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tū
2 英文參考Tiāntū CV22 [中國針灸學詞典]
tiāntū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V2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RN2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 天突 漢語拼音 Tiantu 羅馬拼音 Tientu 美國英譯名 Sky Prominence 各
國
代
號 中國 CV22 日本 22 法
國 莫蘭特氏 VC22 富耶氏 VC22 德國 KG22 英國 Cv22 美國 Co22
天突為經穴名(Tiāntū CV22,RN22)[1][2]。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別名玉戶(《針灸甲乙經》)、天瞿(《備急千金要方》、《針灸聚英》)、五戶(《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屬任脈[1]。天突是陰維脈、任脈的交會穴[1][3]。天即天空,突即竈突,此穴位所在相當於氣管上端,頗似肺氣通天的竈突,故名天突[1]。天突穴主要用於胸肺及頸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氣逆,肺癰,咳吐膿血,喉痹,咽幹,失音,暴瘖,嘔吐,呃逆,喉鳴,梅核氣,癭瘤,氣喘,胸痛,咽喉腫痛,暴喑,癭氣,噎膈,咳唾膿血,喉中痰鳴,心痛,舌下急,衄血,咯血,現代又用天突穴治療膈肌痙攣,神經性嘔吐等。
4 天突穴的別名玉戶(《針灸甲乙經》)
天瞿(《備急千金要方》、《針灸聚英》)
五戶(《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5 出處《黃帝內經靈樞·本輸》: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
6 穴名解天即天空,突即竈突,此穴位所在相當於氣管上端,頗似肺氣通天的竈突,故名天突[1]。
天,上意,指天氣及人身之上部。突,指竈突。竈突,即煙囪,有穿通之義。天氣通於肺,穴處猶如肺氣出入之竈突也。本穴位居胸腔最上的喉頭,既為清氣之所入,又為濁氣之所出,故以為名。[4]
7 特異性天突是陰維脈、任脈的交會穴[1][3]。
8 所屬部位頸[5]
9 天突穴的定位標準定位:天突穴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6]。
天突穴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正坐仰頭取穴[1]。
天突穴位於胸骨上窩正中,當胸骨切跡上緣上0.5寸凹陷處(《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王冰註)[3]。
另說“在頸結喉下二寸”(《針灸甲乙經》)、5寸(《備急千金要方》),3寸(《太平聖惠方》)、1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天突穴在任脈的位置
天突穴在頸部的位置
天突穴在頸部的位置
天突穴在頸部的位置(肌肉)
天突穴在頸部的位置(骨骼)
10 天突穴的取法在璇璣穴上1寸,胸骨上窩正中,正坐仰頭取穴。
天突穴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正坐仰頭取穴[1]。
正坐仰靠位,於璇璣上1寸,胸骨上窩正中取穴[7]。
快速取穴:仰臥,由喉結直下可摸到壹凹窩,中央處即是天突穴[8]。
