牛、羊、狗、猴、兔、龜、鵝、鴨、鴿等逼真造型的家養畜禽,說明早在三千多年前家畜家禽就已定向馴養了。《周禮》中記載中原貴族馴養食用的禽畜有野豬、野兔、麋鹿、麝及雁、宴鳥鶉、野鵝等。到了漢代,漢族地區畜養牛羊數目達壹二百頭的農家大量出現,而壹般百姓逢年過節都要烹牛宰羊,大擺宴席。

三代捕魚業也有很大發展,據專家鑒定,殷墟出土的就有鯔魚、黃顙魚、鯉魚、青魚、草魚、赤眼鱒等。而池塘養魚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隨著肉類的食物,動物脂膏也被食用。先秦時人們食用動用脂肪,到周秦兩漢時油脂已被廣泛食物。兩漢時,已普遍開始使用和食物植物油,當時除麻籽油、菜籽油,還有胡麻油、大豆油等。各種調料的發現和利用,為烹飪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這壹時期的自然調味品有鹽、梅子、蜜、姜。人工調料有醯、酒、醬、醢等。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食物原料,主要記載於《齊民要術》中。這壹時期,壹是糧食作物品種的極大豐富,如當時小米就有三十八種,大米有十三種,糯米有十壹種,芋艿有十四種,並培植出了甘薯。蔬菜有地芝(冬瓜)、瓠瓜、蓮藕、芡實、菱角、荸薺、連子、茄子、豆角、蘿蔔、蔓青、豌豆苗、蕓豆苔、芥菜、芹菜、苦麥菜、蒿菜、莧菜、鹿角菜(龍須菜)、澤蒜(蒜臺)大蒜、蔥、胡荽、韭菜、紫蘇、姜、竹荀、筱(竹蓀)、蘧蔬(草菇)、木耳、石菭(石耳)、花椒、胡椒、橘皮等,水果有桃、李、杏、梅、棗、栗、柰、柿、梨、沙果、桑椹、木瓜、石榴、葡萄、(櫻桃)、楊梅、草莓、枸椽(佛手)、豆蔻、蕉等。

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壹書中記錄了唐代當時南方的飲食原料,其中以水產類最為豐富,有鯔魚、嘉魚、鱟魚、黃臘魚、竹魚、魚舀魚、鯇魚、章魚、鯢魚、烏賊魚、石頭魚、比目魚、雞子魚、鹿子魚、狗瞌睡魚、蠔、水母、海鏡、瓦屋子及各種蛤類、蚌類、蟹類、蝦類等數十種。禽鳥類則有鸮、孔雀、鷓鴣等。果類食物有偏核桃、石栗、龍眼、枸櫞子、椰子、山姜等。

兩宋壹直到元明清,可以說是中國飲食原料結構的較大變化期,這種變化,首先主要表現為主要原料的不斷增減更替,比如延續了近兩千年、在人們飲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菇米,在宋代時逐漸減少,明清已完全淘汰,而小麥、小米、高粱的比例不斷增加,成為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麻籽逐漸由全食變成了油料,大豆、綠豆、扁豆、莞豆等豆類作物,隨著豆制品的發展,成為了主副兼用的糧食。其次是人工培育蔬菜瓜果的日漸增多,而食用野菜日漸絕跡。同時數百年來陸續從域外引進的甘藍、苴藍、菜花、絲瓜、黃瓜、苦瓜、南瓜、辣椒等,大大地豐富了中國飲食的原料和味道。此外肉類原料中,此前的野禽野獸已逐漸被家禽所代替。第四,花卉類原料進入飲食原料的行列,參與了飲食的制作,各種花卉可以入茶、釀酒,如茉莉、玫瑰、芍藥、薔薇、茱萸、玉蘭、菊花、金銀花、桂花、臘梅花、百合花、桃花等。花卉還可以用來制作各類糕餅飯粥,美味佳肴、制醬,甚至可以直接食用。

