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助人是傳統的美德
幫助別人是我們傳統的美德。相傳戰國時期,楚國冬天下了大雪,穿上裘皮大衣的楚懷王還覺得冷。坐在爐火旁烤火取暖,他想自己錦衣玉食還這麽冷,那百姓會怎麽熬過寒冬?於是,下令給貧苦百姓送去煤炭取暖。這就是婦孺皆知的成語‘雪中送炭’的典故由來。
還有很多助人的成語故事:慷慨解囊、兩肋插刀、舍己為人 扶老攜幼、 樂善好施等等,雖歷經千年風霜,依然溫暖著眾人心。
2、助人體現社會的文明
壹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含有物質文明,更多的精神文明、社會的和諧。在生活中,凡事禮讓三分,相互理解,相互謙讓,互幫互助,將會是鄰裏和睦,歲月靜好。
3助人為快樂之本
助人為快樂之本。前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人來說,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幫助別人,如果解決或者減輕了別人的困難,那種發自內心由衷的喜悅是外人無法體會的。它不僅讓妳感覺自己活得有價值,也讓妳的人格得到了升華,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即是如此。
4、助人不因善小而不為
在人的感知中,提起助人時,腦海中常常會出現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場景。現在是文明法制社會,不提倡助人時拔刀。作為普通人,需量力而為。《三國誌·蜀書·先主傳》中說得好:不因善小而不為。這就提醒我們,做善事好事時要從日常小事做起,只要是對別人有幫助,就值得去付諸行動。
當今社會需要助人為樂的精神。在別人遭遇困境的時候,需要妳給他力所能及的幫助,需要妳適時地伸出援手拉他壹把。老話說得好:眾人拾柴火焰高,確實,如果每人都能奉獻出點滴光亮,那麽,陽光將會照亮世間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