11 天突穴穴位解剖天突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左右胸鎖乳突肌腱(兩胸骨頭)之間、胸骨柄頸靜脈切跡上方、左右胸骨甲狀肌、氣管前間隙。淺層布有鎖骨上內側神經,皮下組織內有頸闊肌和頸靜脈弓。深層有頭臂幹、左頸總動脈、主動脈弓和頭臂靜脈等重要結構。
11.1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左、右胸鎖乳突肌腱(兩胸骨頭)之間→胸骨柄頸靜脈切跡上方→左、右胸骨甲狀肌→氣管前間隙。[1]
皮膚→皮下組織→左、右胸骨舌骨肌之間→左、右胸骨甲狀肌之間→上縱隔蜂窩組織→氣管前間隙[9]。
11.2 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頸橫神經和頸靜脈弓屬支分布;深層有舌下神經降支和甲狀腺下動脈分布;再深層可及氣管[9]。向下刺可入胸骨柄後方,有胸腺、左無名靜脈和主動脈弓等結構[9]。
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皮下有頸靜脈弓,甲狀腺下動脈分支,深部為氣管,胸骨柄後方為無名靜脈及主動脈弓[3]。
12 天突穴的功效與作用天突穴具有宣通肺氣、消痰止咳的功效。
天突穴有理氣化痰,清咽開音作用[1]。
天突穴位於胸廓上口處,深部為肺系,具有宣肺降氣、止咳平喘、化痰利咽之功,可用於治療胸、肺、咽喉病[10]。
胃氣上逆則噎膈,取天突穴理氣降逆以治之[10]。
癭氣為天突穴局部的治療作用[10]。
天突穴具有豁痰開竅之作用,是治療諸痰之證的主要腧穴,對於痰厥、中風、眩暈、咳嗽、梅核氣等效果較好[10]。
《針灸甲乙經》有:“在頸結喉下二寸。”主治咽喉疾患。《備急千金要方》記載:“血氣乏閉,咳逆咽冷,聲破喉猜。”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於胸腔最上,其功用為通,刺法使患者含胸延頸。術者循胸骨內緣向下探刺,導引滯塞之氣上通,俾於痰郁氣之在胸臆者,得以爽利湧出, *** 術有點天突法。1948年高式國醫師診壹婦人,因大怒氣厥。擬刺回陽九針,甫刺啞門壹穴。壹老人突然走入,呼令去針,急起針。彼令壹壯婦人抱扶患者端坐。另壹婦人以中指探其天突,叱令用力,再用力,患者忽然啊的壹聲,大哭而蘇。後仿用此法,通痰導氣,多收捷效,願同道***識之。[4]
13 天突穴主治病證天突穴主要用於胸肺及頸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氣逆,肺癰,咳吐膿血,喉痹,咽幹,失音,暴瘖,嘔吐,呃逆,喉鳴,梅核氣,癭瘤,氣喘,胸痛,咽喉腫痛,暴喑,癭氣,噎膈,咳唾膿血,喉中痰鳴,心痛,舌下急,衄血,咯血,現代又用天突穴治療膈肌痙攣,神經性嘔吐等。
天突穴主要用於胸肺及頸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氣逆、肺癰、咳吐膿血、喉痹、咽幹、失音、暴瘖、嘔吐、呃逆、喉鳴、梅核氣、癭瘤、膈肌痙攣、神經性嘔吐等[1]。
天突穴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咽喉腫痛、暴喑、癭氣、梅核氣、噎膈[9]。
天突穴主治? 咳嗽,氣喘,胸痛,咳唾膿血,肺癰;喉痹,咽幹,暴喑,梅核氣,喉中痰鳴;嘔吐,噎膈;心痛,舌下急,衄血,癭氣[7]。
天突穴主治咳嗽,哮喘,咯血,喉痹,失音,嘔吐,呃逆,噎膈,癭瘤等[3]。
14 刺灸法 14.1 刺法[1]
先直刺0.2~0.3寸,然後將針尖轉向下方,沿胸骨後壁刺入0.5~0.8寸[3]。
先直刺0.2寸,然後將針尖轉向下方,緊靠胸骨後方刺入1~1.5寸[9]。
先直刺0.2~0.3寸,當針尖超過胸骨柄內緣後,即向下沿胸骨柄後緣、氣管前緣緩慢向下刺入0.5~1寸,局部酸脹,咽喉發緊似有阻塞感,起針後即消失,不留針[7][1]。
註意:天突穴施術時不宜留針及施用強 *** 手法,以免傷及臟器;對肺氣腫患者尤需謹慎[7]。
14.2 灸法可灸[1][9][7]。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3]。
