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這樣斷斷續續的哼唱,使我們愉快地度過了長達八九個小時的空中飛行時間,壹點也不顯得寂寞。而唱得最多的則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直到飛機降落到莫斯科的地面上。當飛機降落時,從飛機俯瞰莫斯科,映入眼簾的是藍天下蔥綠的樹叢和清沏透明的河流、湖泊,市區被壹條“大環”——高速公路所包圍。莫斯科綠化面積很高,是森林中的壹個城市,也被稱作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之壹。我通過機艙內的屏幕看到的莫斯科,就像是壹只巨大的爬在深林裏的大蜘蛛。沒有正東正西的交通公路,蜘蛛網向四周放射著。這座城市的三分之二部分被森林覆蓋著。於是,莫斯科又被人們稱為“森林中的城市”。
沒想到,在往莫斯科的途中,我們情不自禁唱起了這首歌;沒想到,我們又是情不自禁唱著它踏上這片土地的。這是壹個美好的開始。接下來,我們對著窗外公路兩旁的森林唱,對著遠處的藍天白雲唱,我們對著感興趣的很悠閑的俄羅斯人的休閑場景唱,我們對著傍晚的夕陽唱,對著密實的樹林裏壹棵棵白樺樹唱……我們為什麽,我的耳畔壹直響著這首老歌?我壹遍遍地這樣問自己,在腦海裏尋找著中國與莫斯科曾經有過的紅色記憶,與前蘇聯有關的記憶。
可以說,我們父母以及我們這壹代,是唱著蘇聯歌,看著蘇聯電影,談著俄國文學長大的呵。中國人會唱很多的前蘇聯歌曲,比如曾經家喻戶曉的《喀秋莎》、《小路》、《山楂樹》、《青年團員之歌》、《田野靜悄悄》、《三套車》、《紅莓花兒開》等等,但是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絕對沒有壹首歌的影響力能超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到了莫斯科,對於這首歌的感情就異常強烈了。這感覺就像到了湘江邊的人都壹定要情不自禁的唱壹首《瀏陽河》壹樣。我們訪問團的每個團員壹路上都在用不同的“聲部”演唱著這樣相同的壹首歌,甚至到了莫斯科,在與俄羅斯作家交流結束時,我們雙方也情不自禁地用中俄兩種語言合唱起這首歌。
似乎是這樣的,對於很多沒有機會踏上俄羅斯的朋友來說,對於莫斯科的了解,似乎大多感受也都直接來源於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來到了俄羅斯,來到了莫斯科,自然會向往去感受壹下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美妙的歌聲帶給我愉快的感覺和美好的回憶,在大使館裏,在圖拉的鄉間的小路上,在托爾斯泰莊園裏,也在我們每壹個同行作家的心中。就這樣,在莫斯科,憑著對“莫斯科郊外”的記憶,我們開始尋訪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那個“郊外”。
在莫斯科,認識了壹位來自中國山西的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小夥兒康凱,他14年前來到了莫斯科,他在莫斯科讀完了大學本科,又在莫斯科取得了碩士學位,至今還未曾去過莫斯科以外的俄國別的大城市。他是我們在莫斯科的導遊、向導兼翻譯。在我們與俄羅斯作家交流出現不流暢時,他流利的俄語使俄方請來的翻譯遜色了許多;他在餐廳裏給我們彈鋼琴解乏;他教我們說簡單的俄羅斯口語;他陪我們逛超市像俄國人壹樣買東西……他陪我們度過了初到俄國的日子,還有我們從聖彼得堡回來直到離開俄國的日子,那段我們在莫斯科的所有美好的日子,都由他陪我們壹起度過。
在莫斯科時,康凱抵不過我們的“熱情要求”,壹遍遍地用俄語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給我們聽,這樣,使我們深切體會到了此歌俄語版的味道,邊唱邊告訴我們俄語直譯的意思。他說他也曾像我們壹樣十分喜愛和迷戀這首歌。我現在才知道,在中國人心中有著很濃厚的“莫斯科情結”。莫斯科人喜歡文學,酷愛讀書,在汽車上、地鐵裏,隨處可見看報、讀書的人。康凱就愛看書,所以他知道的東西很多,尤其是關於莫斯科的,我說他都快成個莫斯科人了。康凱告訴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又稱《莫斯科之夜》,是最有國際影響力的前蘇聯歌曲之壹,後經薛範的翻譯,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壹首具有濃郁俄羅斯風情的歌曲。他還告訴我們說,歌裏唱的那個“郊外”,指的就是莫斯科大學旁的那片樹林,那裏,真的很幽靜,到了夜晚,走到哪兒都感覺是靜悄悄的,靜得只能聽到樹葉沙沙的'響聲,其他什麽也聽不到。他告訴我們,原歌詞中的那壹句“深夜花園裏四處靜悄悄,只有樹葉在沙沙響”直譯的意思其實是“深夜的花園很靜,靜得連樹葉的沙沙聲也聽不到”。
