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請給三個執法不嚴而導致的食品安全例子

請給三個執法不嚴而導致的食品安全例子

海洋中有眾多的食藻動物,以食藻為生。而海藻為了生存,某些藻種往往會產生壹些使食藻動物拒食或毒化的次級代謝物——“化學毒素”。引起人類中毒的藻類毒素性食物中毒,系指某些含有毒素的藻類(主要是單細胞微藻)通過食物鏈毒化海洋魚、貝、人類因攝食被毒化的魚、貝而發生的食源性中毒。此類食物中毒在國外已成為嚴重的衛生學問題,因此被列為最重要的化學性食物中毒。此類中毒在我國雖然報導不多,但隨著我國遠洋捕撈業的發展及沿海灘塗養殖面積的擴大,我國人民的食物結構必然有所改變,與此有關的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近十幾年來,國外對海洋藻類毒素的研究取得較大進展,本文擬就此類中毒的有關研究概況綜述如下。

1 麻痹性貝毒中毒(PSP)

該中毒是因人食用含毒貝類後出現神經麻痹癥狀而得名。此類中毒在歐美早有記載,歷史悠久。日本截止1989年查明的此類中毒發生了7起,146人中毒,4人死亡。東南亞及中美洲地區80年代也曾連續發生過幾起食用文蛤等雙殼貝而使數百人中毒的事件。我國浙江沿海1967—1979年間曾連續發生40起織紋螺(Nassarius SP)引起的中毒,中毒人數423人,23人死亡,其癥狀與PSP類似。

PSP主要是神經系統受累,發病急驟,潛伏期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開始唇舌和指尖麻木,繼而腿臂和頸部麻木,然後出現運動失調。病人可伴有頭痛、頭暈、惡心和嘔吐,多數患者意識清楚,隨病程的發展,呼吸困難逐漸加重,嚴重者常在2~24 h內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引起PSP和毒素是近年來才為人們所知,這群毒素是最先從巨石房蛤中提純的石房蛤毒素 (Saxitoxin。STX)的同系物,大多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1975年以來,新石房蛤毒素(neo STX)、膝溝藻毒素(Gonyautoxin,GTX)等同類化合物相繼被發現,至今已被確認了19種成分。

該群毒素在高溫和酸性環境中穩定,在堿性環境中不穩定,通常的烹調不能使其破壞。STX的毒理作用與河豚毒素(TTX)基本相同,都是小分子非蛋白質水溶性化合物,LD50為9μg/kg BW(小鼠ip)。此種毒素是典型的鈉離子通道阻滯劑,通過阻滯Na+通過膜進入細胞內,使膜失去極化狀態,從而阻斷神經肌肉的傳導。雖然作用與TTX有重疊性,但化學結構不同,可能不是作用於同壹受體。

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引起PSP的主要貝類包括:紫貽貝(Mytilus edulis)、加州貽貝(M.californianus)、巨石房蛤(Saxidomus gigantenus)、扇貝(Chlamysnipponnensis akazara)、巨蠣(Crassostrea gigas)等瓣鰓綱的貝類,從腹足綱的波紋蛾螺(Buccinum undatum)、夜光蠑螺(Turbo marmorata)、塔形馬蹄螺(Testus pyramis)中也曾檢出過麻痹性貝類。除貝類之外,1969年日本曾發生食用奄美、沖繩地方產的銅鑄熟若蟹(Zozymus aeneus),花紋愛潔蟹(Atergatis floridus)和顆粒扁足蟹(Platypodia glanulosa)等甲殼類動物引起的PSP。野口玉雄報道,東南亞國家由毒蟹引起的中毒事件已發生數十起,且導致多人死亡。現已查明,毒蟹的毒素是以STX群高毒性成分為主。

許多研究結果發現,以上原屬無毒的貝類只在不同的季節和海域被毒化,且大多數與“赤潮”有關,後來在某些形成赤潮的單細胞微藻中檢出了麻痹性貝毒,並且相應海域的食藻型貝類大多數被毒化。現已基本搞清,導致貝類被麻痹性貝毒毒化的藻種主要有:熱帶海域的渦鞭毛藻(Pyrodinium bahamense varcompressa )、北太平的鏈狀膝溝藻(Protgonyaulax catenella)、北大西洋的塔瑪爾膝溝藻(P.tamarensis)等。

