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全球礦產品供需形勢趨緊,價格持續上漲

全球礦產品供需形勢趨緊,價格持續上漲

近幾年世界經濟逐步復蘇,礦產品需求強勁增長,礦產品價格普遍上漲。世界經濟增長的地區繼續擴大,美國經濟穩健運行,日本經濟復蘇動力不減,特別是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勢頭強勁,明顯地改善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平衡性和穩定性。世界經濟復蘇,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加之受政治因素和投機資金炒作的***同影響,能源、原材料需求強勁增長,礦產品供不應求,加之美元繼續疲軟,使得以美元結算的大多數國際礦產品價格普遍攀升,許多礦產品價格創多年來最高紀錄,這是近期世界礦業的壹個明顯特征。同時,盡管世界礦產品產量不斷增加(表1.6),但由於需求增長在短期內釋放過於強烈(表1.7),使得礦業生產和礦產品市場難以適應,表現為需求強勁,供應不足,供需形勢趨緊,礦產品價格普遍上揚。但是,受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的影響,礦產資源形勢出現了壹些新的變化,需求減緩、價格暴跌,很可能會影響未來壹段時期礦產勘查開發。

2007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紐約原油現貨價格)年平均價為72.26美元/桶,比2006年上漲9.5%;2007年鐵礦石長期供貨價格上漲了9.5%,2008年從巴西鐵礦石進口價格上漲65%,從澳大利亞鐵礦石進口價格上漲96.5%;2007年世界精煉銅平均價7119美元/噸,同比上漲5.8%;精煉鋁價格2638美元/噸,同比上漲2.8%。

表1.6 世界主要礦產品產量

續表

表1.7 世界部分礦產品消費量

1.4.1 能源供需矛盾凸現,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上漲

2007年是全球能源市場持續增長的第4個年頭。世界經濟的持續增長,導致了全球壹次能源消費繼續增長。2007年,盡管所有燃料的消費量繼續增長,但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慢了下來。隨著公眾對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關註程度不斷提高,能源工業成為全球的焦點。2007年,原油價格(大慶原油)持續波動上漲,12月上漲到了90.41美元/桶的高點。天然氣價格被上升的油價拉高。面對需求的變化,美國Henry Hub2007年天然氣平均價格為每百萬英制熱單位6.95美元,較2006年上漲2.7%。英國2007年Heren NBP價格則下跌23.7%,為每百萬英制熱單位6.01美元。生產能力緊張、氣候條件惡劣、中東地區持續的沖突、世界許多國家的內亂以及投資基金大量進入能源領域,均為推動國際市場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的重要因素。雖然國際市場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大幅度上漲,但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均未出現短缺。能源供應安全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註,地緣政治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也逐漸加劇(表1.8)。

2007年世界石油產量為39.06億噸,同比下降0.2%(表1.6),為自2002年以來首次下降;消費量為39.53億噸,同比增長1.6%。2007年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增長4.1%。美國的石油消費量連續第3年出現負增長,較2006年減少了0.1%,但在世界石油消費中所占比重仍達23.9%。從主要消費地區來看,北美地區、亞太地區和歐洲地區仍是石油的主要消費區,在世界消費總量中所占比例分別為28.7%、30.0%和24.0%。2007年全球石油日消費量的增長達到了99萬桶,從而使日石油消費量達到了8522萬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消費量約每日下降了38.5萬桶。2007年,歐佩克石油產量日減產35.6萬桶。2007年其他生產國的產量日減產25.6萬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產量每日下降了28.7萬桶,為連續第5年下降。期間,俄羅斯的產量達到了新的高峰,日增產0.9萬桶。美國、巴西、委內瑞拉等國的產量也都有所增長。2007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平均每桶為71.82美元,比2006年的平均價上漲了10.3%,12月達到了每桶90.85美元的峰值(表1.8)。

表1.8 2002~2007年世界主要市場原油價格 單位:美元/桶

2007年世界天然氣產量為2.94萬億立方米,比2006年增長2.4%,略低於10年平均值。俄羅斯和美國是天然氣生產最多的兩個國家,其產量分別是6074億立方米、5459億立方米,分別占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20.6%和18.6%。中國的天然氣產量增長18.4%,在世界產量中所占份額很低,僅為2.4%。2007年,世界天然氣的消費量為2.925萬億立方米,比2006年增長了3.1%,高於2006年2.4%的增長率。美國和俄羅斯為世界兩大天然氣消費國,天然氣消費量分別為6131億立方米、4321億立方米,分別占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的22.6%和15.0%。2007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幅為19.9%,為世界增長幅度最大的國家,但占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的比例僅為2.3%。全球經濟增長減速是世界天然氣消費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

