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淺談鋼琴伴奏中對和聲的運用

淺談鋼琴伴奏中對和聲的運用

淺談鋼琴伴奏中對和聲的運用

摘要

和聲對於鋼琴伴奏來講有著重要的作用。和聲有著功能與色彩兩大特點,如何在伴奏中運用和聲,將歌曲襯托的更加完美,是壹個需要探究的問題,本文將探討和聲在鋼琴伴奏中的運用。

關鍵字 和聲 鋼琴伴奏

在鋼琴伴奏中和聲的運用主要從以下幾點分析:

壹、和弦材料構建與伴奏色彩的關系

和弦的結構如果從音程關系進行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三度與非三度疊置兩類;如果從旋律音的角度進行考慮,則會產生不同性格的和弦。在傳統和聲體系中,三度疊置的和弦在伴奏中較為常見,這些和弦因自身的音程結構不同,通常分為大、小、增、減四種不同類型,大三和弦因其根音與三音為大三度而具有較明亮的色彩;小三和弦因其根音與三音為小三度而具有較柔和的色彩;增三和弦每兩音之間為大三度,聽覺效果具有擴張性;減三和弦每兩音之間為小三度,因此具有較強的內斂性。

以自然大調與和聲小調兩個經常使用的調式為例,對C大調與a小調的和弦進行功能分析如下:C大調中的Ⅰ、Ⅳ、Ⅴ均為大三和弦,在奠定大調的調式色彩上做了最好的鋪墊,作為副三和弦中的Ⅱ、Ⅲ、Ⅵ級為小三和弦,Ⅶ級為減三和弦,因此在配置自然大調式歌曲伴奏時應該註意以Ⅰ、Ⅳ、Ⅴ為骨幹和弦,適當穿插副三和弦,做到在色彩上有明暗對比,不要壹味使用大三和弦。再如a和聲小調中,因升高第VII級音而產生與自然小調不同的和弦———Ⅲ、Ⅴ、Ⅶ級,分別由自然小調中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大三和弦轉變為增三和弦、大三和弦、減三和弦,使該調性的色彩感較自然小調豐富了許多。從單個和弦的構成材料來看某個和弦並不復雜,其功能較為單壹,如果把這些和弦按壹定的邏輯關系聯系起來,那麽就會具有豐富色彩變化。當然這些還要建立在正確選擇和弦的基礎上。這裏只是講述了三和弦,如果加上七和弦的穿插使用,那麽會獲得更豐富的效果。

二、和聲節奏

“和聲的節奏即指功能變換時間上的組合”,,和聲節奏在伴奏寫作中是和織體寫作密不可分的,和聲節奏的設計對歌曲色彩的渲染、演唱情緒的推動有著極大的推動力,因此必須認真對待。在寫作中往往有“壹小節壹和弦”的方法,當然這也是壹種和聲節奏,但如果沒有較好地觀察歌曲的節奏組合方式、旋律的語氣變化等,那麽在演唱及聽覺上會產生較呆板的效果,在寫作中靈活的運用是必要的。伴奏寫作是多聲部的寫作,因此在不同的聲部會產生不同的和聲節奏,此種效果有些類似於復調音樂的感覺,產生這種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壹壹說明。1.在兩聲部的寫作中,各聲部的節奏型不同。如歌曲《這就是我的祖國》中伴奏的旋律聲部是較規整的節奏結構,而低音與和聲聲部組合的卻是三連音的結構,二者在聽覺上產生了不平衡感,這種寫作方式能使較平靜的旋律體現出壹種情緒上的湧動感,從而能給演唱者在速度的處理上有壹定的提示。2.伴奏聲部與旋律部的節奏不同。如歌曲《天路》中演唱的旋律速度舒緩,節奏規整;伴奏聲部的演奏速度較演唱快壹倍,雖然二者的節奏型相似,但表現卻不同,前者恬淡從容,後者連綿不斷,結合在壹起使旋律顯得寬闊明亮了。

三、低音線條的處理

伴奏寫作中的低音處理直接關系到所用的和弦是否合乎功能邏輯性。伴奏寫作中除了要重視旋律與內聲部的結合度,更應該重視第二旋律線———低音的寫作。“低音線的形態常可以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1.以和聲基礎為骨架的樣式的低音;2.與織體的音型樣式結合的低音;3.旋律化的低音。”伴奏寫作中良好的低音聲部能明確提供給演唱者旋律的和聲傾向性,從而使旋律的輕弱、明暗對比有據可循;同時良好的低音聲部能對和聲節奏做出明確的標示;流動的低音能構成與主旋律相呼應的聲部,從而豐富聲部的層次感。在歌曲《永遠跟黨走》的前奏中低音與柱式和弦交替出現,將低音加厚至八度,可使音域拓寬,並且所有的低音均出現在強拍或次強拍上,明確了和聲節奏,它的低音同時也構成了與旋律聲部相呼應的旋律,使伴奏的表現力豐富了,從而讓歌曲的音樂形象立體化。歌曲《永遠跟黨走》的伴奏是低音與分解式織體相結合的例子。分解式織體的流動感很強,能較好地表達歌曲情緒舒展的壹面。但這種織體因為聲部結構較單壹,所以在效果上不是很豐滿,如果長時間地使用,同時也會造成節拍感的模糊。為了避免出現這些問題,上例中的低音用八度進行了加強,使低音音域由原來的壹個八度,增加到了兩個八度,音樂效果更加深沈,表達了強烈的思鄉之情。以上內容的闡述主要的是從伴奏的角度去理解和聲的作用。在實踐中,我們通常會發現有許多音型的使用率較高,但和弦的選擇卻不能做到人人相同,這也充分說明了和聲在伴奏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