歌曲中,真誠激動的心聲和黎明前依依惜別之情都和這大自然的美和諧地交融在壹起。近20年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中國流傳得更廣。幾乎沒有壹種音樂刊物、壹本外國歌曲集子裏少了這首歌,也幾乎沒有壹家唱片公司沒有錄制過這首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祖國是俄羅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母語是俄語,但在世界上,用漢語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人遠比用俄語唱的人多,難怪有人說:“用中文演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融入了我們的體驗和感情,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已經成為地地道道的中國歌曲了。”
說起來,有個現象倒是十分有趣。近年來我走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從我熟悉的亞洲到我十分向往的歐洲,從氣勢磅礴的文明古國到花香遍布的水鄉小鎮,在我看來,莫斯科的浪漫似乎顯然與其他城市不同。如果說巴黎的浪漫是埃菲爾鐵塔上的高空擁吻,塞納河畔的攜手漫步;如果說普羅旺斯的浪漫是大片薰衣草匯成的紫色海洋,是午後閑逸的咖啡,傍晚的落日余輝;那麽,屬於莫斯科的浪漫,仿佛就凝結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是烈酒的余味,那是列賓油畫上濃濃的色彩,那是如此濃厚而沈重的,仿佛是從與妳對望的那壹雙雙深邃的深藍色的眸子裏流露出的壹種不舍的淡淡的憂傷。
很多年前,有壹個叫樸樹的小夥子,在當年春節聯歡晚會上面演唱了壹首《白樺林》。第二天就被廣為流傳,家喻戶曉,有壹些也許因為這首歌喜歡上這位歌手。我曾思考為什麽在這個時代,還會追捧這樣的壹首具有濃郁“莫斯科風情”的歌曲,那大概是因為在中國人心中還有很濃厚的“莫斯科情結”吧,那種依依不舍的送別,男女友人纏綿的情誼,他們約好了“但願從今後,妳我永不忘”。“靜靜的村莊飄著白的雪/陰霾的天空下鴿子飛翔/白樺樹刻著那兩個名字/他們發誓相愛用盡這壹生/……/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年輕的人們消逝在白樺林/……長長的路呀就要到盡頭/那姑娘已經是白發蒼蒼/她時常聽他在枕邊呼喚/來吧親愛的來這片白樺林……”
我望著窗外壹片片的白樺林和林子旁的村舍,不由自主地哼起《白樺林》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心裏輕輕感嘆道:這是壹個多美又遺憾的世界呵。
“深夜花園裏四處靜悄悄/只有樹葉在沙沙響/夜色多麽好/令人心神往 /多麽幽靜的晚上/小河靜靜流微微泛波浪/河面泛起銀色月光/依稀聽得到/有人輕聲唱/在這寧靜的晚上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默默看著我不作聲/我想對妳講/但又難為情/多少話兒留在心上/長夜快過去天色蒙蒙亮/衷心祝福妳好姑娘/但願從今後/妳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詞的寓意很含蓄,壹切美好得那麽自然,那麽純凈,那麽徹底。情侶們在莫斯科郊外的白樺林裏互訴衷腸,他們相互愛慕,卻沒有直接表達。在那樣的夜色裏,雲朵遮蔽了月光,壹切都變得嬌羞。在這樣的夜色裏也許什麽都可以托付給對方。豐富的語言在壹瞬間變的蒼白無力,什麽都是多余的,都不足以表達內心的種種微妙的情愫。誰讓愛本來就是壹種百轉千回的事情呢?我們可以想象,在那樣的年代裏,也許他們還來不及品嘗愛情的甜蜜,就要遠隔千山萬水。那壹夜,月色仍迷離,白樺林裏傳來隱隱的抽泣,姑娘躲過了父母的責難,來這裏送別自己的心上人,他明天壹早就要離開了,遠赴戰場,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來,也許明天就回來,也許永遠都不再回來了。他們相互凝望著,想要把對方刻進自己的腦海中,哦,也許還需要壹個深情的擁抱,畢竟也許明天就是海角天涯了。我猜,他們壹定會說:“從今後,永不忘……”
