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寫作可以調動多種感覺描寫景物,也可以不用視覺。
人的感官包括:嗅覺——鼻子、視覺——眼、味覺——口和舌、聽覺——耳、觸覺——身體的諸多部位。如此說來,除去視覺,還有諸多感覺,也可以寫出美妙的文章。比如,柳宗元的《秋聲賦》描寫景物基本上是付諸聽覺。李肇《李牟夜吹笛》“李牟秋夜吹笛於瓜洲,舟楫甚隘。初發調,群眾皆息。及數奏,微風颯然而至。又俄頃,舟人賈客皆怨嘆悲泣之聲。”這裏的景物,皆付諸聽覺。
盲詩人周嘉堤,失去了明亮的眼睛,卻把這個世界看得更透徹。
在文學創作中,作家、詩人的思維是異常活躍的。人的各種感覺互相借用、互為溝通。詩人的感覺器官在詩中應該上互相開放的溝通的。正像劉勰所說,“詩人感物,聯類無窮”。詩人在感情奔湧的時候,他的聽覺、嗅覺、視覺、味覺、觸覺的聯系變得十分緊密與靈敏。於是,在詩人神遊的世界裏聲音有了形狀,花朵有了歌唱,香味有了顏色……
在修辭學裏被稱為“移覺”或為“通感” 。例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作者變觸覺到的春風為視覺“綠”的形象,使人強烈地感受到春光的嫵媚。
“像知了坐在森林中的壹棵樹上,/傾瀉下百合花似的聲音。”(《荷馬史詩》)聲音變形為流動的有百合花香味的液體,詩人為狀寫聲音之美妙借助了視覺形象。如果不是借助其他感官的感覺,使詩歌的形象變形,聲音簡直是不可名狀的。
2. 用多種感官寫150字敢於秋天的作文時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氣漸漸地涼爽起來,吵人的蟬聲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間階下石板縫裏蟋蟀的悲鳴。啊!那可愛的秋天終於來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榮的景象,花木燦爛的春天固然美麗,然而,碩果累累的秋色卻透著豐收的喜悅;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繽紛的景象,枝葉茂密的夏天雖然迷人,可是,金葉滿樹的秋色卻更爽氣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機勃勃的景象,白雪皚皚的冬天固然可愛,但是,瓜果飄香的金秋卻更富有燦爛絢麗的色彩。秋天來到了樹林裏,從遠處看,黃葉紛落好似成群結對的金色的蝴蝶,它們飛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頭上、腳上。把我的思緒從綠色的夏日帶到了金色的秋季。我壹轉身,壹片桃葉又落在我身旁,我彎腰拾起,捧在手上,細細地端詳,好特別地壹片秋葉呀!它還沒來得急完全退去綠色,仍散發著壹股濃濃的香氣。秋天來到了果園裏,柿子彎下腰鞠了壹個躬就壓得枝頭快要折斷了,荔枝妹妹太胖了,撐破了衣裳,露出了鼓鼓、白白的肚皮。碩大的蘋果掛滿了枝頭,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澀,或豪放。秋姑娘來到農田裏,玉米可高興了,它特意換了壹件金色的新衣,咧開嘴笑了,露出滿口金黃的牙齒;西紅柿為了讓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紅塗在了臉上;土豆的興奮也許太高了,把它那綠色的嘴巴笑破了,露出了黃色的舌頭。秋天來到了花園裏,這兒成了菊花的樂園。它們也許是喜歡這沈甸甸的金色,才選擇在秋天裏綻放自己的美麗。菊花的顏色真不少:黃色、粉紅色、白色。。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壹個卷發的小姑娘。流連菊園或獨自欣賞壹盆艷菊,慢慢地陶醉在那股股清香裏。 秋天,給大地帶來壹片金黃,給藍天送去棉花似的雲朵。秋風,清涼如水,帶著壹絲寒意染黃了世界。
我喜歡這秋高氣爽的季節!
