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平羅縣的地理狀況(人口、風土人情等)

平羅縣的地理狀況(人口、風土人情等)

拼音 Pingluo Xian

位置

面積 1568平方千米

人口 23萬(2002年)

代碼 640221

郵編 753400

駐地 城關鎮

區劃

沿革 平羅縣始建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秦及西漢初屬北地郡富平縣。漢武帝時在今縣境下廟鄉暖泉村設廉縣。東漢、兩晉時縣境為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控制。南北朝及隋時屬靈武郡。唐屬靈州都督府,朔方節度使管轄。唐先天二年(713年),在今縣境姚伏鎮置定遠城。唐景福二年(893年)升為警州。北宋、西夏時屬中興府(今銀川市)。元、明時屬寧夏府、寧夏衛轄。明嘉靖(1551年)時,設平虜守禦千戶所。清初沿襲明代衛所制,雍正二年改置平虜所為平羅縣,屬甘肅省寧夏府。平羅縣即為平虜之轉音。

平羅建縣後第三年開挖興建了惠農、昌潤兩渠,招民墾種。於1727年、1729年在縣境內增設新渠(駐今姚伏鎮)、寶豐(駐今寶豐鎮)兩縣。至乾隆三年(1739年),此處大地震,新渠、寶豐二縣城震毀,兩縣隨之撤銷,並入平羅縣。

縣屬五堆子壹帶的狹長地帶,1784年黃河向西改道,此塊土地被甩在黃河東岸。後經陜甘總督奏準該地仍歸平羅縣,並立碑為界。1930年,當時的綏遠省在此處設置沃野設治局;寧夏為爭此地,在此設置陶樂設治局。後經國民政府內政部派員查勘後,於1937年裁定沃野設治局歸寧夏管轄,仍名為陶樂設治局。1941年從平羅縣劃出,改建為陶樂縣。

清嘉慶十壹年(1806年),原屬阿拉善旗的磴口壹帶,劃歸平羅縣。1926年,將磴口從平羅劃出,設置為磴口縣。

民國22年(1933年),寧夏省調整寧夏、寧朔、平羅三縣的轄地,原屬平羅縣的常信、洪廣、丁義、李剛、清水、通義等9堡及高榮堡的西半部,劃歸寧夏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劃出平羅縣北部的寶豐、黃渠橋,石嘴山高莊、惠北、靈沙等8個鄉劃出建立惠農縣。

1945年,平羅縣屬寧夏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兩個月後,寧夏第三專員督察區撤銷,改置為銀北專區,平羅縣歸其管轄。

1949年,寧夏解放,平羅縣直屬寧夏省。1954年,寧夏省撤銷並入甘肅省,設置銀川專區,平羅縣歸屬銀川專區管轄。

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專區撤銷,平羅縣直屬自治區管轄。1972年,設立銀北地區,平羅縣又隸屬銀北地區。1975年,銀北地區撤銷,平羅縣劃歸石嘴山市。

鄉鎮調整情況

1949年以前平羅縣為鄉、保、甲制,全縣***轄8個鄉、1個鎮,41保,651甲。解放後,改設為8個區,不久後8個區調整為6個區。

1950年1月2日,將6個區調整為5個區36個鄉,其中第壹區駐縣城內,轄9個鄉;第二區駐頭閘,轄7個鄉;第三區駐五香,轄7個鄉;第四區駐姚伏,轄7個鄉;第五區駐崇崗,轄6個鄉。

1955年10月,撤區並鄉,先將第壹、二、三、四4個區撤銷,所轄30個鄉合並為14個鄉1鎮。1956年4月,撤銷第五區,將其所轄6個鄉合並為3個鄉。當時全縣***轄合作、老戶、惠威、周城、大興墩、姚伏、五香、渠口、六羊、六中、大寨子、頭閘、外紅崗、通伏、崇崗、大武口、下廟等17鄉和城關鎮1鎮。

