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歌謠集》宣告了浪漫主義新詩的誕生。華茲華斯在1800年《抒情歌謠集》第二版的序言中詳細闡述了浪漫主義新詩的理論,主張以平民的語言抒寫平民的事物、思想與感情,被譽為浪漫主義詩歌的宣言。此後,華茲華斯的詩歌在深度與廣度方面得到進壹步的發展,在描寫自然風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托著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維。完成於1805年、發表於1850年的長詩《序曲》則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英國浪漫主義第壹批真正的大師則是被稱為“湖畔派”(Lake Poet)的三位詩人,他們也是消極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與薩繆爾?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和羅伯特?騷塞(1774-1843)曾在英國西北部的昆布蘭湖區居住,並在思想觀點和創作理論上有不少相同之處,因此他們被稱為“湖畔派”。 湖畔派三位詩人緬懷中世紀和宗法式的鄉村生活,是浪漫主義文學中溫婉清麗的代表。這些詩人對法國大革命抱著矛盾的態度,對資本主義的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厭惡,竭力謳歌的是宗法制的農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歡描寫神秘離奇的情景與異國風光。華茲華斯是湖畔派詩人中成就最高者,他與“湖畔派”另壹詩人柯勒律治***同出版《抒情歌謠集》,成為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詩集中收錄的詩歌大部分為華茲華斯所做,而柯勒律治的名詩《古舟子詠》和《忽必烈漢》(《Kubla Khan》)亦收入其中,充滿幻覺和奇譎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