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計較思想親疏。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即位後曾提出辭官,但李世民堅持任用他為宰相;魏徵曾跟隨李建成設計謀害他,但也得到破格任用
3.不計出身和經歷。在唐大臣中有不少小官吏,還有不少少數民族的將領
4.善於用人之長,不求全責備。他認為:用人如用工具壹樣,工具各有各的用處。古代的賢君都從當代選才,從不會從別代選才
5.註意官員品德,防止佞臣得逞。他要求大臣們正派,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則
李世民身邊最著名的諫臣是魏徵
居安思危、善始克終是魏徵要求李世民時刻不忘的座右銘。凡是影響居安思危、善始克終的言行,魏徵總是盡力諫止
唐制,男女十八歲成丁,開始服徭役和兵役。李世民即位的當年,李世民聽取封德彜的建議征兵從十六歲以上身體健壯的人中征集,但魏征堅決反對,他連舉了壹連串的例子說李世民說話不守信用。李世民聽後不僅不惱,反而獎賞壹個金甕送給魏征
魏徵針對李世民怕亡國的心理,時時用隋煬帝的失敗教訓來提醒李世民,使他從奢侈的道路上猛醒過來
李世民的可貴之處就在於,雖然他是壹個封建皇帝,但他從來不把自己當做壹個永不犯錯誤的聖賢。他深知,作為壹國之君,壹言不當就會導致萬眾解體,人民造反。所以他願意常常自我反省,唯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民心。把納諫看做關系國衰人亡的大事。由於他虛心納諫,收到了兼聽則明的效果
貞觀六年,唐太宗對魏徵談到為官擇人,不可造次即用,用人彌須慎擇時,魏徵曾回答說亂代唯求其才,不顧其行;太平之時,必須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魏征的這段話,亦表達了唐太宗選任賢才原則的前後兩個階段
從晉陽起兵到平定天下的歲月,即是魏徵所說的亂代。這壹期間,唐太宗為網羅文武人才,凡有所長可為己所用者,他不問其出身尊卑,也不管是否出於敵對營壘,他都重用不疑,委以重任。至於這些被任用者的德行如何,他也無從更多地過問
為堅持唯才是舉的用人原則,唐太宗主張要舍短取長。貞觀元年,唐太宗對封德彜說: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直到貞觀二十壹年,唐太宗在翠微殿仍對他的侍臣說:人之能行,不能兼備,朕常棄其所短,取其所長。正如他在金鏡壹書中所總結的那樣,用人必須舍短取長,然後為美。唐太宗認為,正如壹種器物不能兼備各種用途壹樣,用人也只能是用其所長,不能求全責備
唐太宗的舍短取長用人原則,其實質即是盡量發揮他所任用人才的長處,如房玄齡的能謀,杜如晦的善斷,魏徵、戴胄等人的耿直與敢於直諫,如此等等。貞觀年間的大臣與地方刺史,大多是個性鮮明、每人皆有長處與特點的人物,各有自己的政績
為貫徹惟才是舉、舍短取長的原則,唐太宗不論人才的出身,除出身於世族地主的長孫無忌、高士廉、杜如晦外,他尤其註重從庶族地主中發現人才,如房玄齡、魏徵、王_、侯君集、韋挺、馬周、張亮等人,無不為貞觀之治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選用世族地主出身的官員同時,大量地選用了庶族地主出身的賢才
在從官員中選拔人才的同時,唐太宗又註意從民間選拔人才。貞觀三年四月,他在賜孝義高年粟帛詔中說:白屋之內,閭閻之人,但有文武才能,灼然可取;或言行忠謹,堪理時務亦錄名狀與官人同申
例如清河茌平人馬周,少孤貧好學,尤精詩、傳,落拓不為州裏所敬
後來,馬周在京師,客在中郎將常何的家。貞觀三年,太宗令百僚上書言得失,常何請馬周代筆寫了二十條建議,上奏後,論事皆合太宗旨意。太宗為常何壹介武夫竟能寫出如此上疏而感到奇怪,向常何詢問,常何答對說:這並不是臣所寫,是客人馬周寫的。每次與臣說話,都是以忠孝為意
唐太宗聞言後,當日便召見馬周,催促再三。召見後,與馬周相談甚歡,下令他做直門不省。貞觀六年,授監察禦史,奉使稱旨
唐太宗發現並重用馬周的事跡表明,他是留意於從布衣中間發現和選拔人才的。唐太宗所發布的令州縣舉孝廉茂才詔等幾道求賢詔書,即是他為從民間選拔人才而采取的措施
唐太宗任用選拔官員,並不局限於心腹故舊,而是新故並用,棄怨用才。魏徵原為太子李建成府中子洗馬,玄武門事變後受到太宗的信任與重用,是個最為典型的事例。貞觀初年,房玄齡上奏說,原秦王府中的壹些故舊並未委任官職,而齊王府中卻有人先被錄用,因此頗有怨言。唐太宗曉諭說:今所以擇賢才者,蓋為求百姓安也。用人但問堪否,豈以新故異情?才若不堪,亦豈以舊人而先用?今不論其能不能,而直言其怨,豈是至公之道耶?為貫徹唯才是舉的用人原則,唐太宗確實做到了古人所說的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他重用布衣出身的馬周,委昔日仇人魏徵以重任,已如上述。對於親戚,唐太宗亦堅持唯才是舉的原則,不避嫌疑,不為閑言碎語所動。例如,長孫皇後的哥哥長孫無忌,身為國舅,該博文史,性通悟,有籌李略,常從太宗征討,在玄武門事變中亦有功勞,貞觀元年被拜為尚書右仆射。貞觀七年,唐太宗冊拜長孫無忌為司空,無忌再三辭謝,他堅持說:臣是外戚,害怕天下說陛下徇私
唐太宗不予允許,說道:朕為官擇人,唯才是與。如果不才,雖然是親戚也不會用,襄邑王神符就是這樣的人。如果有才能,雖然是仇敵也不放棄,魏徵等就是這樣的。今日所說,並不是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