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中國古代常平倉制度是怎樣發展起來的?為何說有兩副面孔?

中國古代常平倉制度是怎樣發展起來的?為何說有兩副面孔?

中國古代的常平倉制度,有何歷史淵源?發揮過什麽樣的重要作用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立國的大國,千百年以來,農業始終在國家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有時甚至決定著壹個王朝的興衰榮辱,重農的王朝基本都能保持穩定和繁榮,反之則很難容易使國家陷入動蕩不安甚至是混亂。歷史上暴發的無數次農民起義幾乎都與農業發展問題有關,他們提出的口號也多與農業的基礎土地有關,而糾結土地問題實際就是糾結糧食的分配問題。

中國的先民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就認識到解決土地問題,實際就是解決糧食問題。那麽,怎樣才能延緩和削弱因為糧食問題可能導致的壹系列危機呢?

眾所周知,在古代農業生產力比較低,糧食生產的安全性比較脆弱,農業發展深受自然條件影響,糧食生產常年面臨豐收或歉收的不確定性,還必須承受季節性的延宕,這些客觀影響使糧食供給在時間上的分配極不均衡。

其壹般規律是,豐年基本沒有問題,歉年則可能矛盾重重,夏秋季節往往好過,冬春季節則可能顯現危機。在我國很早就存在比較活躍的商品經濟的背景下,這種規律的壹般表現就是糧價的大漲大落。

《漢書?食貨誌上》說:"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

解決"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問題,正是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想努力緩解糧食供求矛盾的動機和出發點,這樣穩定糧價,穩定社會經濟秩序就成為統治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常平倉就登上歷史舞臺,成為備受統治者青睞的法寶之壹。常平倉制度的發展脈絡非常清晰,濫觴於先秦,肇始於西漢,成熟於唐宋,終訖於清末。該制度在發展過程中時廢時行,上下綿延兩千年。

其制度雖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不免行生出虬枝蔓葉,但從總體上看,它是秉承了春秋戰國時期範蠡的("平糶<ti?o>"論)、管仲的("斂輕散重"論)和李悝的("平糴<d?>"論)等先秦諸子的物價"常平"意旨,然後通過糧食在豐年或者收獲的時候盡量多買進壹些(糴),將其儲備於倉中,遇歉年或青黃不接時再賣出(糶),以此來調節糧食供求關系,這種政策就是常平倉制度。它實質上是我國封建社會所奉行的壹項有效的社會管理制度。

西漢宣帝時的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算是我國完善的常平倉制度的創始人。公元前54年,他奏請在北方邊郡築倉,"谷賤時則增其賈而糴以利農, 谷貴時則減賈而巢",但設倉的意圖主要還是解決戍邊軍兵的糧餉供給問題。

東漢永平五年(公元62年),漢朝開始在內地設常平倉。此後,東晉武帝太始四年(268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6年),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年)都曾詔諭天下興舉常平倉。唐太宗和唐玄宗更是先後指令壹些重要的道、州等地方糴谷建倉。

開元七年(719年)議定大州發倉谷糴本三千貫,中州二千貫,小州壹千貫,首次為地方行政單位的常平倉糧規定限額。宋代在真宗時,曾專設司農寺主管全國常平倉事務,按萬戶需糴萬石撥出專門款項作為常平倉本金。

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朝廷出定制:"豐年則增市價十之二以糴,儉歲則減市價十之壹以出,平歲則已。"首次訂立糴糶的價格標準。

元代先以"和糴"糧和漕糧撥充常平倉谷本,繼以所征鐵課之資作為糴本。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的詔令中,第壹次明確提到了在縣壹級行政單位上設常平倉。

明代沒有廣泛推行常平倉制度,替代它的是以糧食的借貸為主要職能的"預備倉"。

清代順治十七年(1660年)規定常平倉"春夏出糶,秋冬糴還",災年散給貧民。由以前歷代通行的以豐補歉的年度調劑變為壹年中的季度調劑。康熙二十年(1682年)下令按勸捐常平倉谷數量分等議敘地方官吏。與過去谷本取資於國家財政不同,官紳捐納成為有清壹代常平谷本的壹個非常重要的來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為防倉谷黴爛,實行"存七糶三"之制,以出陳易新。乾隆時期,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糧食緊張,米價飛漲,為避免進壹步縮小市場的糧食流通量,清政府不得不在乾隆八年(1743年)下令暫時停止采買糧入倉。4年後,又令各省常平倉谷總額以雍正年間所貯之數為準,溢額部分出糶。

自此以後,清代常平倉由盛而衰。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國內兵連禍結,朝廷雖屢令興辦常平倉,但收效甚微,各地常平倉大多有名無實。以上就是我國常平倉制度的發展概況。

常平倉制度在我國雖然源遠流長,但是自唐代以前,它還只是作為朝廷壹時的權宜之計,在局部地區加以推行。唐以後,除個別朝代外,它基本都被作為壹項既定的基本國策,在較大規模上推廣開來。

當王朝政治清明、國庫殷實、社會安定時,常平倉就能較好地得到貫徹執行,對穩定糧價,救濟災荒和發展生產起到了壹定的積極作用。

當王朝政治腐敗、國勢衰微、社會動蕩,甚至是地方割據時,常平倉制度往往就成為流於形式,有名無實,甚至是斂財害命的壹種工具。封建王朝的許多"善政"在這樣的時代,基本都變成了掌權者、貪官、劣紳們吞噬國財、魚肉百姓的淵藪,成為害國殃民的蠹政。在小農經濟和官僚主義政治的歷史舞臺上,壹切所謂"法美意良"的政策或制度,都無法克服權欲的侵蝕,形成戴著同壹個臉譜卻扮演不同角色,呈現不同面孔的統治工具。

但不管怎麽說,常平倉制度還是在我國古代農業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發揮過積極的作用,拯救過無數饑餓百姓的生命,這是必須給予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