我喜歡有花葉扶疏、樸實無華的菊花的秋天。
我喜歡這獨壹無二,燦爛輝煌的金秋景色。
秋天,真是個豐收的季節,割草機聲,孩子們的歡笑聲,大人們的談笑聲這些聲音融合到了壹起,組成了壹首《金色的秋天》的交響曲。 秋姑娘悄悄地來了,田野裏金黃色的稻谷像秋姑娘的長發,在秋風裏翩翩起舞。還有那綠綠的小草,在秋姑娘的吹動下也漸漸變黃,大地穿上了壹件金黃色的衣服。
秋姑娘也來到小河邊,水面上波光粼粼,壹條條魚兒在水裏嬉戲,有時會越出水面,好像也來迎接秋姑娘。 秋姑娘還來到果園裏,果樹上散發出壹陣陣香甜的氣味,讓人垂涎三尺。妳瞧,蘋果像壹個個紅彤彤的小燈籠掛滿了枝頭。果樹旁邊的幾棵楓樹被秋姑娘羞紅了臉,紅紅的楓葉像壹只只蝴蝶在空中飛舞著,好像在說:“秋天來了,秋天來了。”
遠處的大山也被秋姑娘染成了黃色,壹眼望去像金色的海洋波浪起伏。
夕陽西下,整個大地好像被塗上了五彩繽紛的顏料,像壹幅巨大的圖畫。
秋姑娘帶來了豐收,帶來了喜悅,帶來了快樂。
3. 每壹個感官壹篇作文小學生的作文常常給人幹澀、空洞的感覺.於是,老師就要求他們多讀書,多動筆練習,而這兩點卻不容易做到.小學生具有孩子應有的天性,他們的心智是成人難以理解的.老師除了讀寫的訓練之外,還應該教會孩子在現有的知識基礎上,運用壹些寫作技巧來增加作文的可觀性.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寫作的興趣和減少寫作過程的痛苦. 常人都有視、聽、嗅、觸、味五種感覺方式.讓學生利用這五種感覺來寫作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小學作文多為命題作文,不外乎:記事、寫人、寫景這三類. 以作文《秋遊》為例.小學生喜歡玩,喜歡新鮮事物,喜歡那些平時難得壹見的自然景觀.他們喜歡大喊大叫、瘋狂奔跑,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嗅,動手去采摘,心裏壹定會美滋滋的.老師只需要教會他們安排作文結構就可以了. 作文開頭用視覺:看天,秋高氣爽,太陽溫暖、燦爛,天空壹碧如洗,幾片雲朵飄飄悠悠,有的像…… 接著用聽覺:聽野地裏的風聲,聽風吹過樹林的聲音,聽風卷樹葉的聲音,聽鳥兒的歌唱,聽小腳丫踩在枯草、落葉上的聲響,聽大家的歡聲笑語…… 再來觸覺:秋天風兒吹在身上很舒爽,頭發和衣服在飄動,撿起壹片落葉,摸摸上面的葉脈,輕拂粗糙的樹幹,找壹片草地坐下野餐,感覺陽光和大地帶來的溫暖和踏實…… 文中嗅覺、味覺不必多,出現的時機也很自由.看天時,可以聞到陽光的味道,在草地上可以有野花的香味,走在落葉滿地的林間,可以隱約聞到泥土的芳香,坐在草地上吃東西,那美味的食物必定會深深誘惑妳的鼻子,並讓妳的味覺得到極大的滿足. 感官在記事和寫人的文章裏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聽人言、觀人行、說自己的話、想自己的事”,這都需要調動小作者的五官. 記事的文章多要用視覺和聽覺.眼睛見證事情的發展,耳朵記載他人的言語,加上心理活動的描寫,作文就不會太生硬. 寫人要註意細節,細節出自觀察,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去感覺,用腦袋去思考這是怎樣的壹個人. 總結壹下,不是每壹篇文章都要動用所有的五種感覺,五種感覺的出現順序也不是固定的,感覺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幻的(通過大腦加工而產生的心理作品,如:用鼻子嗅到陽光的香味). 教小學生用感官來寫作會減少他們的抵觸情緒. 多壹種技術,多壹份精彩嘛。
4. 關於寫作的好處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各種器官感知外界事物,在壹般情況下彼此不能相互交錯。
但在特殊情況下,五官功能感覺到的效果卻能夠互相轉化,彼此溝通,不分界限,把某種感官上的感覺轉移到另壹種感官上。漢語修辭學中就把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通感”或“移覺”。
如: “風來花底鳥語香”,是將聽覺的聲音轉化為嗅覺的氣味;“風隨柳轉聲皆綠”,是將聽覺的聲音轉化為視覺的顏色;“鳥拋軟語丸丸落”,這是將聽覺的聲音轉化為視覺的形象。 壹通感是建立在感覺轉移或奇特想象基礎之上的,從感覺轉移中強化人的感受,抒發和傳遞思想感情。
通感能讓讀者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感受審美對象,從文中捕捉到完整的藝術形象。如: ①那笛聲裏,有故鄉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有太陽的光明。
