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南宋政權建立後最慘烈的城市保衛戰發生了什麽事情?

南宋政權建立後最慘烈的城市保衛戰發生了什麽事情?

完顏宗弼過江之後,在六合與與淮南戰場上的金朝元帥左監軍完顏撻懶(昌)會合,二部會師,刀鋒指向宋軍扼守的淮東揚州、承州、楚州等地。

真、揚州鎮撫使、兼揚州知州郭仲威聽聞金軍重兵壓境,便力約承州、天長軍鎮撫使兼承州知州薛慶到揚州合兵***同迎敵,薛慶率部到揚州後,郭仲威卻膽怯了,不僅爽約不與薛部在指定地點會合,更在薛慶孤軍作沖兵敗率部到揚州城下時,竟然不給援助的薛慶開城門,薛慶奮戰,力盡被俘,慘遭殺害。

失卻援軍,郭仲威的承州當然也沒守住,郭仲威棄城逃跑,揚州、承州落入金軍手中,楚州成為了孤城壹座。

楚、泗州、漣水軍鎮撫使、兼楚州知州趙立是徐州人,出身行伍,勇猛過人,原是徐州知州王復帳下壹員猛將,建炎三年,金人攻徐州,王復率全城軍城拒守,趙立城頭督戰,身中六箭,城陷後王復壹家死於戰亂,趙立入城與金人巷戰,被擊昏,當夜小雨靂靂將淋醒,他找到王復的屍體將其埋葬,並在徐州城悄悄組織舊部和金人打起了遊擊戰,金人撤退他組織隊伍進行了漂亮的襲擊戰,繳獲了很多武器舟船,並壹舉奪回了徐州,宋廷聞報後大喜,授趙立為忠翊郎,代理州事。後又升任右武大夫、忠州刺史。此時金軍正圍攻楚州,情勢緊急。朝廷命趙立率部馳援,趙立領命援楚,壹路與金人交戰,七戰七捷。到達楚州時,趙立已兩頰中箭,不能說話,他以手勢指揮,壹舉擊退金兵,解楚州圍,後朝廷詔令趙立知楚州。

建炎四年完顏宗弼大軍再次南下,於正月復攻楚州。楚州在趙立的率領下固若金湯,五月宗弼北歸時,對趙立這塊硬骨頭他已經不想再啃,他派使者知會趙立,說自己只想過楚州,不願再和趙立兵戎相見。

趙立卻不給完顏宗弼面子,他殺了宗弼派來的使者,並主動派兵襲擊宗弼部輜重,宗弼大怒,與完顏昌合圍楚州,斷了楚州的糧道,定要啃下趙立這塊硬骨頭。

楚州已是南宋在淮東最後的棋子,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楚州若失,對南宋來說是極大的損失。此時帝國的張(浚)趙(鼎)組合為積極的主戰派,采取了積極的措施解救楚州之圍,主要經營陜西的張浚在陜西壹帶組織兵力準備對金用兵,果然得知宋廷在西邊有大動作後,完顏宗弼的主力被抽調到了去了陜西,圍困楚州的部隊只剩下了完顏昌部。

如果宋廷此時能有效的組織兵力援助楚州,並未沒有勝算。

但力主用兵趙構趙鼎君臣卻發現,他們無法調動那些手下的大將。

此時朝中在東南的三大主力部隊,韓世忠部剛剛在黃天蕩拼光了子彈,其部在休養恢復中,沒有戰鬥力,動不了,劉光世和張俊關系不佳,二人常揚言有我沒他,最開始朝廷讓張俊出兵援楚,張俊壹口拒絕了,趙鼎親自出面勸說張俊,張俊不給帝國執宰的面子,說現在援助趙立,等於徒手博虎,無異找死。趙鼎後來又親自上書趙構,說如果張俊願出兵,他可以與張俊親赴戰場。然而張俊仍然拒不從命。

張俊的部隊調動不了,無奈之下,趙鼎只有調動劉光世部。

劉光世沒有像張俊那樣敢直接拒絕朝廷下達作戰任務,而是“持重而行”,派手下大將王德和酈瓊派兵援楚,二將八月二十四渡江,繞著楚州附近兜了壹圈後借口部屬不用命,九月撤兵,並沒有和圍楚主力動真格。

嶽飛率部從宜興到泰州的路途中,接到了朝廷令他到達泰州後立即派兵配合劉光世部援助楚州的命令。

接令後嶽飛率先鋒部隊於八月二十六日抵達泰州,但他的大部卻於九月九日才到達泰州,原因很簡單,嶽飛部雖然才壹萬多人,但隨行家屬卻有五六萬,在江陰軍壹帶渡船又稀少,故延宕到九月九日才得以進入泰州。

進入泰州後,嶽飛立即接到另壹件棘手的事,泰州的官員告訴他,泰州沒有足夠的糧草供應五六萬人的部隊。

盡管如此,等大部到達泰州後,他還是率領嶽家軍壹半的兵力,前往救援楚州。

此時王德和酈瓊部已退回鎮江府,真正援助楚州的部隊只有海州、淮陽軍鎮擾使、兼海州知州李彥先部,但李彥先部抵楚州山陽縣北神鎮,卻被金軍扼制於推河中,不得前進,無法與嶽部形成合力。

進駐承州以東幾十裏的三墩後,嶽飛向劉光世求援,希望劉部解決他當下最需要的糧草問題,但石沈大海。

嶽飛部最終也只是在承州附近和金人進行了壹些小規模的戰鬥,並沒給楚州方面給予足夠的支援。

堅守了大半年,卻無壹援兵救助,楚州趙立部陷入絕境,全城軍民以野菜樹皮為食,但趙立仍然率部堅持到了九月中旬,九月中,趙立在城頭指揮作戰時被金人的炮石打碎頭顱,死前感慨地說:“我終不能與國滅賊矣”。

趙立死後,楚州軍民皆素縞,金人卻停止了攻城,以為是趙立之計,十日後才發動攻擊,楚州城破,楚州軍民在十天的時間內在街巷設立了磚壘,與金人進行巷戰,使金人付出了幾千人的代價。

楚州保衛戰是宋人南渡後宋金戰史上最慘烈的壹次城市攻堅戰,從黃天蕩之困到楚州城下付出的代價,女真人也開始慢慢意識到宋人並非不堪壹擊的對手。

也許戰爭並不是解決宋金政治沖突的唯壹利器。

於是楚州城,成為了宋金關系的另壹個轉折,

也成為了壹代奸相秦檜的人生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