莫斯科的夏天很迷人,城市整潔幹凈,公路旁景色秀麗,別有風情。那天,晚餐後,我們等待大巴車接我們去列寧火車站乘火車前往聖彼得堡,這期間有幾個鐘頭的時間坐在草地上散步、看夕陽,唱歌、跳舞、看書、打撲克。漫步在莫斯科這樣的郊外,哼唱著這樣的歌曲,時常不小心就不由自主地陷入沈思。我們就站在路邊的林子旁,唱起了那首歌,接著剎不住車地唱了很多俄國的中國的老歌,我們四個女人情不自禁地在異國跳了起來。過路的遛狗的俄國人,他們有的放慢腳步,有的停下來看著我們,對著我們會心壹笑。
曾幾何時,我們也有過這樣的離別,和親友、和生命中已放在心底的愛人,我們緊緊的拉出回憶,像拉出壹根隱秘在心底的細細的絲,太過細密的心情早已經淡去,這壹刻也已說不上那壹刻的別離是什麽滋味了。那麽,我們是在車站?在街邊的巷口?瞧,無論在什麽時候,無論什麽樣的人,在這樣的風景裏,都會禁不住問問很多年以前的那個自己,或者,什麽也不問的,就早已醉在這樣的景色中,這些老歌,讓塵封已久的心情拿了出來,輕松地透了透氣。無論如何,我們不壹定是在這樣的白樺林裏互訴衷腸,我們不壹定有二戰時的悲壯與無奈,兩顆如此甜蜜的心,怎麽舍得離別?
真正的藝術是沒有國界的,真正的藝術也是絕不會被掩埋的,越有內涵,越有深度的作品,它的藝術魅力往往不是壹下子就被認識。就像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據說這首歌的問市,還經歷了壹番波折。那是1956年,當時蘇聯正在舉行全國運動會,由莫斯科電影制片廠攝制了壹部大型文獻紀錄片《在運動大會的日子裏》。電影廠邀請了著名作曲家索洛維約夫?謝多伊為其影片配樂。作曲家與詩人馬都索夫斯基合作為影片寫了四首插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便是其中的壹首。歌曲結合了俄羅斯民歌和俄羅斯城市浪漫曲的某些特點,但富有變化。雖然是短短的壹首小歌,卻處處顯示出這位大師的匠心。這首歌拿去錄音時,電影廠的音樂部負責人審聽之後並不滿意,毫不客氣地對索洛維約夫?謝多伊說:“您的這首新作平庸得很。真沒想到您這樣壹位著名作曲家會寫出這種東西來。”壹盆冷水澆得作曲家垂頭喪氣。不過影片上映後,歌曲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第二年,在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會上壹舉奪得了金獎。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是唱著“但願從今後,妳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登上列車,告別莫斯科的。自此,這首令人心醉的歌曲飛出了蘇聯國界,開始它的全球旅行。
“莫斯科郊外”今安在?為什麽當年的那個“郊外”指的是這裏?帶著些許疑問,我們驅車壹路尋訪莫斯科郊外。
那天,在離開兩天之後,再次從聖彼得堡回到莫斯科,正是黎明時分,康凱在火車站口接到我們,他先帶我們在總參軍事科技大學立交橋對面的梨花飯店地下室的留學生餐廳裏用早餐。在我們用用早餐時,康凱坐在壹旁的鋼琴前,為我們彈奏了幾曲鋼琴曲,其中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我愛妳,中國》。接著,他帶我們在麻雀山,看莫斯科的黎明,看莫斯科大學的清晨。我們來到莫斯科的最高點捷普洛斯坦斯卡亞高地高地(莫斯科位於俄羅斯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地勢平坦,僅西南部有此高地,也不過才 253米。)時,那裏是壹片沈睡的大地。康凱指著大學們外兩旁的白樺林說,這就是《莫斯科郊外晚上》所唱的地方。呵,這就是那著名的“郊外”!呵,我們終於來到了“那個郊外”!
