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酒字的來歷,如下:
1、關於“酒”字
“酒”是漢語常用字,讀作jiǔ,該字為上下結構,筆畫為10,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指用糧食、水果等含澱粉或糖的物質發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飲料,又可引申為動詞,指飲酒。
“酉”是“酒”的本字。酉,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像是有酒簍“Ⅱ形”伸進大缸的酒壇,大缸中的壹橫指事符號“—”表示酒液。當“酉”的“酒壇”本義消失後,甲骨文再加“水形”,強調壇中飲料的液態性質。
該字自甲骨文中至小篆均從水、從酉,酉亦聲,其義為酒。《易·困》:“困於酒食,朱紱方來。”用為動詞,指飲酒。《韓非子·說林上》:“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
2、“酒”字的歷史起源
話說遠古時代有個人想造壹種飲料,日思夜想始終是沒有靈感。有壹天晚上夢見神仙指點:在明天的酉時妳在村子入口處等三個人,分別用這三個人的血和糧食的精華醞釀就會造出特別特別的飲料來!
於是他在第二天的酉時來到神仙指定的地方等。第壹個人終於來了,是個秀才。他懇求秀才給他壹滴血並說明了原因。秀才看到他很誠懇,於是給了他。
第二個是個將軍,他用同樣的方法去懇求。於是將軍也給了他。可是眼看天即將黑了也不見第三個人來,這時看見大樹下面有個瘋子在那裏睡覺,他走上前去問瘋子要了壹滴血。
回到家之後開始了他的飲料醞釀,沒有多長時間終於釀出了可口的飲料。之後他又想給這種飲料起個名字。由於是用三個人的血做成的他就選了“三點水做偏旁”而且是在酉時取的所以又用“酉”做了部首。於是形成壹個字,那就是“酒”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