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當我們遇上緊急狀況,與其他車輛發生碰撞的時候可以啟動汽車安全氣囊來降低車內人員的傷害。汽車安全氣囊只有碰撞了才會啟動,那麽汽車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是什麽?下面看看的我給大家介紹壹下。
汽車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
汽車安全氣囊是壹種被動安全系統裝置,壹般車上安裝在主駕駛駛座和副駕駛駛座。工作原理是當車撞上某物體的時候,達到設定的破壞度的時候,傳感器就會給電腦壹個信號,經過電腦的處理,給執行器壹個電流,它有壹個化學反應包,當反應時候就會給安全氣囊充入氣體,這時安全氣囊就會暴出來。氣囊由觸發至完成充氣過程約25-35毫秒。
汽車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是什麽 安全氣囊保護作用是100%嗎?
汽車安全氣囊只是其中的壹種安全輔助防護系統,安全輔助防護系統壹般是由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組成。他們的作用是相輔相成。二者合壹的安全保護作用才會起到100%。所以上車壹定要記得系安全帶。
汽車安全氣囊的正確使用方法簡介:
步驟/方法
1:首先,駕駛者應將座位盡量向後移,以便有足夠空間使安全氣囊在發生意外擴張後充分發揮其保護作用;
2:其次,駕駛者不宜傾前控車,坐姿要正確及緊貼座位背椅,且扣上安全帶。
3:第三,12歲以下的小孩應坐在汽車的後排,並扣上安全帶。
4:體重不超過18公斤的幼兒應放在配有兒童座椅裝置的後排座位,並扣上安全帶。壹般 說來,輕微的碰撞不會打開安全氣囊,只有在車輛正面壹定角度範圍內才是打開安全氣囊的有效碰撞範圍,後碰、側碰、翻轉都不會引發安全氣囊打開。
5: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安全氣囊只起輔助作用,在不系安全帶的狀況下,安全氣囊不但不能對乘員起到有效防護作用,甚至還會對乘員有嚴重的殺傷力。
6:須記,安全氣囊的爆發力是驚人的,足以擊斷駕乘者的頸椎!所以,系好安全帶是安全氣囊發揮保護作用的壹個重要條件。
汽車安全氣囊怎麽保養:
1、洗車時不可用水直接沖洗氣囊位置,避免安全氣囊受潮,如果安全氣囊受潮很有可能在發生事故後無法正常彈出或者氣壓不夠,而起不到保護作用。
2、任何時候都不要去敲打或撞擊安全氣囊所在的部位,避免安全氣囊誤動作,安全氣囊是壹把雙刃劍,也有它不安全的壹面。據悉安全氣囊彈出時的速度高達300Km/h,由此所產生的撞擊力約有180Kg,人體的頭、頸等較脆弱的部位很難承受。
3、由於上述原因,駕駛員在駕車時首先要系好安全帶,保證安全氣囊作用時身體的位置正確,此外開車時身體不宜前傾,坐姿要緊貼座位,背椅應調節至舒適的位置, 但也不宜太靠後,這樣會有足夠的空間讓安全氣囊充分發揮其保護作用,另外對於副駕駛位置也不要讓兒童乘坐,因為安全氣囊即使彈開也無法起到保護兒童的作 用,對於兒童應該使用安全座椅安置在後排座椅上。
4、以中型車為例,車輛壹般會配備6 個安全氣囊,分別位於駕駛員方向盤內、副駕駛員儀表臺內、4個車門內側,用以保護正面和側面碰撞的車上人員安全。當車輛發生強烈撞擊後,安全氣囊會以非常 高的速度彈出,所以千萬不要在方向盤上以及氣囊罩蓋上放置物品,這不僅妨礙了安全氣囊的正常彈開,另外高速彈出的`安全氣囊也會將上面的物品高速拋出,撞擊 車內人員或物品,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5、儀表盤上的“安全氣囊故障燈”能夠顯示氣囊的電氣系統是否存在故障,在車輛啟動自檢的過程中,安全氣囊指示燈會短暫亮起6s,然後熄滅,如果這個指示燈從來不亮、行車時壹直亮著、不停閃爍,都表示氣囊存在故障,需要進行檢測維護或者更換。
6、每個安全氣囊只能使用壹次,壹旦引爆就喪失保護能力,不能塞回去後繼續使用,必須更換壹個新的安全氣囊,更新完成後,啟動車輛觀察安全氣囊指示燈狀態確保其安全氣囊是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汽車安全氣囊的保養和維護是十分重要的,在發生意外的時候關乎著司機的人身安全。車主們應該對汽車的安全氣囊進行定期維護和檢查。
汽車安全氣囊使用知識:
下面就來說說安全氣囊的壹些常見問題。
1、有了安全氣囊,就壹定安全嗎?