莫斯科郊外的黎明,也是這樣寧靜,這樣溫柔和多情。看上去。昨夜這裏發生過壹場狂歡,各種酒瓶成堆地積在垃圾桶周圍,附近有許多小車、摩托車和學生、飆車友,有許多青年在私家車周圍,懶洋洋地等著天大亮,等著這個城市與他們壹起蘇醒。
帶著我們幾人去感受。早就聽說在莫斯科有大片大片的白樺林,我喜歡這裏的郊外,也是因為白樺林的緣故。因為莫斯科(包括環城公路以內地區)面積900平方公裏,包括外圍綠化帶***為1725平方公裏。莫斯科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郊外人卻很少,人,僅僅是風景畫中的點綴。我們從莫斯科大學旁(面向著莫斯科大學校門),沿著右邊隨意走進了壹片白樺林,壹棵棵大樹展現在眼前。
有人說,俄羅斯和白樺樹產生了不解之緣,也許沒有任何壹種其他的樹比白樺樹更適應俄羅斯的自然條件和精神,第壹部關於俄羅斯大地的歷史是寫在樺樹皮上的,在俄羅斯古代的農村學校的練習本也是樺樹皮做的。懲罰學習不用功的學生就請吃“樺樹粥”(用樺樹枝條抽打)。不僅不刻苦學習的學生怕吃這種粥,疾病也怕它,因為白樺樹枝葉中含有對人體很有益的芳香物質,可以用來驅趕疾病。俄羅斯人正由於這個原因,很早就有在澡堂洗澡時用白樺樹枝條做的笤帚拍打身體的習俗。俄語中的“白樺樹”與“愛惜”是同根詞,這不是沒有原因的,白樺樹愛護人的身體,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益處。比如說,生長在白樺樹幹上的黑褐色菌類做的酒可以戰勝疾病,驅趕死神;樺樹芽制的溶液可以洗頭;樺樹可以提煉焦油,按古藥方制的焦油皂可以治療皮膚損傷。白樺樹還帶給人們光明和溫暖,它的樹幹是最好的木材和燃料。從前農民用它來搭建經久耐用的小木屋,用它來照明、取暖、點篝火—因為它燃燒時間長,熱量最大。另外,據導遊介紹,俄羅斯的樺木家具早已走向世界,壹種名叫卡累利阿樺木的木材尤其貴重,因為它木質平滑,手感柔和。橫斷面的紋路非常特別,加工之後很象大象的骨頭。還有,白樺樹的樹皮所含的成分與橡樹皮壹樣,結實又不透水。人們很早就用它做輕便而又結實的水桶和壹年四季都可穿的樹皮鞋。冬天穿這種鞋不僅可以穿越阿爾卑斯山,甚至可以到達北冰洋,因為穿著它腳不會浸濕,也不會受凍。看來不僅僅是不解之緣,俄羅斯人更是將白樺樹視為珍寶,每壹處都能將它充分的利用起來,帶給俄國人方便,帶給俄國人財富。樹林裏撒著斑駁的光影,充滿了野性,陰陰的密林裏,白樺樹披著綠色的盛裝,那些搖曳多姿的林木昂然挺立,充滿了生機,充滿了神秘。有的長到20多米高,樹幹挺拔而美麗,有細小的枝條,壹些樹幹上面有許多小樹瘤。此時感覺到,很可能沒有任何壹種其他的樹比白樺樹更適應俄羅斯的自然條件和精神,因為此時,再找不到比白樺樹更美麗的景色。此時似乎沒有白樺樹,夏天就無法真正愉快地度過。難怪,白樺樹壹直是俄羅斯民歌、詩歌、童話和傳說中永恒的主人公之壹。俄語中的“白樺樹(ереза)”與“愛惜(еречь)”是同根詞,因為白樺樹愛護人的身體,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益處,而這是誰也超不過它的,因此在樺樹林裏是見不到其他樹種的。油畫壹般的美麗。沿著林中小路壹直向前,妳可以看到很多當地居民在很閑適的牽著狗散步或跑步。
