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打口CD
打口碟,即國外正版碟,這些碟片通過不同途徑進入到中國,最多的壹種形式是以廢塑料名義被進口,幾乎全部來源自美國。因此購買所有歐洲、日本樂隊的打口都是在美國銷售的版本。舉個例子,比如BMG唱片公司預算銷售某樂隊專輯500萬張,但由於某些原因,很多沒有銷售完,對於國外唱片公司來說,降價銷售是完全不可能的,大量庫存又會浪費大量財力和物力,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銷毀(直接切口、鉆洞、激光、化學方法等)。在這銷毀過程中,由於制作cd的塑料盒都是壹些高品質的化學纖維,有很高的利用價值,這些被"銷毀"的cd就被以廢塑料的名義進口到中國。其實在銷毀過程中,由於進貨人的要求和走通關系,只有部分cd被完全銷毀,有壹部分只是切到了cd盒面,而cd完好無損,這些cd就被稱為打口cd。那些毫發無損,連盒面都沒有切到的cd就成了專業音樂人士、電臺dj和發燒友的搶手貨,被稱為原盤。另外,還有壹類被稱為紮眼盤,這類cd紮到了cd盤面本身,長期視聽會損壞機器,現在市場上已較為少見,網站也不銷售這類cd了。(早期的打口cd指的多為切到cd盤面邊緣,現在所說的打口則指有少許切口或是部分損傷,但絕大多數歌曲都能播放)真正追求自由音樂的人們是沒有不聽打口的。這些音樂本身完整,cd音質也是最好的,只是不幸地被賦予了壹種扭曲的形式而已。全世界只有中國有這種形式的cd存在,既可以說是中國音樂愛好者的運氣,也可以說是中國音樂愛好者的悲哀。自從1999年在壹本叫《北京新聲》的搖滾畫冊上第壹次出現了"打口青年"這四個字樣後,這個名號便不徑而走。後來慢慢地又出現了"打口壹代"、"打口文化"等相關新名詞。[打口]專有名詞,指的是已進行損壞處理(用專用機器把光碟切掉壹段)的國外音像制品。本質來說它們屬於"洋垃圾",通過各種非正式渠道重新進入城市消費流通領域,成為各種追求更廣音樂資訊與更多音樂選擇的新人類族群的流行亞文化,被認為是20世紀末中國另類文化的壹種奇特載體。[打口青年]標榜自我的壹群,他們以反流行為終極目標。壹群猥瑣在城市邊緣的青年,壹天都無所事事,卻好遊蕩在城市的小胡同裏為了壹個打口帶跑遍全城。城市的秋天讓他們感到沮喪和難受,是因為他們快要有自己的工作。他們總是感到不滿和壓抑,但卻只能像孩子壹樣嘟嚷著。他們不停地說著什麽也沒人搭理,愛自言自語。沒頭腦和不高興是他們***同的性格,他們大概快要被埋葬和唾棄了,因為他們被這個陌生的時代打上了口,成了自己的打口青年。[打口壹代]把壹億多新中國青年定位為"打口壹代"顯然有點誣陷好人的傾向。但如果把這四個字的範圍縮小到壹百萬就剛好合適了,它特指從1970年至1985年出生的新青年。(對於這壹百萬之外的國人,他們有更多正經事要打理)打口帶、打口cd、打口錄象帶、打口md、打口商人、打口消費者、打口音樂人、打口樂評人、打口雜誌——這是壹個打口的世界,壹種不用走出國門也能實現精神冒險的新生活。美國人狠狠地給了自己壹刀,同時也給了世界壹個***產與團結的可能。政府不提倡十三億人發展搖滾,於是這壹小撮人只好找個小旮旯沒事偷著樂,偷偷地孝敬耳朵、偷偷地孝敬眼睛、偷偷地孝敬腦子、偷偷地孝敬時代。"不能明幹,就要暗搞!"在這張挨了壹刀的廢塑料盤上,有人在蓋房子、開車子,也有人在餓肚子、崩槍子,它不光讓壹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也讓另壹部分人先窮起來了,它更讓壹部分人精神強大起來了。當國內幼稚的唱片工業正在自我感覺良好地出版各種落伍的所謂流行音樂之時,在打口cd中長大的壹代只會報以噓聲,打口為他們打開了壹扇窗,讓他們呼吸到更新的音樂氣息。打口青年們大多狂啃《音樂聖經》或各種各樣找得出來的音樂書籍,久經磨練之下他們個個學富五車,無論是古典、爵士、搖滾乃至流行音樂的殿堂級人物無不撚熟於心,挑起打口來更是得心應手。正是打口的存在讓他們與世界同步。在打口的世界裏,他們回到了beatles的挪威森林,聆聽著bob dylan的遊吟詩篇,邂逅了miles davis酷勁十足的爵士世界...他們遊走在音樂的邊緣,發現了只屬於他們的音樂盛宴。打口cd猶如壹把開啟音樂迷宮的鑰匙,引領著無數人墮入等待發現的隱秘世界。打口cd以其特殊的方式顛覆了正常的音樂秩序,它的出現是無意識的,但卻使音樂真正走向了生活,尤其是青年的生活。打口青年的群體在不斷壯大,原本腐朽的東西重新變得神奇,新的音樂秩序正在悄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