2 腹瀉性貝毒中毒(DSP)

腹瀉性貝毒是比麻痹性貝毒發現更晚的壹類新毒素。1976年夏,日本宮城縣發生壹起食用貽貝而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特征的食物中毒,研究者從該貝類的中腸腺分離出壹種能殺死小鼠的脂溶性貝毒,後命名為“腹瀉性貝毒”。到1983年,日本發生了多起由該毒素引起的中毒,中毒人數達1300多人。在此期間,世界各地(主要是歐洲)也相繼報道,如1981年西班牙的加利西亞沿岸發生約5000人中毒,1983年法國布列塔尼半島南岸有3394人中毒,1984年挪威斯卡格克海峽沿岸有數百人中毒,此外,荷蘭、瑞典和南美洲的智利也曾發生過此類中毒。中毒的主要癥狀是腹瀉和嘔吐,壹般病情較輕,尚未報道有死亡。

迄今發現,與DSP有關的毒素有:鰭藻毒素(別名:翅甲藻毒素)—1,3(Dinophysistoxin,DTX—1,3)、大田軟海綿酸(Okadaic acid)、扇貝毒素(Pectenotoxin,PTX)及具有相同毒性作用的Yessotoxin(YTX)。目前,腹瀉性貝毒存在10種以上的聚醚化合物已被確認,其中9種成分的結構已被闡明。此群毒素為脂溶性,不溶於水,對熱穩定,通常的加熱處理不易破壞。由於毒素僅局限於貝類的中腸腺,因此對大型貝類而言,如除去該部位可避免中毒。DTX1的LD50為160μg/kg BW(小鼠ip), PTX1—3的LD50為250—350μg/kg BW, PTX4的LD50為770μg/kg BW,而PTX5和YTX的確切毒性尚未得出。

研究發現,被腹瀉性貝毒毒化的貝類僅限雙殼貝,尤以扇貝、紫貽貝引起的中毒較多,其次是雜色蛤、文蛤、黑線蛤和貽貝等。在日本周圍海域,貝類被毒化的時間是初夏至秋季,壹般從4月中旬到5月開始發生毒化,6~7月達到高峰,9~10月消失。雖然貝類毒化期間未必出現赤潮,但貝類毒化的地區性和季節性提示貝類染毒系由浮遊生物(藻類)所致。目前已確認,在日本、美國主要與倒卵形鰭藻(Dinophysis fortii)有關,漸尖鰭藻(D.acuminata)和尾狀鰭藻(D .cauda)可疑。在歐洲,後二者是毒化貝類的主要藻種。

3 西加中毒

西加中毒(又名雪卡中毒)是熱帶和亞熱帶珊瑚礁發達海域有毒魚類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初因人食用加勒比海壹帶名為“Cigug”的—種海生軟體物動引起中毒而得名,現在此類中毒泛指西加毒素(Ciguatoxin,CTX)、刺尾魚毒素(Maitotoxin,MTX)和鸚咀魚毒素(Scaritoxin,STX)引起的中毒。

西加中毒多發生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以珊瑚礁魚為通常食用魚的地區尤為多見。加勒比海周圍,佛羅裏達、波多黎各、維爾京群島、夏威夷、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日本沖繩等地經常發生,印度洋地區也有報道。全世界每年此類中毒者估計達數萬人。

美國1977~1981年***發生西加中毒事件70起,中毒人數367人。日本自1965~1986年的22年間***發生28起,300人中毒。據HabermehI等報道,1993年11月在馬達加斯加島,因食用壹種真鯊科鯊魚導致500人中毒,98人死亡,這是迄今報導的最嚴重的壹起西加中毒。

此類中毒的主要癥狀為口唇麻木,溫度感覺逆轉,肌肉及關節痛、嘔吐、腹瀉,常伴有脈博變慢,血壓下降等循環系統障礙,嚴重者可出現***濟失調,瞳孔散大和呼吸肌麻痹。神經癥狀持續時間長短不壹,長者可達數月或數年之久。不經治療者其自然死亡率為17%壹20%,經積極搶救死亡者不足1%,死因多為呼吸肌麻痹所致。有人觀察,凡發病後24 h仍存活者預後較好。