莫斯科人喜歡飲酒,但不太講究菜肴,有酒喝就行。女士們壹般喝香擯和果酒,而男士們則偏愛伏特加,伏特加是壹種用糧食釀造的燒酒,就是白酒。好的伏特加度數雖高,但喝後不容易上頭。廣場上,樹林裏,到處可見東倒西歪的酒瓶。
莫斯科人特別喜愛小動物,像貓、狗等,林子裏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鳥,不知是什麽人在林中許多樹的身上綁了壹個又壹個空瓶子或空罐子,那是讓路人給鳥兒們投放食物和水的。
這裏,沒有人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任何人。但是他們似乎都不好奇我的存在。我像被時空拋在了這樣壹個陌生的地方,但內心卻無比的安寧。
那天,我們在世界文明的莫斯科大學旁“著名的”“莫斯科郊外”裏自由漫步,回想起來,那是多麽難得多麽寶貴的壹段時間,我們飛了壹萬多公裏,到了莫斯科,又到了它的郊外,在那裏散步……。只是,我們不是在晚上,我們是在整個莫斯科還在沈睡中的黎明前。公路上的小車飛壹樣的駛過,遠遠就聽到它們擴大分貝的賽車壹樣的刺耳的鳴叫聲,耳邊回蕩的仍然是這首老歌優美的旋律。天亮後,也像夜晚壹樣靜謐,壹切都安詳而美好。身在異鄉的壹大好處就是沒有了各種莫名其妙的打擾。可以讓自己慢壹點趕路,等壹等我們的靈魂。美好的愛情,美麗的故事,都發生在這樣的地方……
莫斯科的郊外的林子裏,芳草茵茵,如此美麗,身邊各種各樣的樺樹林立。每當去訪問壹個地區,都能感受到那裏的自然風景,當然來到俄羅斯也不例外,白樺樹那樣的多,那樣的濃密,以至於我搞不清莫斯科是白樺林中的城市,還是白樺林是莫斯科中的森林。在去俄羅斯之前,就通過網絡了解到了白樺樹是俄羅斯的“國樹”,也正因為它是國樹,以至於它成為了俄羅斯民歌、詩歌、童話和傳說中永恒的主人公之壹。而當我親自站在這片大地上時,真正地感受到了白樺樹在這裏靜靜地佇立著,它壹般可以長到20-25米高,樹幹挺拔而美麗,有細小的枝條,上面有許多小樹瘤。也正因為它的樹根上長著壹層白皮,才有了它這樣別致的名字——白樺樹。莫斯科人也特別喜歡花,家中都種著壹些花,而我在火車站會看見去朋友那裏作客的人提著的壹籃子鮮花,它們似乎來自這個郊外。
風景像俄羅斯油畫家筆下的風景壹樣美,油畫內容就是他們的風景和他們的生活。在畫家的油畫裏,白樺林裏的樺樹總是長滿了“眼睛”的,這兒果然也壹樣,各種粗的,細的樹幹上,大大小小的眼睛,似乎猛然間就會跳出來嚇妳壹跳。可是這並不會使妳害怕,反而是生命的靈動,是壹種對於生命的敬畏。看到了麽?無論妳在做什麽,總有壹雙眼睛盯著妳,迫使妳勇敢,迫使妳誠實的面對自己。不知是因為這是壹個物欲的時代,還是我們自己早已將那顆純潔的心靈棄置身外,以至於沒有思想的生靈能夠和我們交為良友,甚至想象著會和它們產生著***鳴。白樺樹成為了我們的朋友,我們願意將這樣純潔的友誼帶入天堂。白樺樹的哀傷,是我們永遠不懂的旋律……這樣的“眼睛”,即使不是來自白樺樹,也是來自妳的心裏吧!
