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曼自我心理學理論
海因茨.哈特曼
德國人,安娜·弗洛伊德的學生。二戰後移居美國,並致力於創立自我心理學體系,成為當時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曾擔任紐約精神分析學會會長和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主席。代表作有《自我心理學與適應問題》(1939)被認為是自我心理學史上繼弗洛伊德《自我與伊底》之後的第二個裏程碑。[1]
2學術觀點
哈特曼認為,自我的機能主要是適應環境,他把適應看作是有機體(自我)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其中包括三種途徑:壹是人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二是人改變環境使之適應人,三是人通過選擇有利於生存的新環境以求兩者之間的適應。適應還可以分為進步的適應和倒退的適應,但兩者都是為人整體適應服務的,正常情況下,人在整體適應上是進步的,但在某些局部適應問題上又可能是倒退的,這種整體適應應表現為自我的整合機能,是適應的最高成就,也表現了自我的本質特點。自我整合機能說明,適應不是壹個被動的過程,而是壹種能動的過程。
3貢獻
哈特曼的理論創新,標誌著自我心理學的真正建立,被譽為“自我心理學之父”。澄清了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理論中的模糊認識,賦予自我以獨立性和自主性,使之過去只研究病態心理轉向研究自我適應的正常心理,可以對普通心理學問題進行研究,極大地拓寬了精神分析學說的研究範圍,改變了過去精神分析學說與普通心理學相分離的狀況,使之成為普通心理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翻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