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戈爾丁便是其中壹位,他在小說創作中始終探索的主題,在於人性的“惡之花”。人性不僅有善,有可愛的壹面,也有惡的壹面。戈爾丁是198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他的處女作小說《蠅王》奠定世界聲譽,這本恐怖小說探討的是人類的天生蠻性和後天文明理性之間的爭鬥。
而他1980年獲得布克獎的小說《啟蒙之旅》,則把這個主題又往深淵裏推了壹步——人如何在“善”的妥協下,讓“惡”毀滅他人與自我。這壹次,在洶湧無情的大海上,壹群魑魅魍魎的人間戲劇正在上演。
威廉·戈爾丁(William Golding),英國小說家,詩人,198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的小說廣泛融入了古典文學、神話、基督教文化以及象征主義。生與死、墮落與拯救、人性與獸性、善與惡等這些二元對立的主題經常在其創作中出現,沖突的結果展現了人類走向專制容易,邁向民主艱難的困境。
戈爾丁為這部小說設置的時代背景,是十九世紀初拿破侖發起的英法海戰的後期。盡管小說發生的空間是那艘破舊得令人無語的軍艦,但從始至終都沒有發生任何意義上的海戰。真正的考驗,只是海上的狂風巨浪以及惡劣的天氣。“守護者”號軍艦的目的地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新西蘭的對跖島。這艘船滿載士兵、水手、禽畜以及去殖民地謀求新生活的乘客,在漫長得枯燥乏味至極的航行中,在時而暴風驟雨大浪滔天、時而風平悶熱航行近乎停滯的交替折磨中,因無聊與欲望發生的各種庸俗齷齪之事都不令人意外,唯壹的意外,是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年輕牧師科利之死。
漫長的航海過程中,在連醫生都沒有配備的軍艦上,人人都知道死人不是什麽稀奇的事。但在戈爾丁的這部小說裏,死的是個牧師。他的死因直到結尾部分才揭開謎底——不善飲酒的科利被人惡意灌醉並遭受性侵之辱後在絕望中死去。隨著由艦長安德森發起的草草進行的調查、審訊最終不了了之,讀者才意識到,這其實幾乎就是壹場蓄意安排的謀殺!這個念頭猛然浮現時,讀者會恍然發覺,這個結果簡直就像戈爾丁事先埋好的炸彈,前面近乎四分之三的篇幅,三疊式結構,都只是引線,它壹直在悄無聲息地燃燒著,也正因如此,那炸彈最後的突然爆炸才會令人震驚。這種震驚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之前所發生的壹切,仿佛小說的結尾忽然變成了謎壹般的開篇。
戈爾丁到底要幹什麽呢?對於見慣了麥爾維爾、康拉德式海洋小說“大場面”的讀者而言,在打開《啟蒙之旅》這樣壹部風格“古怪”的作品之後,相當長的時間裏會找不到壹個閱讀切入“點”。毫無疑問,戈爾丁戲仿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約翰·斯特恩的筆法所敘述描繪的十九世紀初的海上航行,盡管多的是庸俗無聊之人、乏味汙穢之事,卻又充滿了活力且頗多黑色幽默的意味。
關鍵是他營造了壹種極強的帶入感,仿佛妳就在那艘破軍艦上,跟主人公塔爾伯特壹樣,冷眼旁觀每天所發生的壹切,尤其是那個年輕牧師如何在備受排斥與蔑視的處境中苦苦煎熬。妳會跟塔爾伯特壹樣,覺得這位神職人員幼稚、脆弱、可笑而又可憐,會在他遭受莫名侵犯之後抱以同情之心,甚至想著要為他伸張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