2007年,煤炭仍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燃料。2007年煤產量為63.96億噸,同比增長3.3%;消費量31.78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4.5%,高於10年的平均值。其中拉丁美洲增速最快,拉丁美洲地區煤炭產量和消費量分別較上年增長了6.0%和7.3%。中國仍為世界最大煤消費國,2007年煤消費量增長有所放緩,但仍高於10年平均值。2007年中國消費量增長7.9%,占全球煤炭消費量的41.3%,占全球消費量增量的70%以上;油價和天然氣價格的上漲是中國煤炭消費量增長的主要原因。美國為第二大煤消費國,2007年煤消費量為5.74億噸油當量,占全球消費量的18.1%,出現了2002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煤炭的增長平緩,增幅為2.0%,高於過去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目前,國際煤炭的價格仍然相對較低,煤炭價格增幅小於石油和天然氣。

2007年,核能消費量6.22億噸油當量,同比下降2.0%。美國仍為世界最大核能生產國和消費國,2007年美國核能消費量為1.92億噸油當量,占當年世界核能消費量的30.9%。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消費量為5.27億噸油當量,占全球消費量增量的84.7%。中國核消費量增長了14.6%,為1420萬噸油當量。法國作為核電消費大國,2007年核電消費量9970萬噸油當量,同比下降2.4%,占世界核電總消費量的16.0%。

1.4.2 世界鋼鐵市場需求強勁,鐵礦石供應偏緊價格大幅度上漲

2007年世界鋼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3.22億噸,比2006年增加了6.7%。這是世界鋼產量連續第4年超過10億噸大關。2007年世界鋼產量比10年前增長了76.4%,比5年前增長了55.5%。中國是世界第壹大產鋼國,2007年的產量達到4.89億噸。中國鋼產量占世界產量的比例為37.0%。在5大產鋼國中,日、美、俄、韓4國的鋼產量總和僅為中國鋼產量的69.6%。日本為第2大產鋼國,產量為1.20億噸。美國排世界第3,為9721萬噸。其他重要產鋼國有俄羅斯、韓國、德國、印度和烏克蘭等。目前世界鋼鐵進出口大國主要有: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加拿大和俄羅斯。這些國家的鋼鐵貿易在世界鋼鐵貿易中占有較大的份額。由於目前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國際鋼鐵市場競爭激烈,國際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國家是日本、德國和俄羅斯。

鐵礦石需求的增長驅使鐵礦生產公司加速擴能增產,從而使2006年世界鐵礦石產量達到了16.90億噸,比2005年增長了9.7%。由於國際市場鐵礦石供不應求,世界主要鐵礦生產公司在2006年度的價格談判中再次提高了鐵礦石價格。盡管中國作為鐵礦石貿易大國直接參與了2006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但由於3大礦業巨頭壟斷了全球海運鐵礦石貿易量的70%,中國在談判中始終處於下風,最終不得不再次接受漲價9.5%的價格協議。

近年來,除鉬外,全球多數鐵合金礦產品,如精煉鎳、錳礦、鉻鐵礦、鈷礦、鎢礦等都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價格普遍上漲。

1.4.3 市場供不應求,大多數有色金屬價格達到歷史新高

進入21世紀以來,主要有色金屬消費量快速上升,盡管產量也不斷增長,但總體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態(表1.9),價格持續上漲(表1.10)。2007年,世界有色金屬市場需求激增,許多有色金屬礦產市場供應不足,加之壹些產品庫存下降,價格大幅走高。有色金屬價格的總體水平也升達10年來的新高,2007年6種主要有色金屬中,鉛年平均價繼2006年大幅上漲後再漲100.5%,高達2580美元/噸;錫、鎳年平均價分別為14539美元/噸和37230美元/噸,同比分別增長65.9%、53.3%,均創17年來的新高;銅、鋁的年平均價分別為7119美元/噸和2638美元/噸,同比分別增長5.8%和2.8%,由價格大幅上漲轉入高位平穩;鋅年平均價為3242美元/噸,同比下降0.9%,是6種有色金屬中唯壹下降的。世界主要有色金屬的產量和消費量均有了不同幅度增長,但市場供應緊張狀況日趨嚴重。2007年其他有色金屬也大都呈現產消俱增、市場供需兩旺的大好局面,銻、鉍、鎘、銦、鈦、鈷和硒等金屬的價格都有較大漲幅。

