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橫結腸

橫結腸

大腸為人體內消化系統的最後部分,在小腸末端的回腸進入大腸處有回盲括約肌,它的功能是防止糞便反流至回腸,同時也可防止回腸內容物太快進入大腸,而是通過回盲括約肌後再進入盲腸,之後緊接著結腸。而結腸又可分成4個區段,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最後到直腸與肛門。大腸,為人體消化系統的終點,在小腸消化與吸收營養成分後,剩余的食物殘渣、無法被吸收之物質與水分就需要在大腸做處理。

而大腸的主要功能包含水分的再吸收、電解質的吸收、糞便成形與暫存。直腸為大腸的最後壹部分,位於肛門的近端,功能為產生便意並傳遞給大腦,當大腸中的糞便量到達壹定程度後即會通知大腦。肛門為直腸末端的括約肌,受到大腦意識控制收縮或擴張,具有排除糞便、控制排便的功能。

大腸癌依其原發部位的組織來源不同可分為腺癌、淋巴癌、鱗狀上皮細胞癌、神經內分泌癌、腸胃道間質腫瘤、黑色素細胞瘤等,其中絕大多數為腺癌。

常有患者得知罹患大腸癌時心裏會有許多疑惑,認為自己不抽煙也不喝酒,生活規律又有運動,不常攝取高油脂肉類或加工食品,蔬菜水果吃的量也不少,甚至有患者是常年吃素的。其實對於大腸癌確切的致病原因醫學界目前尚不清楚,除了先天遺傳造成的致病因素,環境也會影響致癌的機會,包含二手煙、空氣汙染、飲食、生活作息異常、壓力,等等,還有可能造成腸道發炎的因素都有可能是造成大腸癌的幕後推手,因為腸道發炎可能會使腸黏膜細胞異常生長,發生癌病變的危險也就提升了。

目前醫學界幾項較明確的危險因素包含以下。

(1)家族史:家族成員中有人有罹患大腸癌的病史。

(2) 息肉癥:息肉變性是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最可能導致大腸癌的原因,其轉變過程為大腸黏膜異常增生,形成良性腺瘤後再經變性成為腺癌。具有家族性多發腺瘤癥或遺傳性非多發息肉,或是非遺傳造成之息肉癥病史。

(3) 結腸炎癥:有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病史。

除了不明原因之體重減輕、食欲缺乏、感覺疲勞、反胃、惡心、嘔吐等癌癥***有的癥狀外,大腸癌也因腫瘤生長的位置不同而癥狀也有些微差異。

1:右側大腸癌癥狀:較少有腸道阻塞癥狀;輕微貧血癥狀;右下腹可觸摸到腫塊;時常感到腹脹、飽脹感、腹部痙攣。

2:左側大腸癌癥狀:易有腸道阻塞癥狀;排便習慣改變:腹瀉、水瀉、便秘,或是腹瀉與便秘兩者交替出現;有排便不幹凈或持續出現便意的感覺;糞便性狀改變:解鮮紅與暗紅色血便,糞便形狀細如筆。

大腸癌的治療方式會依據TNM分期中腫瘤的大小、位置、侵犯程度及有無淋巴結及其他器官轉移來評估,主要有外科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醫師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除了看分期以外,也會考慮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治療積極程度,並且與患者討論各種治療方式的利弊風險後***同決定。

1:外科手術

為大腸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將癌病變位置的結腸段切除,並且清除周圍淋巴結。

(1) 傳統手術:使用開腹進行手術治療,視腫瘤大小與擴展狀況采局部切除或根除,適用於腫瘤較大、侵犯周圍器官較深的患者。

(2) 內鏡微創手術:使用腹腔鏡來進行手術治療,可降低疼痛與外觀傷口大小,術後恢復期較短,可以較快進食與出院,適用於腫瘤較小、尚未侵犯周圍器官的患者。

(3) 人工肛門(造口): ① 左側結腸切除:多數患者可以直接做腸對腸吻合,少數特殊狀況才會作暫時性或永久性造口,如部分中段或最下段之直腸癌患者,或是阻塞性且無法切除的直腸癌或乙狀結腸癌患者才需要。左側大腸造口的糞便大多可成型,初期可能排便次數會增加,可以經由訓練每日定時灌洗來達到定期排便目的。

② 右側結腸切除:切除末端回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可能設置暫時性人工肛門,使後段腸道休養,避免糞便汙染,初期可能出現短暫腹瀉癥狀。壹段時間後經醫師評估可以解除人工肛門將會與原本腸段接合。

2:化學治療

俗稱化療,分輔助性化療及緩解性化療。即使用壹種或多種藥物壹起治療,治療方式包含口服或靜脈註射等。將化療藥物通過全身血液傳送來破壞癌細胞。輔助性化療的目的在於盡可能減少部分有轉移但偵測不到的癌細胞,除了能降低手術後復發概率外,也有預防未來轉移的作用。緩解性化療的目的則在追求生命的延長及癥狀的緩解改善。

3:放射治療

利用具穿透力的遊離輻射來破壞癌細胞的DNA,常與手術或藥物配合使用,通常用在直腸癌患者。於手術前使用可達到縮小腫瘤體積、減少手術範圍的作用,於手術後使用則可減少局部復發率。

4:靶向治療

通過分子生物技術直接阻斷癌細胞的生長與修復能力,利用藥物標的專壹性殺死癌細胞,避免傷害正常細胞。但非每個患者都適用靶向治療,需有特定腫瘤標記才有療效,因此需與醫師討論何種治療方式較合適,通常適用於第4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