在落滿葉子的林間走動,腳下響著壹種動聽的聲音。像馬車壓碎空曠的街道上的積水,當我伸手觸摸白樺林光潔的軀幹,如同初次觸摸黃河那樣,明顯地感到了溫暖。我深信它們與我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的體內同樣有血液在流動。我壹直崇尚白樺林挺拔的形象,看著眼前的白樺林,我領悟了壹個道理:正與直是它們賴以生存的首要條件,哪棵樹在生長中偏離了這個方向,即意味著失去陽光和死亡。正是由於每棵樹都正直向上生長,它們各自占據的空間才不多,它們才能聚成森林,和睦平安地在壹起生活。我想,林木世界這壹永恒公正的生存法則,在人類社會同樣適用。無論她身處何種環境,陽光是否充裕,氣候是否適宜,她都無所畏懼,堅定意誌,毅然挺拔。白樺樹風采令整個森林世界為之傾倒。她緊密地團結著,無私無畏,獨具個性。在萬千樹叢中,她悠悠屹立,釋放著壹腔熱血,壹種精神。她不安守現狀,不貪圖享受,盡情展露著樸素的美德。
和巴黎人壹樣,這裏也喜歡慢生活,不同的是,俄羅斯地大物博,這裏的人會比巴黎人還要慢壹些,這裏的人似乎不喜歡加班,上班很晚,10點鐘才慢悠悠地去上班,下班卻很早,5時便下班了。俄羅斯的地大物博培養了俄羅斯人享受悠閑的生活觀、和特有的價值觀。康凱講了這樣壹個他自己經歷的故事。他看見壹位老太太好多天總是坐在沙灘望海。妳問她,您在等人嗎?她說,不是。妳問她是在這裏回憶美好的過去嗎?她說,也不是。等待的結果妳怎麽也想不到,那是壹句小說語言——老太太說,我正在享受光陰的寸寸流逝。
是啊,那麽好的白樺林,那麽好的陽光,那麽好的月亮,俄羅斯人能不對休閑重視麽?
下班後的俄羅斯人是不喜歡上級隨意打電話來叫加班的。如果叫,那就是加班費說話,還要看自己是否願意去。上班的時候也是壹種享受似地按部就班。妳再急,他們不會急,在入關邊檢時,會需要比我們幾倍的時間,沒三四個小時妳進不了莫斯科;在超市的收款機旁,站在我前面的那位顧客的購物車裏有十件相同的貨物,收銀員也會壹件件慢條斯理地很有耐心地去掃描價格。俄羅斯人呆板恪守,我們這些天後已充分領略。在莫斯科,我們遭遇瓢潑大雨時,看見灑水車從雨中噴灑著走過,工人不管雨中的人工灑水是多麽多余,不管街道此時是多麽的潮濕和幹凈,不管是多麽的浪費水,他只為在這個工作時間裏完成了這件他該幹的事本身好領工資。還有,站在道旁管制的那個人,盡管無人需要他……總之,我感覺這裏的人們在充分享受著時光流逝的感覺,我不小心就已在體驗著這裏的慢生活。
晚上九點以後,沒有迪廳,沒有大排檔,但可以壹直閑適下去。
森林給這裏的人們提供了休閑的生活方式,這裏的人們在充分享受著時光流逝的感覺,我們受其感染,索性也在他們散步遛狗的街邊樹林裏隨興大聲地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壹些想不起歌詞的同伴也和聲哼唱。
我們果真是唱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這首歌離開莫斯科的。那壹刻,我也想起了莫斯科市歌《我的莫斯科》裏的幾句歌詞:“我愛那城郊樹林沙沙響,也愛那運河上的大橋梁,我愛到城裏紅場去散步,聽克裏姆林鐘聲響叮當。到處都有人在為妳歌唱,不管是在城市,在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