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氮肥市場極度低迷,企業大面積虧損,行業經濟運行極其困難。2014年1-12月氮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616.7億元,同比下降6.2%;利潤總額為負56.6億元,同比增長-195.6%,也就是說行業虧損56.6億元。可2013年同期行業盈利59.2億元。反差很大。
2014年氮肥行業***有企業331個,其中虧損企業156個,同比增長23個;虧損企業虧損額129.6億元,同比增長106.7%。行業虧損面達到47.1%。
2014年,我國產能退出的速度加快,全年退出總產能達500萬噸。2014年我國尿素新增產能和退出產能基本持平,尿素產能零增長,仍保持在8070萬噸左右。
2014年氮肥產量情況不理想,受低迷市場影響,2014年氮肥企業開工率壹直在低位運行,導致氮肥產量下降,這也是近些年氮肥產量首次出現下降。 全年累計生產合成氨6090.6萬噸,同比下降1.7%;生產氮肥4518.8萬噸,同比下降1.5%;生產尿素(折氮100%)3059.4萬噸,折合實物量6607萬噸,同比減少100萬噸,下降1.5%。
2014年,6月底以來,尿素企業開工率降至70%以下,遠低於前兩年同期水平;2014年12月,尿素企業開工率下降至全年最低點,約為62.8%,其中以煤為原料的開工率為73.5%,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尿素企業開工率為38.3%。2015年1月初,隨著部分氣頭裝置恢復開車,尿素開工率小幅回升。據2015年1月28日調查,全國尿素生產企業日產量約為16.94萬噸,開工率約為65.97%;其中以煤為原料的尿素企業開工率為75.04%;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尿素企業開工率為44.15%。
2014年我國氮肥總消費量預計為3950萬噸,尿素總消費量為5880萬噸。
農業74.2%,人造板15.3%,三聚氰胺4.7%,火電脫硝4.2%,其他1.2%。
2014年累計出口氮肥885.9萬噸(純N),同比增長58.9%。其中出口尿素1361.6萬噸(實物量,下同),增幅64.7%,創 歷史 新高;出口硫酸銨415.8萬噸,同比增42.5%;出口硝酸銨42.6萬噸,同比下降10.0%;出口氯化銨56.1萬噸,同比增長40.9%。
2014年我國氮肥減產,出口量增多,導致供應量大幅減少。就尿素而言:
2014年尿素產量同比減少100萬噸,出口量增加535萬噸,全年供應量同比減少636萬噸。而消費量同比增加150萬噸。全年尿素供需有些失衡,需要消耗部分2013年結轉量。
2014年國內氮肥價格走下坡路,全國尿素平均出廠價1558元/噸,同比下降290元/噸。2014年氯化銨市場也極度低迷,全年平均出廠價僅335元/噸,同比下降275元/噸。
中國氮肥協會在總結氮肥形勢時指出,氮肥行業面臨以下問題:壹是生產企業市場開拓力度不夠。壹些大型生產企業銷售理念和銷售模式缺乏創新,過度依賴流通企業,不能有效適應農業需求結構的改變以及流通環節不暢的市場的變化,在市場低迷面前,只能靠降價促銷。二是流通環節采購積極性不高。近幾年,市場的固有規律被打破,流通企業對未來市場難於預判,經營氮肥積極性嚴重受挫,流通企業不敢也不願經營尿素,流通環節蓄水池作用明顯減弱。三是出口環節有問題。中國出口量占到世界尿素貿易總量的20%以上,但是卻成為全球價格窪地。作為最大尿素出口國,在國際市場上沒有話語權,尤其是印度在尿素進口招標方式上存在不合理性,導致我國尿素出口較為被動和不公平。國內的大型生產、流通企業沒有發揮好出口的主體作用,對價格掌控能力不強,導致出口價格較低。出口產品質量也存在問題。2015年1月1日起,尿素開始執行全年統壹的出口關稅,出口成為“常態化”,解決了尿素常年生產,季節性使用的矛盾,可能有所好轉。最後的問題是行業面臨結構調整關鍵期。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面對新常態,我國氮肥行業也需要實現新發展。但是氮肥產業作為傳統產業面臨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今後怎麽轉型、怎麽發展將成為行業面臨的問題。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在今年7月中旬於內蒙鄂爾多斯市召開的2015中國氮肥、甲醇技術大會上發出警示,當前我國氮肥、甲醇行業面臨四個難題。其壹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投資過熱。“十二五”期間,我國氮肥和甲醇產能年均增長率達5%和14%,當前氮肥和甲醇的產能利用率僅為76%和66%。其二是產品結構需要進壹步調整。氮肥產品結構不能滿足農業需求的新變化,導致高效專用肥料開發滯後,肥料利用率降低。甲醇消費面臨傳統下遊產品大多過剩、新興下遊產品應用開發跟不上行業發展需求的局面。其三是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尿素生產、大型壓縮機、氨冷冰機、空分等關鍵技術與世界先進技術還有不少差距,壹些大型關鍵裝備依然依靠國外。其四是運行成本逐年上升。“十二五”以來,氮肥生產用的天然氣價、電價、氮肥運價相比2010年分別上漲了104%、32%、107%,企業運行十分艱難。
在我撰寫這壹篇稿子時,已屆7月底,2015年已過去壹半多了。今年的化肥形勢比起去年好不了多少。如晉煤煤化工在全國是最好的板塊之壹。今年上半年,使出十八般武藝,什麼發揮煤化聯動優勢,深入挖潛增效,全方位苦練內功,開展降本增效活動,通過創新供電模式,加強余熱利用措施等等,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這麼大的版塊,只盈利9600萬元。可見,廣大的“第三世界”日子不好過。
工信部在研討化肥形勢時指出,1 6月,氮肥產量為2432.1萬噸(折純氮),同比增長3.7%。其中尿素產量1679.8萬噸,增長6.1%。化肥行業整體運行是平穩的,產量和出口量有所提升,行業效益也有所提升,但整體仍處於較低水平,電價和運輸等優惠政策逐步取消,行業運行成本不斷增加。這最要命的恰恰就是這個電價。
國家發展改革委的2015年748號通知,《關於降低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工商業用電價格的通知》第四條明確指出:“逐步取消化肥電價優惠,化肥生產用電執行相同用電類別的工商業用電價格;優惠價差較大的地方,分兩步到位,2016年4月20日起全部取消電價優惠。” 這壹通知對化肥行業是晴天霹靂,壹石激起千層浪。業內人士馬上就叫嚷了:電價優惠沒有,化肥企業怎麽活?