15 天突穴的配伍天突穴配定喘、膻中、豐隆治支氣管哮喘[1]。
天突穴配天窗、合谷、人迎治聲帶炎[1]。
天突穴配內關、印堂、足三裏治神經性嘔吐[1]。
天突配膻中,有降氣平喘的作用,主治哮喘,胸痹。
天突配璇璣、風府、照海,有行氣解表,養陰清熱的作用,主治喉腫咽痛。
天突配靈道、陰谷、復溜、豐隆、然谷,有滋腎降火利咽的作用,主治咽痛久不愈,喑啞,入睡口幹。
天突配定喘、膻中、豐隆,治哮喘[7]。
天突配內關、中脘,治呃逆[7]。
天突配石關、足三裏、胃俞、中脘、膈俞、水分、氣海、胃倉,治噎膈[7]。
天突配瀉人迎、喉中,治支脅胃中滿、喘呼逆息[7]。
天突配筋縮,治小兒喉閉[7]。
16 特效 ***用中指指腹慢慢按壓天突穴1~2分鐘, *** 時要格外輕柔,可治由於咳嗽、咽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聲音嘶啞[8]。
17 文獻摘要《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
《針灸甲乙經》:陰維、任脈之會。
《針灸甲乙經》:咳上氣,喘,暴喑不能言,及舌下挾縫青脈,頸有大氣,喉痹,咽中幹,急不得息,喉中鳴,翕翕寒熱,項腫肩痛,胸滿,腹皮熱,衄,氣梗心痛,癮疹頭痛,面皮赤熱,身肉盡不仁,天突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咳嗽上氣,胸中氣噎,喉中狀如水雞聲,肺癰,咳唾膿血,氣咽幹,舌下急,喉中生瘡,不得下食。
《玉龍歌》:哮喘之證最難當,夜間不睡氣遑遑,天突妙穴宜尋得,膻中著艾便安康。
《百癥賦》:咳嗽連聲,肺俞須迎天突穴。
《普濟方》:針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灸亦得。即下針宜直橫下,不得低手,即損五臟之氣,傷人短壽。
《類經圖翼》:治壹切癭瘤初起者,灸之妙。
18 天突穴研究進展 18.1 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針刺天突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可使甲狀腺縮小,癥狀消失,基礎代謝明顯降低。對地方性甲狀腺腫的治療,有效率可達86.9%,尿中排碘量明顯降低,甲狀腺對碘的吸聚和利用能力提高。有實驗正常人服131I 2μBq(微貝可),20 min後用重手法刺雙合谷、扶突、天突,於行針3次後的2、4、6、24、48 h測定,發現甲狀腺對131I的攝取量大多提高,而針刺通裏等穴則無影響。[7]
針刺甲亢患者天突穴,可使基礎代謝降低,而對地方性甲狀腺腫患者,針後基礎代謝可增加[1]。
18.2 治療外周性呼吸衰竭臨床觀察,電針天突穴對呼吸衰竭有壹定療效,特別是對外周性呼吸衰竭療效明顯[4]。
18.3 對支氣管平滑肌的調整作用針刺天突對支氣管平滑肌也有調整作用,對支氣管哮喘有治療作用[7]。
18.4 降低氣道阻力針刺天突、肺俞等穴,無論吸氣或呼氣階段的氣道阻力,都從增高狀態明顯下降,特別是呼氣時的氣道阻力下降最為明顯[4]。
18.5 對食管蠕動的影響在X線下觀察,針刺天突、膻中可使健康人食管蠕動增加,內徑增寬,也可使食管瘤瘤部的上、下段食管蠕動呈相同改變。[7]
針刺食道癌患者天突穴,可使蠕動增強,內徑增寬[1]。
18.6 對免疫功能有調整作用針刺天突對免疫功能有調整作用,針刺家兔“天突”、“內關”,可看到淋巴母細胞轉化率明顯提高,但是對於有些淋巴母細胞轉化率針前較高的針刺麻醉患者,針後反見下降。針刺天突也可使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加。[7]
電針實驗性結核性家兔“天突”“內關”部位,發現針後白細胞總數及中性計數、淋巴細胞轉化率有明顯增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