1956年夏,將頭閘、外紅崗、渠口、六羊、五香、六中、大寨子、通伏合並為頭閘、渠口、五香、通伏等4個鄉。

1958年秋,人民公社化,全縣組建為政社合壹的燈塔(後改名為姚伏)、紅旗(後改名為黃河)、紅星(後改名為大武口)和前進4個人民公社,原14個鄉(鎮)同時撤銷。

1960年2月,惠農縣的高莊、惠北、靈沙等公社劃歸平羅縣管轄,平羅縣將其分別劃歸前進和黃河人民公社。1961年,4個公社調整為11個公社。其中將前進公社分為前進、城關、高莊3個公社;黃河公社分為頭閘、渠口、靈沙、五香4個公社;姚伏公社分為姚伏、通伏2公社;大武口公社分為大武口和崇崗2個公社。

1962年4月從前進、姚伏、頭閘、靈沙4個公社各劃出壹部分組建周城、二閘、惠北3個公社;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10月,在石炭井工礦區成立大武口鎮。1963年7月,將石嘴山市的黃渠橋、寶豐2個公社劃歸平羅縣管轄;平羅縣的大武口鎮(駐石炭井)和大武口公社劃歸石嘴山市。

1982年,從五香公社分設六中公社,由崇崗公社分設下廟公社。1984年,撤銷所有公社,改為鄉(鎮)。在工礦地區組建了汝箕溝、大水溝2個鎮。1985年1月,設置了西大灘、火車站2個鎮。3月,改設姚伏、頭閘、寶豐、黃渠橋等4個鄉為鎮。

1994年4月,火車站鎮更名為太西鎮;至此,平羅縣轄城關、太西、西大灘、汝箕溝、大水溝、姚伏、頭閘、寶豐、黃渠橋等9個鎮和前進、周城、通伏、五香、六中、渠口、靈沙、惠北、高莊、二閘、崇崗、下廟等12個鄉。

(*

參考資料:

《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銀川) ?年,將原有8個鎮、12個鄉調整為6個鎮、4個鄉:撤銷原前進鄉、太西鎮,合並到城關鎮;撤銷原周城鄉、西大灘鎮,合並到姚伏鎮;撤銷原下廟鄉、崇崗鄉、汝箕溝鎮,合並後新設崇崗鎮;撤銷原惠北鄉,合並到黃渠橋鎮;撤銷原二閘鄉,合並到高莊鄉;撤銷原六中鄉,合並到渠口鄉;撤銷原五香鄉,合並到通伏鄉。寶豐鎮、靈沙鄉的行政區劃不作調整(出處)。

2003年12月31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3]139號):撤銷石嘴山市陶樂縣。將原陶樂縣的紅崖子鄉、高仁鄉、馬太溝鎮劃歸平羅縣管轄,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

地圖

附 陶樂縣(Taole Xian):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北部黃河東岸。面積909平方千米,人口3萬(2001年)。代碼640222,郵編753500。駐馬太溝鎮。

陶樂縣於1941年設置。秦統壹中國後,在縣境內修築軍事城障——“渾懷障”(位於縣境內冰溝南)。漢晉時,渾懷障仍為軍事要地。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在此置歷城,北周置歷城郡建安縣。隋代改建安縣為廣潤縣,後又改廣潤縣為靈武縣。唐時,靈武縣治南遷,渾懷障古城遂廢。西夏建立後在縣境北部置省嵬城。元屬甘肅省寧夏府路轄。明代在其南部修築東長城和行堤後,大部境地劃在長城之北,稱為邊外地。此後成為蒙古族遊牧地。清屬綏遠省,即今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民國十八年(1929年),寧夏省在此設置陶樂設治局。綏遠省反對,並於此年8月在此設置沃野設治局。民國政府內政部派員查勘後,於1937年裁定沃野設治局撤銷,此地歸寧夏省管轄。寧夏省於1941年將陶樂設治局升格為陶樂縣,駐高仁鎮。1945年,設置寧夏第三行政督察區,陶樂縣歸其管轄。1949年9月,陶樂縣解放,屬寧夏省。1954年9月,寧夏省撤銷,並入甘肅省,陶樂縣屬甘肅省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陶樂縣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

