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戰鬥機前面都是有壹根“針”,它的學名叫做空速管。
空速管也叫皮托管,總壓管。風向標,也叫氣流方向傳感器或流向角感應器,與精密電位計(或同步機或解析器)連接在壹起,提供出壹個表示相對於大氣數據桁架縱軸的空氣流方向的電信號。
空速管是飛機上極為重要的測量工具。它的安裝位置壹定要在飛機外面氣流較少受到飛機影響的區域,壹般在機頭正前方,垂尾或翼尖前方。
擴展資料:
空速管逐步取消:
空速管是飛機重要的大氣數據傳感器,其利用皮托管原理來精確測量飛行時的大氣總壓和靜壓,數據計算機再通過伯努利全靜壓方程等計算式來換算得飛行控制所需的飛行速度、升降速度和大氣壓力等數據。
空速管在使用中要受到氣流幹擾,空速管的長度越大,前端測壓口與機體的距離越遠,所測量的靜壓就越接近大氣真實靜壓。
因此,為提高測量精度,準確測量總壓、靜壓,空速管軸向應盡量與氣流方向平行,空速管的最佳安裝位置就是在與機身軸線相同的機頭前方,數據計算機的誤差修正精度、換算得的數據更容易保證。
在我軍裝備的戰鬥機中,采用機頭進氣方式的殲-6/7的空速管是安裝在機頭下,可以設置相當長的探桿,缺點是結構重量過大,對地面活動的影響也比較多;殲-7將空速管縮短後移到機頭側面;殲-8 II和殲轟7則采用較短的機頭錐空速管;蘇-27/殲-11和殲-10也是機頭雷達罩前空速管,只不過利用安裝位置優勢縮短空速管長度。
在2014年亮相的殲-10B和JF-17上則是進壹步取消了機頭空速管,這壹特點也在國外多型戰鬥機的新升級改型中出現。
百度百科-空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