(郭風《葉笛》) 妳聽,那笛聲中竟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還有陽光的明媚!聽覺、嗅覺、視覺相融匯,那笛聲是多麼悠揚,多麼撩人情思! ②感人的歌聲留給人的記憶是長遠的。無論哪壹首激動人心的歌,最初在哪裏聽過,哪裏的情景就會深深地留在記憶裏。
環境,天氣,人物,色彩,甚至連聽歌時的感觸,都會烙印在記憶的深處,象在記憶裏攝下了聲音的影片壹樣。那影片純粹是用聲音繪制的,聲音繪制色彩,聲音繪制形象,聲音繪制感情。
只要在什麽時候再聽到那種歌聲,那聲音的影片便壹幕幕放映起來。(吳伯蕭《歌聲》) 歌聲是無形、無色、無味的,要辨識它不能憑借視覺、嗅覺和味覺,只能憑借聽覺。
作者把歌聲比喻成有形的東西,不但能“攝下”“影片”,而且還能“繪制色彩”“繪制形象”“繪制感情”,還能“壹幕幕放映起來”。這就是借助通感手法,才把“歌聲”刻畫得如此具體生動,如此繪形繪聲繪色。
③“呢呢兒女語,恩怨相汝爾。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白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壹落千丈強。”(韓愈《聽穎師彈琴》) 琴聲初起,低微柔和,如少男少女切切私語,傾訴柔腸;陡然高亢洪亮,如勇士揚鞭躍馬奔赴疆場,所向披靡;後又飄渺微茫,似浮雲柳絮在廣闊無垠的天地間隨風流散飄揚;接著琴聲錯雜,如百鳥和鳴,忽然看到壹只孤立不鳴、卓然不群的鳳凰;最後奏出最強音,如夢登奇崛險峰,寸步難上;收音則陡然下跌,戛然而止,如登高失足,壹落千丈。
詩人在大膽、新奇的想象與聯想中,把聽覺形象變為仿佛看得見、摸得著的視覺、觸覺形象。使讀者真切地感受到那琴聲細微輕柔與高昂雄壯,感受到飄逸悠揚、錯落有致與獨立孤高,感受到強音直上與低音突降的節奏美與和諧美。
二通感壹般要借助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來表達,以激發人們的合理想象。如: ①“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愁”是抽象的情思,“春水”是具體的事物,兩者似無關聯,壹經溝通,這位亡國之君深長、沈重、無窮無盡的哀愁,就真切、形象地表現了出來,讓人們仿佛都能看得見。 ②“便教春思亂如雲,莫管世情輕似絮”(晏殊《玉樓春》) 人到春天的思緒亂得象飛雲壹樣飄忽不定,世態人情輕得象飛絮壹般不可琢磨,在這裏詩人把主觀情感視覺、觸覺化了,仿佛能讓人看得見摸得著。
③海在我們腳下沈吟著,詩人壹般。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的,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在水上。
(魯彥《聽潮》) 作者在描寫潮落時的大海景象時,著重描寫了“那聲音”。在描寫“那聲音”時,又以比喻從各種感官來描寫:“溫柔”是寫觸覺,“芳醇”是寫嗅覺和味覺,“微風拂過琴弦”是寫聽覺,“落花飄零在水上”是寫視覺。
本來是訴諸聽覺的“那聲音”,作者卻從觸覺“溫柔”,嗅覺“芳”,味覺“醇”,聽覺“微風拂過琴弦”,視覺“落花飄零在水上”五種感官相互交錯起來集中描寫,因而使其審美形象顯得異常優美和鮮明。 ④方鴻漸看唐小姐不笑的時候,臉上還依戀著笑意,象音樂停止後裊裊空中的余音。
許多女人會笑得這樣甜,但他們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軟操……(錢鐘書《圍城》) 不笑的“笑意”是寫視覺,“余音”是寫聽覺,“甜”是寫味覺。這是由視覺通過聽覺,又通過味覺來描寫唐小姐的笑意,聯系許多女人都笑得很甜,更確切地做到了表情達意。
三自然巧妙的運用通感修辭手法,能產生特殊的藝術魅力。如: ①“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 流動著的光與影,本是無聲的,被描寫成動聽的音樂,給人以視覺兼聽覺的感受。照理說,光與影和歌聲、琴聲沒有什麽相通之處,但作者卻運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把視覺的形象,轉化為聽覺的形象,摹擬了光和影時斷時續、似有若無的形態,使難以描摹的感覺,通過另壹種可感形象而具體化了。
另外,身處此境,提到梵婀玲,會很容易聯想到《小夜曲》之類的名曲,光與影的和諧分布與名曲的優美、悠揚,其間有某種相通之處,兩相襯托,也是意象的升華,給原有的意境帶來了溫馨、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