解放前,行政區劃為鄉保甲制,轄2鄉7保。其中第壹鄉南起橫城清水溝,北止甘草坑,駐高仁鎮;第二鄉南起馬太溝,北止勞石旦,駐察罕埂。1949年初,2鄉7保50甲調整為4保42甲。

解放後,設置2個區4鄉13個村。其中第壹區駐高仁鎮,轄高仁鎮鄉(駐高仁鎮)和六頃地鄉(駐六頃地),各轄3個村;第二區駐察罕埂,轄鐵面烏素鄉(駐鐵面烏素,轄3個村)和紅崖子鄉(駐紅崖子,轄4個村)。

1950年6月,撤銷區級建制,全縣設5個鄉。其中第壹鄉駐高仁鎮,第二鄉駐馬太溝,第三鄉駐溝灣子,第四鄉駐察罕埂,第五鄉駐白銀套海。

1952年春,陶樂縣第五鄉的渡口村、石嘴山渡口東岸劃歸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管轄。10月,從第二鄉壹鄉,定名為第三鄉,駐六頃地;原第三鄉改為第四鄉,駐地遷至鐵面烏素;原第四、五鄉分別改稱第五、六鄉。

1953年初,陶樂縣駐地遷至馬太溝。

1954年初,第三鄉的西梁村劃歸第二鄉;第四鄉的鐵面烏素劃歸第三鄉;第三鄉駐地遷至王家莊子西龍王廟附近;第四鄉駐地遷至察罕埂;第五鄉駐地遷至紅崖子。

1956年11月,組建新星鄉,駐月牙湖。1957年,馬太溝鄉改置為馬太溝鎮;10月,新星鄉更名為月牙湖鄉。

1958年,全縣組建為3個人民公社,下設12個生產大隊。其中燈塔公社由原馬太溝鎮、六頃地鄉組建,駐馬太溝,轄六頃地、新華、新村、東采、義和、馬太溝6個生產大隊;紅星公社由原月牙湖鄉和高仁鎮鄉組建,駐高仁鎮,轄月牙湖、高仁鎮、楊櫃3個生產大隊;紅旗公社由五堆子、紅崖子、白銀套海3個鄉合並組建,駐紅崖子,轄五堆子、紅崖子、白銀套海3個生產大隊

1959年4月,燈塔、紅星、紅旗3個人民公社分別更名為馬太溝、高仁鎮、紅崖子人民公社。1960年10月,3個人民公社撤銷,全縣組建為1個人民公社,下設月牙湖、高仁鎮、六頃地、新華、新村、馬太溝、義和、予安、五堆子、紅崖子等10個生產大隊。

1961年5月,將原1個人民公社劃分為5個公社。10月,又增設壹個公社。此時,全縣***轄月牙湖、高仁鎮、馬太溝、新華、五堆子、紅崖子等6個公社。1962年,各公社撤銷所屬生產大隊,實行公社、生產隊兩級管理體制。9月,撤銷月牙湖、新華2個公社。

1963年春,由馬太溝公社分設六頃地公社。1966年春,撤銷六頃地公社,並入馬太溝公社。

1981年7月,縣城組建街道辦事處。1984年,4個人民公社改稱為鄉;從馬太溝鄉分設六頃地鄉。1985年4月,在縣城街道辦事處的基礎上組建了城關鎮;此時,全縣***轄城關鎮和高仁、六頃地、馬太溝、五堆子、紅崖子等5鄉。

(*

參考資料:

《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銀川)

2003年12月31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3]139號):撤銷石嘴山市陶樂縣。將原陶樂縣的紅崖子鄉、高仁鄉、馬太溝鎮劃歸平羅縣管轄,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