表1.9 2007年世界主要有色金屬供求狀況 單位:萬噸

表1.10 2001~2007年主要金屬現貨價格(年平均價)

1.4.4 貴金屬市場供需兩旺,大多數貴金屬價格上揚

盡管近年來,世界黃金需求量變化不大,但黃金價格壹路走高。2007年,與大多數礦產品壹樣,國際貴金屬市場呈現出供需兩旺的景象,全年金價大幅度波動,年均金價達696.39美元/盎司,比2006年上漲15.2%(表1.10),12月28日黃金價格漲到833.75美元/盎司,創下27年新高。從供給方面來看,2007年世界黃金的礦山產量為2200.7噸,同比下降1.3%,造成供應減少。盡管中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礦產金產量持續上升帶動亞洲礦產金產量增長,但其他各洲產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從需求方面來看,2007年投資仍是黃金需求的主要領域,而且也是2007年黃金價格漲跌的主要驅動力。

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不斷調整以及政治局勢的變化,黃金的貨幣功能和戰略保值功能愈來愈顯重要。另外,傳統上美元是亞洲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部分,由於美元長期貶值以及其他主要貨幣匯率的波動,使得各國增加黃金儲備以抵禦貶值風險。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1.7萬億美元,但是官方的黃金儲備只有600多噸,調整戰略儲備結構以及增強匯率的靈活、主動性成為當務之急;加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官方儲備中黃金的比例也是較少,因此增加黃金儲備需求逐漸增大。

2006年世界白銀制造業總需求量為26142噸,比2005年下降0.9%。從消費領域來看,工業應用為最大消費領域,占總需求量的51.2%,其次為首飾業,占19.7%,其他攝影業占17.3%,銀器占7.0%,銀幣及證章占4.7%。此外投資需求約1500噸左右。2006年世界礦產白銀供應量估計為28359噸,比2005年下降1.5%。其中70%為礦山產量,21%為廢料回收,9%為政府拋售。整體來看,2006年國際白銀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只有少量供應缺口。從近幾年的國際銀市場來看,白銀價格的走勢與市場供求狀況不存在必然聯系。當國際市場白銀價格超過6.00美元/盎司時,直接左右市場的就不是供需關系,而是投機、匯率等因素。近兩年的國際白銀市場就證明了這壹點,目前的白銀供需現狀對市場產生的直接影響力很小。短期內經濟形勢、美元匯率變化、國際石油價格等仍然是決定銀價的主要因素。同時,由於白銀主要為銅、鉛、鋅和黃金等礦產的伴生礦產,因此白銀相關金屬行情的好壞,也影響著白銀的市場。

汽車工業是鉑族金屬的主要終端用途,因此鉑族金屬市場對汽車工業的依賴度愈來愈大。2006年,全球鉑需求量為678萬盎司,比2005年增長1.2%。需求增長主要來自汽車等工業用途,珠寶加工業需求則有較大幅度下降。2006年鉑的供應量增長超過了需求增長。全年總供應量為679萬盎司,比2005年增長2.2%。供應量增長主要來自南非生產能力擴大到529萬盎司,由此導致供應量大增。總體來看,2006年鉑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僅有1萬盎司的過剩。2006年,全球鈀需求量為664萬盎司,比2005年下降10%。需求下降主要源於珠寶加工業需求下降30%,該領域需求已經不到1萬盎司。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消費量大增多少彌補了珠寶領域需求下降造成的損失。2006年鈀的供應量為806萬盎司,比2005年下降4.1%。總體來看市場供需也基本平衡。2006年全球銠需求量為83.7萬盎司,比2005年增長1.2%。汽車催化器仍是銠的最大消費領域。盡管全年供應量增長速度超過了需求,但市場總體仍顯供應不足,由此導致價格增長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