總之,中國飲食的廣采博納精神,使得歷代人們不辭勞苦地去探求各種食物原料,使其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擴展,而食物原料的豐富和擴展,又為中國飲食的五彩紛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食器的發展

中國飲食的器具,可以說在新石器時代已基本齊備,後來所有的食具和炊器,除了所用原材料和造型的變化外,其功用方面鮮有超出其用途者。

夏代堯時,飲食器具還是“飯於土簋,飲於土铏”,停留於土質陶的燒制階段。到了商周時代,由於青銅冶煉技術的出現和青銅器的廣泛使用,食器有了較大發展。從現存這壹時期的青銅器看,約有以下各種:

|燒烤器:

烹煮器:鼎、鬲、甗、甑、釜、鼎井、鼎於

黍稷器:簋、簠、敦、彜、盨、盂.

酒器:尊、罍、壺、卣、觥、盉、爵、觚、觶、角、斝、勺、鈁、枓。

脯醢器:豆、籩、锜

載鼎食器:匕:

切肉器:刀、俎

盛酒器:案、禁

盛冰器:鑒、匜,

盥洗器:盤、匜、缶

至於金、玉、陶、瓷、漆、木、骨、角、象牙、竹等飲食器具,更是品種繁多,應有盡有。所有這些青銅器,其器形紋飾或雕琢,或刻鏤,紋樣精制、形制端莊。到了西周,壹些用於祭祀和宴飲的青銅器還被統治階段賦予特殊的意義,成為統治者至高無上地位和權威的象征,也成為區別社會尊卑貴賤的具象表征,此即所謂“藏禮於器”。如按照禮制組合而成的所謂列鼎制度,對不同地位的人使用器具的數目有嚴格規定,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美食日盛,舊有的食器改制或隱退,新的食器不斷出現。如三忠鼎、鬲、簋、方彜、卣、觥、爵、觚、觶等飲食器已完全消失,而另壹些器具卻大為興盛,如壺,春秋時的蓮鶴方壺,形體高大,壺蓋四周有蓮瓣兩層,中央立壹振翼長鳴之鶴。壺身上飾有蟠曲龍紋,旁有兩鏤孔龍形大耳。圈足下雙獸匍匐。此壺構思精美巧妙,壹改商周以來莊重、靜態的器具風格,體現了社會處於巨變中的風貌。竈具方面,這壹時期出現了註意通風、排煙的臺式土竈,並有銅爐出現。周代的壹系禮器這時已逐漸不被人們所重視,所以禮器的體量也逐漸減少,所以這壹時期的食器體量比較適宜,更加接近實用,以實用為其首先考慮的功用。此外,由於制造技術的發展和銅器、漆器的大量使用,所以這時器具制作的技術更加先進,器具工藝更加精細,各種圖案紋飾更加形象逼真,這就使其具有了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到了漢代,中國飲食有了很大的發展,這壹時期在融合了前代飲食文化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壹個較為完整的體系。所以這壹時期的飲食器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品種齊全。中國飲食的器具這壹時期不僅在數量上大為增加,而且在花色品種上更加豐富多樣,壹方面是各種飲食器具在這壹時期基本上全部出現,另壹方面是各種食具有了比較固定而專門的用途,並且每壹套餐具,都講求完整搭配。

其次是分工精細。各種食器定型完備,杯盤碗碟、鍋盆盂甕,品種齊全,功用完備,如飲器,就有盛湯之勺和匙、盂,飲器以大小功用的不同,有盞、杯、盅之別,可見其各司其責、分工明確。

再次是輕巧精致。在春秋戰國時代體量適宜的基礎上向著更進壹步,向前輕巧精致的方向發展,使其更加生活化,具有更高的實用性。不僅如此,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工藝技術的進步,這壹時期的食器變得更加精致,從史書記載看,當時的食器非常講究“雕文雕漆”。

