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沁園春雪得節奏劃分

沁園春雪得節奏劃分

《沁園春·雪》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擴展資料

1、註釋:

(1)北國:指我國北方

(2)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壹片。 惟余,只剩。 莽莽,這裏是無邊無際的意思。

(3)大河上下:指黃河的上上下下。

(4)頓失滔滔:指黃河因結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氣勢。

(5)天公:指天

(6)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

(7)風騷:本指辭藻。這裏用來概括廣義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內。原指《詩經》裏的《國風》和《楚辭》裏的《離騷》

(8)天驕:天之驕子的省略語。漢朝人稱匈奴單於為天之驕子,後來稱歷史上北方某些少數民族君主為天驕。

(9)成吉思汗:建立了橫跨歐亞的大帝國的蒙古征服者。

(10)射雕:《史記·李廣傳》稱匈奴善射者為“射雕者”。 有用射雕來稱贊人武藝高強。

2、朗讀方法:

(1)理解詩意是朗誦的基礎

詩,無論是格律詩,還是自由詩,也無論是抒情詩,還是敘事詩,決不是無病呻吟、玩弄文字遊戲,而都是有感而發,緣事而發。

那麽,詩人“感”什麽?“事”什麽,作為讀者和朗誦者,我們要去體會、揣摩和理解,只有理解詩的內容,朗誦時才能表現與發揮。因此,我說:理解詩意是朗誦的基礎。

例如:裴多菲的《我願意是急流》。這首詩表現的是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為愛情奉獻壹切的赤誠。那麽,朗誦這首詩時必須突出主人公剛正不阿的性格和對愛情堅貞不渝的追求。每節的前半部分語調高亢,而後半部分語調則要舒緩。

郭小川的《秋歌》,以秋為題,展現了祖國大地上廣闊的秋景。從海岸的青松到江南的桂花,從草原的駿馬到東北的青山,詩人以全景式的綜覽,描繪出壹幅恢弘的畫卷。

(2)把握感情是朗誦的前提

感情這東西人人都有(除非沒有靈魂),或愛或恨,或笑或哭,或喜或憂,如此等等。我們前面講過:詩都是有感而發,緣事而發,詩人的情感又最豐富,因此,把握好原詩的感情和誦詩的感情尤為重要。

怎樣把握好呢?首先要了解詩歌的內容,其次要把握詩歌的主題,再次要體味詩人的情感,然後還要和自己的感情融合在壹起,進行藝術再加工,使詩歌朗誦充滿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例如:柯巖的《周總理,妳在哪裏》、余光中的《鄉愁》、陳毅的《梅嶺三章》,感情截然不同。我們在朗誦時壹定要註意。所以說,不同情感的詩要用不同的情感去朗誦。

大家知道,蘇軾和柳永都是宋代大詩人(詞人),他們各自代表豪放派和婉約派。由於他們的風格不同,意境不同,所以有這麽壹個傳說。

蘇軾管翰林學士時,曾問幕下士:“我詞何如柳七?”幕下士答道:“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3)講究技巧是朗誦成功的秘訣

朗誦是壹門藝術,而且是壹門高雅的藝術,這門藝術同別的藝術壹樣,也要講究技巧,講究方法,這樣才能朗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