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角礫狀礦石

角礫狀礦石

塊狀硫化物礦床同生成因新思想提出後,曾遭到傳統熱液交代學派種種非難。眾所周知,在塊狀硫化物礦床中經常見到角礫狀礦石。這種礦石往往出現在塊狀硫化物透鏡體頂部和兩側及底部蝕變帶中。尤其塊狀礦體兩側的礦石角礫主要是由塊狀黃鐵礦、閃鋅礦或磁黃鐵礦組成。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關於塊狀硫化物礦床成因的爭論中,後生論者認為,這種塊狀硫化物角礫只能是熱液交代成因,並以此作為主要根據,把同生論者攻得束手無策。但是,隨著野外地質觀察的深入,Hayashi發現(1962),黑礦型礦床的硫化物礦化與火山角礫巖密切伴生,而火山角礫巖明顯來源於流紋巖的蒸氣噴發活動。鑒於火山角礫巖與黑礦角礫狀礦石在結構上很相似,並且角礫狀礦石中的角礫分別由3種主要硫化物礦石類型組成,因此,他推斷這些角礫不可能是交代成因的,而同樣是蒸氣噴發產物。同年,Ohashi也認為Motoyama礦山角礫狀礦化是原始層狀礦石發生蒸氣噴發的結果。稍後,Miyazima和Mizumoto(1968)對Kamkita礦山的角礫狀礦石的成因也提出了與上述相同的看法。

到70年代,這種與爆發性火山活動有關的角礫巖已經普遍被認為是塊狀硫化物礦床的典型特征。Hutchinson(1973)曾指出,在塊狀礦體頂部和下伏熔巖中,角礫巖化為原生同火山成因,不是構造成因。原生構造,例如附近熔巖中的枕狀構造雖已破碎和角礫巖化,但並未發生錯動。由於這種角礫巖與礦化關系極為密切,Sangster(1973)賦予它們壹個特別名稱——“選廠巖”。至此,有關塊狀硫化物礦床角礫狀礦石成因之爭,以同生論者獲勝而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