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五味消毒飲

五味消毒飲

中醫認為丹毒的病因是熱毒所致,病機是熱邪侵襲,血分熱盛,郁於肌膚而成;或因皮膚損傷,如足癬等,毒邪乘隙侵入而成。發於下肢的小腿丹毒是因濕火下流形成,患部的皮膚紅如塗丹,又稱“流火”或“火丹”。另外,丹毒又泛指體表大片皮膚變紅的壹些病證,如“赤遊丹”、“纏腰火丹”等。

丹毒,多發於小腿或面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是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的急性炎癥。患處皮膚大片紅腫,略高出皮面,邊緣明顯,表面光滑發亮,觸之灼熱,堅實疼痛。嚴重時發生水皰、血痂,患處周圍的淋巴結腫大,可伴寒戰、高熱、頭痛、骨節疼痛等癥狀。反復發作者可形成橡皮腫。

在行醫三十幾年的臨床病例中,遇到來就診丹毒患者,有壹半的年齡在六十歲以上,屬脾虛夾濕熱體質,並多兼有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病史。所以中老年人除了體質易虛外,也會因飲食不節或皮膚受損等因素導致熱毒內蘊、濕熱下註,發於小腿而成丹毒。

中醫對小腿丹毒的治療,采用清熱解毒、涼血祛瘀、利水祛濕、消腫止痛的方法。可用中藥方劑五味消毒飲合四苓散加減水煎內服治療,藥渣可搗爛敷患處或再煎水外洗。

五味消毒飲由金銀花,野菊花 ,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五味中藥組成。

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可治療各種疔毒,癰瘡癤腫,局部紅腫熱痛,或發熱,舌紅脈數者。

金銀花

味甘,性寒。入肺胃經。主要功能清熱解毒,用於治療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瘡,腫毒,痔漏等病。

密銀花,是金銀花未開花的花蕾,藥效高居於金銀花之首。可用開水泡代茶。

野菊花

性涼,味苦辛。入肺肝經。主要功能是疏風清熱,消腫解毒。用於治療風熱感冒,肺炎,白喉,胃腸炎,高血壓,疔毒,癰瘡,口瘡,丹毒,濕疹,天胞瘡。

蒲公英

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經。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用於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結炎,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道感染。

紫花地丁 (清?張璐《本經逢原》)。別名地丁草,箭頭草,堇菜地丁。味苦,性寒。入心、肝經。

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臨床上用於治療疔瘡,癰腫,丹毒,瘰癧,毒蛇咬傷。可內服或搗碎外敷。並可治療目赤腫痛,咽喉炎,黃疸型肝炎,腸炎,痢疾。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紫花地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甲型鏈球菌和肺炎球菌亦有抑制作用。

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論》),又名天葵(《滇南本草》)、夏無蹤(《植物名實圖考》)。

性寒,味甘。主要功能是清腫,解毒,利水。主要治療瘰癧,疝氣,小便不利。可用於癰腫瘡毒、瘰癧,蛇咬傷等。可內服或搗爛外敷。

《古今醫鑒》天葵丸:“治瘰癧,紫背天葵壹兩五錢,海藻、海帶、昆布、貝母、桔梗各壹兩,海螵蛸五錢。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四苓散 《丹溪心法》方。由茯苓、豬苓、澤瀉、白術組成。主要功效 滲濕利水。 主要治療內傷飲食有濕,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茯苓

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經。主要功能是滲水利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泄瀉,遺精,驚悸,健忘等病。

澤瀉

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主要功能是利水、滲濕,泄熱。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泄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等病。

豬苓

味甘淡,性平。入脾、 腎、膀胱經。主要功能是利尿滲濕。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腳氣,淋病,帶下等病。

白術

味苦甘,性溫。入脾胃經。主要功能是補脾,益胃,燥虛,和中。用於治療脾胃氣弱,不思飲食,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等病。

病案舉例:

壹周前,81歲的薇姨因患雙小腿紅腫熱痛壹個多月前來就診。薇姨既往病史有糖尿病、高血壓病、腎功能較差,經常小便不利,下肢浮腫,下肢靜脈曲張 。

主訴:壹個月前,雙小腿下內側最初發現有多個小結節,繼而壹大片皮膚發紅,腫脹,疼痛,觸摸時疼痛明顯。胃納差,睡眠不佳,尿量少而不利,大便溏。

癥見:面色蒼白,面目浮腫,雙下肢腫脹,雙小腿內側紅腫如丹約30x30cm大小面積。按之堅硬,壓之疼痛劇烈,舌質淡胖,舌苔黃厚膩,脈細滑略數。

診斷為雙小腿丹毒,辨證為脾腎兩虛,濕火下註。選用《醫宗金鑒》方五味消毒飲合用《丹溪心法》方四苓散加減治療。內服中藥壹周後,復診時見薇姨的雙側小腿紅腫熱痛減輕,繼續鞏固治療。

(上圖是服了七劑中藥後,雙小腿紅腫熱痛已減輕,現在繼續服中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