陽煤豐喜集團就說,從4月20日開始,電價上漲0.1元/千瓦時,公司每個月就要多支出1300萬元電費。這給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巨大壓力,為我們今年走出困局,增加了難度。
河北正元集團有同樣的感受:河北省從4月20日電價上調0.0977元/千瓦時,以2014年電耗為例,正元集團平均每月增加1116.83萬元,相當於本廠職工基本工資總額。成本上漲的幅度之大,著實令人吃驚!
山東陽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十分焦慮地說,化肥用電價上漲,直接導致我們與大氮肥企業的噸產品生產成本差距又增加了100元。2016年4月20日取消全部電價優惠後,電價還要再漲0.1元/千瓦時,企業的生存環境將進壹步惡化。
晉煤集團煤化工指出,此次電價調整,致使公司合成氨、尿素、甲醇成本增加65 75元/噸。以晉煤的生產規模來講,預計每年將增加生產成本13.84億元,這給煤化工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如果明年4月20日起取消優惠電價,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還會使合成氨、尿素、甲醇生產成本增加200元左右,對以固定床為氣頭的企業來說更是壹次生死考驗。
取消優惠電價影響最大的是占化肥企業數量70%以上的中小企業。待到明年4月20日完全取消優惠價格,就全國而言,壹千瓦時電平均相差0.27元,如按現在電價0.7元/千瓦時計算,明年電價就要上漲38.57%,對於化肥企業而言很難承受。與以煙煤(包括褐煤)為原料的大化肥裝置(年產30萬噸合成氨及以上),噸氨耗電量僅為中小型化肥企業的1/5 1/4的相比,成本劣勢更明顯。
緊接著,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5年07月29日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進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我國化肥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產品結構與農化服務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高,硫、鉀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進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是我們化肥行業“十三五”轉型發展的線路圖,明確了產能總量、原料結構調整、產品結構升級、節能環保提升四大目標,以及化解過剩產能等八項重點措施。
氮肥總量調控目標為,到2020年,氮肥產能要控制在6060萬噸,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0%;原料結構調整方面,要求到2020年采用非無煙煤的合成氨產品占比從目前的24%提升至40%左右;產品結構方面,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產品質量為目標,大力發展新型肥料。力爭到2020年,我國新型肥料的施肥用量占總體化肥使用量的比重從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氮肥、磷肥企業非肥料產品銷售收入比重達到40% 50%。在節能環保方面,要求到2020年,所有合成氨企業能源消耗水平達到《合成氨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要求。其中70%的企業達到新建企業準入值要求;合成氨噸氨排水、氨氮、化學需氧量和磷銨汙水排放達到相應國標要求(磷肥和鉀肥的略)。
為確保路線圖所規定目標的如期實現,《指導意見》提出八項重點措施。在化解過剩產能方面,原則上不再新建以天然氣和無煙塊煤為的原料合成氨裝置…….要加快淘汰落後產能,並鼓勵引導企業兼並重組。在加快提升 科技 創新能力方面,要集中力量突破先進煤氣化技術,高效低壓合成大型化技術等壹批關鍵技術與裝備。要組建壹批引導行業技術創新的研發平臺,培育壹批創新型示範企業。其他措施還包括積極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強農化服務,借力“壹帶壹路”戰略拓寬國際市場,以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
面對這個局面,對於企業來說,倒逼著妳必須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只有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求突破才能走出困境。山東的發展經驗值得借鑒,他們已步入適應新常態,抓住新機遇,推進化肥工業創新驅動發展。即告別單純依靠產能擴張的粗放式發展階段,步入了產業集約化、產品多元化、生產智能化、服務個性化發展的新裏程。
隨著我國經濟運行步入新常態的發展階段,化肥企業應發掘新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在鞏固和擴大已取得成果的基礎上,適應新常態、抓住新機遇,推動我國化肥工業創新驅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