大量模擬試驗和統計表明: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車禍中,如果正確使用安全帶,可以挽救約45%的生命;如果同時使用安全帶和氣囊,這壹比例上升到約60%;如果只使用氣囊,這壹比例不會超過5%。
數據顯示,壹輛汽車以60km的時速行駛,遇到突然撞擊時,氣囊會以200km/h以上的速度彈出,由此產生的撞擊力約180公斤。如果乘員沒有系好安全帶,那麽氣囊的彈出角度就會發生偏差,從而導致這股巨大的撞擊力落在乘員的脆弱部位,造成傷害。
另外,安全氣囊的效果與身高也有關系。美國俄勒崗衛生與科學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安全氣囊對低於1.5米或高於1.9米的人致傷幾率更大。值得註意的是,安全氣囊不能保護兒童,由於兒童身體承受能力非常脆弱,即使給他們系好安全帶,氣囊的爆發力也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承受範圍。因此當乘員是兒童時,必須在後排中間位置為他們安裝兒童安全座椅。
正解:安全氣囊必須與安全帶壹起使用,兒童須乘坐兒童安全座椅。
2、安全氣囊越多就越安全嗎?
某些汽車除了正面雙氣囊、側氣囊、側氣簾,還有頸部、膝部、腰部氣囊等等,儼然是“肉加囊”的節奏。但是,氣囊越多就越安全嗎?
據從事汽車碰撞的工作人員介紹:大量試驗顯示,碰撞發生時,大部分車內乘員最容易被撞擊的部位是:臉部、胸部、腰部、頭部。由此有了經典的“6方位部署”原則,即主、副駕駛前的安全氣囊主要保護前排乘客的臉部及胸部;主、副駕駛座椅外的側安全氣囊主要保護前排乘客的腰部;位於ABC柱內飾版內的側安全氣簾則負責保護車內乘客的頭部免受大力沖擊。
所以,壹般來說,車輛配備了前排雙氣囊、側氣囊及側氣簾並合理分布,就已經到達適度的安全範圍,如果過度追求數量,在事故發生時,反而會因為氣囊分布不合理而受到其意外彈出的撞擊。
汽車安全是壹項系統工程,不是幾個安全配置的簡單羅列,還要考慮彼此之間是否匹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帶、座椅及安全氣囊等乘員約束系統之間的匹配與優化。車型安全系數高低的差別就在於乘員約束系統的匹配是否合理,即在碰撞發生時,它們能否彼此協調,在最佳的時間發揮最好的作用。
正解:安全氣囊最重要的不是數量,關鍵是分布合理,以及能夠和其他系統合理的配合。
3、安全氣囊沒打開,就壹定不安全嗎?
“某款車型發生碰撞事故,但車內安全氣囊沒有打開,因此造成車內乘員受到嚴重傷害。”某些評論者就將車內乘員受傷的原因歸結為安全氣囊未能打開,甚至認為這樣的車輛就壹定不安全,其實這種單純的主觀判斷是有失公允的。
安全氣囊打開需要合適的碰撞角度、速度,角度為車輛在正前方左右大約60°之內的位置,速度為高於30km/h。國外對此也制定了相關準則:20km/h以下撞擊時,氣囊不會彈出;30km/h以上正面撞擊時,氣囊壹定彈出;而20-30km/h之間為模糊區,氣囊可彈出也可不彈出。所以,即使車艙發生了很大變形,但如果碰撞部位有不對,傳感器也不會發出引爆氣囊的指令。
值得壹提的是,安全氣囊也有保質期限,這也是影響其彈出的壹個因素,所以車主每行駛1萬到2萬公裏後,就該到4S店檢查安全氣囊。同時由於安全氣囊為壹次性產品,引爆後必須更換新的氣囊。
正解:安全氣囊打開是需要條件的,不能把其當成衡量汽車安全的唯壹指標。另外要註意安全氣囊的保質期,以保證它能正常發揮作用。
4、特別註意:不要在氣囊的前方、上方或近處放置物品
許多車主喜歡在擋風玻璃上粘上壹些小飾物,尤其是女性朋友對堅硬的水晶、玻璃制品情有獨鐘。專家建議,最好不要在擋風玻璃上懸掛小飾物,尤其是質地堅硬的物品。因為在氣囊彈出時,掛件飾物突然受撞,會產生猛力,像子彈壹樣射向乘坐者,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不要在氣囊的周邊放置物品,以免在緊急時刻這些物品妨礙氣囊充氣或被拋射出去,形成較大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