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跨文化交際的例子:
1、20世紀80年代末,老詩人嚴陣和青年女作家鐵凝等壹起訪問美國。壹次,他們相約去參觀博物館,因為開館時間還沒有到,於是就在廣場上散步。旁邊正好有兩位美國老人在休息,見到中國人,他們很興奮,主動迎上來交談。
他們說很喜歡中國人,其中壹位老人熱烈地擁抱鐵凝,並親吻了壹下。鐵凝壹時不知所措,尷尬地站著那裏。看到鐵凝的樣子,那位老人好像犯了錯誤壹樣呆立在壹旁。
這時嚴陣走上前去,微笑著說:尊敬的老先生,妳剛才吻的不是鐵凝,是中國,對吧?那位老人馬上朗聲笑道:對,對,我吻的是鐵凝,也是中國!尷尬的氣氛在笑聲中煙消雲散了。
2、壹位美國教師在中國任教,中國同事總是對她說:“有空來坐坐”。可是,半年過去了,美國同事從來沒有上過門。中國同事又對她說:“我真的歡迎妳來家裏坐坐。如果沒空的話,隨時打電話來聊聊也行。”
壹年下來,美國同事既沒有來電話,也沒有來訪。奇怪的事,這位美國人常為沒人邀請她而苦惱。中國親朋好友合同事之間的串門很隨便,邀請別人來訪無需為對方確定時間,自己去探訪別人無需鄭重其事征得同意。美國人則沒有串門的習慣。
壹年內遇到大節日,親朋好友才到家裏聚壹聚。平時如果有事上門,實現要有時間確切的預約。沒有得到對方的應允,隨時隨地隨便上門時不禮貌的行為。因此,美國同事對“有空來坐坐”這句話只當作虛禮客套,不當作正式邀請。
無事打電話閑聊也是美國人視為打亂別人私人時間和活動安排的毛是行為。若想邀請美國人上門,應當誠意的於對方商定壹個互相都方便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