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姬發在滅殷後兩年,便得急病而死,即位的周成王姬誦年幼,便由武王的四弟周公姬旦攝政。由於牧野之戰只是戰勝了商王朝的中央政權,因此地方貴族多有不服。
此時的周王朝,幼主在位,朝野不穩。然而周公旦代行王政七年,待成王年長則還政於成王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傳為美談。但是近年來有學者提出,周公確有篡位野心,之所以後來要還政成王,是迫於無奈。
此派論者也是從史籍中尋找依據的。《史記》有多處記載:周公攝政乃是周公自己擔心朝政不穩,剛剛分封的諸侯和殷商舊貴族反對周室,主動擔當起了周王朝的攝政。
《史記?周本紀》講道:“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叛周,公乃攝行政當國。”
這也就是說,成王是武王的合法和指定繼承人,周公攝政並不是出於武王臨終時的安排——至少不是正式的任命,也不是出於周王室眾人的推舉,而是出於周公自己。
《荀子?儒效》稱:“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有人解釋為:屏者,除也。及,繼也。周公摒除成王以繼接武王的天下。如果真是這樣,當然就是篡位了。《史記*燕召公世家》又記載當時“召公疑之”,《魯周公世家》也記載了周公曾向太公、召公進行解釋。特別是“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和利於成王”因而發生動亂。從管、蔡的壹貫表現來看,他們是忠於周的。壹向衷心於周朝的管叔與蔡叔懷疑周公的所作所為對成王非常不利,是謀逆之事。
於是管叔與蔡叔、霍叔挾持武庚發動叛亂,史稱三監之亂。周公先是用計把他的哥哥——應該繼承王位的管叔按“兄弟相為後”調離京都,又乘管、蔡懷疑動亂之機興兵東征把他殺了。
至於周公為何還政於成王?他們的解釋是,由於召公、太公懷疑,管、蔡聯合武庚起兵反周,關中地區也跟著亂起來,《尚書*大誥》稱“西土人亦不靜”,事態的發展已出乎周公的預料,於是他壹方面在平定管、蔡後還政下野;壹方面又拉攏召公,與召公平分大權。
按照這些學者的話來說,周公可能是個處心積慮的篡位者,然而事實的真相真是如此嗎?
我們秉持著尊重歷史的原則,以證據說話。開始舉例的《荀子?儒效》記載,由於文言文的壹詞多義,“屏”既可作“除”講,也可作“扶持”講,僅在史料中摘字逐句似乎沒有完全的說服力。
因此目前無法作為論證。而《史記》中的兩處記載也只拋開了疑問,據實記載,其內容根本沒有明顯的立場,對問題也不能證明什麽。至於對三監之亂的處理,也並無不當之處,說趁三監之亂鏟除異己也太天馬行空了。不派兵難道就壹直讓反抗勢力作亂下去嗎,顯然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