迄今,已測定出西加毒素和刺尾魚毒素的化學結構。CTX為脂溶性毒素,LD50為0.45μg/kg BW(小鼠ip)毒性比TTX強20倍。其主要毒理作用是在神經和肌肉細胞膜上選擇性地增加鈉離子的通透性,促使Na+大量流入細胞內,該作用恰與TTX相反,並對其有拮抗作用。MTX為水溶性毒素,LD50為0.17μg/kg BW(小鼠,ip),毒性比TTX強50倍,是目前已知毒素中毒性最強的壹種。該毒素能選擇性地活化鈣離子通道,促使Ca2+流入細胞內,並因此引起細胞膜去極化。藥理學試驗證明,MTX可引起血管和消化道平滑肌的持續性收縮。

導致西加中毒的魚類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有些魚類在甲地是無毒的,在乙地則成為有毒的;有的僅在生殖期毒性增強;有的幼體無毒,大型個體卻有毒。對其毒性的形成,目前較為公認的看法是與魚類攝食有關。通過對法屬波利尼西亞甘比爾群島魚的食餌及腸內容物分析發現,劇毒甘比甲藻(Gambierdiscus toxicus)是導致西加中毒的起因生物。據記載,甘比爾群島常常發生大量西加中毒的病例。Randall和Dickey等從多方面進行研究的結果表明,此種毒藻在適宜的氣候及理化條件下,可以形成“水華”(bloom),通過食物鏈而使魚類被毒化。迄今已發現,有400多種魚類可被此毒藻所毒化,其中多數為底棲魚類及珊瑚礁魚類。經常引起中毒的食用魚有:雙棘石斑魚(Grouper)、鯛(Red snapper)等。被毒化的魚肝臟、卵巢及性腺的毒性大於肌肉,Yasumoto報道,魚肝的毒性為肌肉的50~100倍。

4 記憶喪失性貝中毒(ASP)

1987年11 ~12月間,加拿大大西洋沿岸的愛德華王子島發生壹起因食用養殖紫貽貝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156人,死亡3人。中毒者癥狀奇特,多數在食後3~6 h發病,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流涎,同時出現記憶喪失,意識混亂、平衡失調、不能辯認家人及親朋好友等嚴重精神癥狀。嚴重者陷於昏睡狀態,重癥者多為老人,並伴有腎臟損害,其中12人病愈後記憶喪失長達18個月之久。由於其它貝類中毒未見類似癥狀,因此將這種中毒暫定為“記憶喪失性貝毒中毒”。後經加拿大國立大西洋研究中心的專家們確定,中毒物質為軟骨藻酸(Domoic acid),並肯定該物質來源於經常在加拿大東海岸形成赤潮的壹種矽藻(Nitzchlia pungens forma multiseries)。

軟骨藻酸是壹種興奮性氨基酸,具有驅蟲作用。該物質最初由竹本常松教授從紅藻類—樹枝軟骨藻(Chondria armata)中分離出來,並確定其結構。其LD50 約10mg/kg BW(小鼠,ip)。從中毒死亡者的病理解剖可見腦的海馬回、丘腦和杏仁核都有損傷,這與用軟骨藻酸進行動物試驗的病理結果相同。

從引起中毒的紫貽貝中檢出的軟骨藻酸含量高達0.3—0.9 mg/g。1991年日本從由美國進口的壹種大型蟹(Cancer magister)的內臟中檢出軟骨藻酸,這說明矽藻不僅可以毒化雙殼貝,還可毒化其它甲殼類動物。毒化貝類的矽藻在加拿大、日本等許多國家都曾引起過赤潮。除矽藻外,東南亞悔域不同季節產的樹枝軟骨藻該物質含量均高達1000μg/kg,從該海域采集的其它紅藻類Jania capillacea Coelothrixirregularis等也含有大量的軟骨藻酸。在日本奄美等地,民間經常用樹枝軟骨藻來驅蟲,但對其毒害作用並不了解,日本鹿兒島縣屋久島曾有2人因食用這種海藻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