此外,這壹時期的食器還表現為其制作材料完備。壹方面是青銅器逐漸減少,而被漆器、瓷器所取代。到了東漢,瓷器不斷成熟,玻璃質的盤、碗大量出現;另壹方面,隨著青銅器的逐漸隱退,戰國時出現的鐵已被較為廣泛地運用到了飲食器具的制作,鐵釜、鐵刀等炊具已普遍使用。除此之外,漢代陶、銅、玻璃等器具以及鏤銀錯金的各種食具被廣泛使用,不僅如此,還出現了玉石、象牙、骨頭、漆木等各種食具。

唐代經濟上的強大,必然使飲食極為豐富,飲食的豐富,又使食器品種多樣。而宋代市井文化的興起,更是促進了飲食的繁榮和昌盛。所有這種社會形態,都促使美妙的食器與之相配,這樣,唐宋時代食器的主要特點,便是食與器的搭配和諧自然,達到了水乳交融的絕妙境地。

首先,隨著美食品種的不斷增加,燒制各種瓷具的窯遍布全國各地。至今仍然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唐三彩”,在當時就已是各類高級筵席上的名貴食器。當時的瓷質五彩紛呈、各有千秋,邢瓷如銀類雪,白瓷若玉似冰,龍泉瓷色彩蔥翠,鈞州瓷紅若胭脂,而最著名的青瓷,則以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質地,受到中外青睞。除了瓷器之外,南宋宮廷的食器皆“金、銀、錂、漆盌木枼也。”

其次,這時在食與器的結合上,已十分註重色彩的對比與形制的和諧。如在杜甫古今傳唱的佳作《麗人行》中“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的描寫,就將人們的日常飲食行為,帶入了色彩和諧的藝術審美的境界。

再次,當時不僅註重食、器在形與色上的和諧搭配,而且在整個壹席菜肴的搭配上,十分講求構圖的整體美。

明代,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的繁榮,飲食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瓷器燒制工藝在技術上也有很大進步,所以這壹時期瓷餐具式樣豐富,品種繁多,而紋飾上多“用白地青花,間裝五色,為古今之冠。”當時著名的瓷器,如按其燒制年代,就有洪武窯、永樂窯、宣德窯、成化窯、正德窯和嘉靖窯等,所有這些窯燒制的壓手杯,“中心畫雙獅滾球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次。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可見當時不僅器形多樣,而且燒制技術極高,色彩豐富艷麗,紋飾五彩繽紛,質地光澤細潤。單就紋飾來看,各種花卉果實形象逼真,蟲魚鳥獸呼之欲出,人物舉止惟妙惟肖,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意境。而這些飲食器具與當時品種繁多的各類肴饌相結合,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的內涵。

清朝初年,因兵火未停、戰亂連年,故當時瓷器的燒制技術亦日漸衰落,以至窯無美器。這時“富者用銅錫,貧者用竹木為制。然而我盛饌肴,不堪經宿,洗滌亦不能潔,遠不如瓷器之便。”到了康熙初年,“窯器忽然精美,佳者直勝清窯。”從工藝上看,這壹時期宮廷的食器開始出現了琺瑯彩,並且還飾有“五福”、“萬壽無疆”等吉祥祝福之語,此外還針對某壹種菜肴,在食器上繪飾與菜肴內容相關的圖紋,如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清宮禦膳房所做的巧果,要放在繪有“鵲橋仙渡”圖案的琺瑯彩瓷碗中,其圖案取材於喜鵲搭橋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神話傳說,這種菜肴與食器在內容上壹致、色彩上和諧的結合,可以說在食與器的配合上,從內容到形式都向前邁進了壹大步。

總之,在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史中,器具是壹個重要的內容,或者說飲食器具本身就參予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創造,如果沒有歷代工匠在食具上的苦心經營和革新創造,中國飲食文化將會大為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